第112章 心光破障(1/1)

铁雾吞山瘴气昏,

心灯一盏照乾坤。

虫群噬骨蓝烟冷,

圣学回天金字温。

已抱丹忱焚劫火,

敢将血肉铸灵根。

时空裂隙残碑在,

留与来人辨爪痕。

白光消散时,曹婉儿感到自己坠入了一条由无数记忆碎片组成的河流。

那些不属于她的画面在眼前闪回——一个消瘦的文人在龙场驿的破屋中秉烛夜读;

一位将军在瘴气弥漫的岭南山林中追击匪寇;白发老者在南安府的病榻上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这个名字突然浮现在曹婉儿混沌的意识中。

她伸手想抓住那些闪光的记忆残片,却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

"阿娘!醒醒!"

李承烨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曹婉儿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竹林中。

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斑驳地洒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气息。

李世民正蹲在不远处的小溪边,用仪刀试探水质。

"这是哪里?"曹婉儿撑起身体,发现箭簇仍紧握在手,但表面的纹路完全改变了——

现在上面刻满了细小的楷体文字,像是某种心法口诀。

李承烨帮她拍掉身上的竹叶:"根据星象判断,我们可能被抛到了明朝嘉靖年间。

"他指着远处山脊上隐约可见的城墙,"那应该是梧州府的城墙,我祖父的研究资料里提到过这个轮廓。"

李世民走回来,脸色凝重:"水中有股铁锈味,上游可能有矿场。"他忽然眯起眼睛,"有人来了。"

竹林深处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

一个身着粗布短打、背着药篓的老者拨开竹丛,看到三人时明显怔住了。

老者的目光在李世民手中的仪刀上停留片刻,又扫过李承烨的现代运动鞋,最后落在曹婉儿手中的箭簇上。

"三位不像本地人。"老者的声音温和却带着某种穿透力,"可是从京师来的?"

曹婉儿注意到老者虽然衣着简朴,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严。

更奇怪的是,当他靠近时,箭簇上的文字突然开始流动重组,变成了"知行合一"四个大字。

"您是...王守仁大人?"李承烨突然脱口而出。

老者——现在可以确认是正值贬谪期的王阳明——微微颔首:

"既知我名,想必不是寻常旅人。"他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尤其是这位..."他看向李世民,"虽着异装,却有龙行虎步之姿。"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抱拳:"在下陇西李氏,偶经此地。"

王阳明忽然笑了:"有趣。昨日观星见紫微异动,今日便遇三位奇人。

"他指向山腰处隐约可见的茅屋,"寒舍虽陋,可暂避瘴气。"

前往茅屋的路上,曹婉儿注意到林间散布着一些奇怪的石头——表面过于光滑,在阳光下泛着不自然的金属光泽。

当她弯腰想捡起一块查看时,王阳明轻咳一声:"姑娘最好别碰那些'天外铁',会做噩梦的。"

茅屋比想象中宽敞,墙上挂满了手绘的星图和奇怪的机械草图。

最引人注目的是屋中央的沙盘,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沙子标记着岭南各地的地形,插着许多小旗。

"剿匪用的?"李世民一眼认出这是军事沙盘。

王阳明取下药篓,从底层取出一个铁盒:

"不止。"他打开盒子,里面是几块与林间相似的金属石,旁边摆着个简陋的铜制装置,"

自正德十二年始,岭南多地出现这种陨铁。凡靠近者,轻则神思恍惚,重则性情大变。"

曹婉儿和李承烨交换了个眼神。那些"陨铁"分明是天机阁的纳米单元集群。

"更蹊跷的是..."王阳明将铜装置靠近其中一块石头,装置立刻发出蜂鸣,"这些石头会'吃人'。

平漳南匪患时,我亲眼见一队官兵被蓝光笼罩后,就成了行尸走肉。"

李世民握紧了仪刀:"先生如何自保?"

