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历史反思(1/1)
秦俑星霜越千年,
御尘重踏旧烽烟。
指辨陶兵惊史谬,
臂遮舆论护情坚。
垣连朔漠怀仁政,
针度玄穹慕疫苗。
最是仓皇询去日,
星河不语照无眠。
林悦站在西安火车站的出站口,四月的风裹挟着北方特有的干燥拂过她的面颊。
她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李世民,他戴着林悦为他准备的鸭舌帽和墨镜,却依然掩不住那与生俱来的帝王气质。
"我们先去酒店放行李,然后直接去兵马俑,好吗?"林悦压低声音问道。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车站广场上巨大的秦始皇雕像吸引。
雕像中的始皇帝手持竹简,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
"后世竟为他立如此巨像。"李世民轻声感叹,语气中听不出是赞叹还是讽刺。
林悦预定的酒店距离火车站不远,两人很快安顿好行李。
走出酒店时,李世民已经换上了林悦为他准备的现代服装——深蓝色休闲衬衫和牛仔裤,看起来像个普通的高个子游客,只是举手投足间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依然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你确定这样没问题吗?"林悦第三次检查李世民的外表,"万一有人认出你来..."
李世民微微一笑:"悦儿多虑了。纵使在长安街头,若朕微服私访,也鲜有人能认出。何况千载之后,世人只识得画像上之李世民。"
林悦被他那句自然而然的"悦儿"叫得心头一颤,似乎比从前称呼的林卿更暧昧了一些,她连忙转身去拦出租车。
去往兵马俑博物馆的路上,李世民一直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西安街景,沉默不语。
"在想什么?"林悦忍不住问道。
李世民收回目光:"朕在想,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驰道,是否也曾想象过,有朝一日百姓能乘此等神速车驾,日行千里。"
林悦正想回答,司机突然插话:"两位是来旅游的吧?兵马俑可是必看景点,不过门票不便宜,一个人得150呢!"
"150文?"李世民下意识问道。
司机哈哈大笑:"哥们儿真幽默,150元人民币!看您这气质,我还以为是哪个剧组出来拍戏的呢!"
林悦连忙打圆场:"他平时爱看古装剧,说话有点穿越感。"
到达目的地后,林悦买了门票,两人随着人流进入一号坑展厅。
当那个巨大的地下军阵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时,李世民停住了脚步,瞳孔微微扩大。
"这..."他的声音有些发紧,"皆是真人大小?"
林悦点点头:"每个陶俑都按照真实士兵的模样烧制,据说最初还有彩绘,出土后氧化褪色了。"
他们沿着参观通道缓慢前行,李世民的目光扫过每一排陶俑,从将军到士兵,从战马到战车,无一遗漏。他的表情逐渐从震撼转为凝重。
"《史记》载,始皇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朕曾以为夸大其词。"李世民低声道,"今日得见兵马俑,方知古人诚不我欺。"
林悦注意到他的用词越来越接近古人,连忙环顾四周,幸好周围的游客都专注于拍照或听导游讲解,没人注意他们。
"你觉得秦始皇为什么要造这么大规模的兵马俑?"林悦小声问道。
李世民沉思片刻:"帝王之欲,不外乎生前享尽荣华,死后仍掌权柄。始皇帝欲在地下复刻生前威仪,使阴间亦有千军万马听其调遣。"
他停顿了一下,眉头微蹙:"然则,此等工程需耗费多少民力?《史记》言'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即便有所夸张,亦是惊人数字。"
林悦想起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据说修建陵墓的工人很多都被活埋了,以防泄密。"
李世民的目光变得锐利:"暴秦之政,终致二世而亡。朕登基之初,曾与魏征论及此事。魏征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诚哉斯言。"
他们走到三号坑附近,这里游客较少。李世民忽然指着坑中一处:"那些陶俑为何残缺不全?"
"有些是自然损坏,有些是被项羽的军队破坏的。"林悦解释道,"据说项羽攻入咸阳后,曾大肆破坏始皇陵。"
李世民冷笑一声:"楚霸王此举,倒是与朕听闻的相符。其人刚愎自用,终至乌江自刎。"
林悦正想回应,忽然注意到不远处有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正盯着李世民看,眼神中充满疑惑。她心头一紧,连忙拉住李世民的手腕。
"我们该去下一个展厅了。"她急促地说,拽着李世民快步离开。
直到确认甩开了那个可疑的目光,林悦才松了口气。
李世民却对她的紧张不以为意:"悦儿何必惊慌?纵使有人认出朕来,也不过当作长相相似罢了。"
"你不明白,"林悦摇头,"现代科技发达,万一有人怀疑你是真的李世民,后果不堪设想。科学家会把你当研究对象,媒体会疯狂报道,政府可能会介入..."
李世民挑眉:"如此说来,朕倒成了稀世珍宝?"
"比珍宝还珍贵。"林悦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脸颊微微发热。
李世民深深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他们继续参观,但林悦总觉得那个眼镜男可能还在附近,于是提议提前结束兵马俑的行程,先去吃饭。
在景区附近的一家餐厅里,李世民对菜单上的"肉夹馍"产生了兴趣。
"此物与朕当年在民间所食之'腊汁肉'颇为相似。"他尝了一口后评价道,"只是面饼更为松软。"
林悦惊讶于他对食物的记忆力:"你连一千多年前吃过的路边小吃都记得?"
"为君者,当知民间疾苦。"李