王阳明指向墙上"致良知"三个大字:

"初时我也受影响,直到某夜静坐,忽悟'心即理'。"他取出一本手稿,"记录发现,坚守本心者可抵御邪祟入侵。

后来我用此法,已救回七名村民。"

曹婉儿翻看手稿,震惊地发现王阳明描述的症状与被纳米控制的唐宫侍卫一模一样。

更惊人的是,他设计的"心法"竟能重构被干扰的脑波。

"这不是玄学..."李承烨小声说,"他发现了对抗意识控制的心理防御机制。"

黄昏时分,王阳明带他们来到村后的山洞。

洞内整齐地躺着十几个村民,每人额头上贴着写有心学箴言的黄纸。

最深处有个特制的铁笼,关着个不断撞击栏杆的壮汉。

"赵三郎,上月打柴时被蓝光所袭。"王阳明叹息,"其他大夫说是癫症,但我知他是'魂被天狗食了'。"

曹婉儿注意到壮汉脖颈后有熟悉的蓝色纹路。

她鼓起勇气靠近,举起箭簇。箭簇立刻发出绿光,壮汉突然停止躁动,茫然地眨着眼。

"段...将军?"壮汉口中突然吐出模糊的字句,"玄武门...不是...那样..."

王阳明猛地抓住曹婉儿的手腕:"姑娘此物从何而来?"

没等回答,洞外突然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王阳明脸色骤变:"他们找来了!"迅速吹灭蜡烛。

透过石缝,曹婉儿看到三个身着道袍的人悬浮在空中,眼中泛着蓝光,正在扫描山林。

其中一人举起手,释放出无数纳米虫群,像雾般笼罩下来。

"天机阁巡查使。"王阳明压低声音,"每月朔望必来收割'成熟体'。"

他示意众人退到洞内暗河处,"跟我来,带你们看真正的岭南匪患。"

暗河通向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眼前的景象让三人倒吸冷气——

数百个被纳米控制的"匪寇"整齐站立在溶洞中,头顶连接着蓝色光丝,组成某种矩阵。

中央悬浮着个缩小版的浑天仪,正在缓慢旋转。

"正德十五年我率军剿匪,追至此地发现真相。"

王阳明声音颤抖,"这些不是山匪,都是失踪的百姓!他们在喂养这个'铁怪物'!"

李承烨突然指着浑天仪下方:"看那个!"

一个透明容器中,蜷缩着个穿明朝官服的老者。曹婉儿瞬间认出——

那容貌与天机阁首脑有七分相似,但眼神清明,正疯狂地在容器内壁刻字。

"那是我祖父!"李承烨惊呼,"他在...留下信息!"

王阳明按住激动的李承烨:

"三个月前这老者突然出现在矩阵中心,那些道袍人对他又跪又拜,称他'叛徒首座'。"

李世民仔细观察容器:"他在用血写字...是某种密码?"

曹婉儿突然明白箭簇为何对王阳明有反应:"先生,您的心学...是不是受过这位老者指点?"

王阳明怔了怔:"说来奇怪,我龙场悟道那夜,确有个声音在脑中讲授'心物一体'之理..."他猛地瞪大眼睛,"你们究竟是何人?"

纳米虫群的嗡鸣突然逼近。王阳明推开三人:

"来不及解释了!记住,破局关键在'知行合一'与'事上磨练'!"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玉牌塞给李承烨,"去找赣州通天岩的徐道长,他知晓..."

一道蓝光穿透王阳明的胸膛。洞口的三个巡查使已经破门而入。

王阳明踉跄着推开通往另一条隧道的暗门:"走!我断后!"

李世民想拔刀相助,却被曹婉儿拉住:"陛下!我们必须保住箭簇和王先生的手稿!"

王阳明盘腿坐下,竟开始朗声讲授《大学问》。

奇妙的是,随着诵读声,他周身泛起淡淡金光,逼近的纳米虫群如遇火焚,纷纷坠落。

"快走!"老人最后喊道,"告诉后世,心学可破心魔!"

三人冲入隧道,身后传来剧烈的爆炸声。

李承烨边跑边看玉牌,上面用纳米级刻痕记录着令人震惊的真相——

他的祖父竟是天机阁初代首座,因反对控制历史的计划而被囚禁在时空夹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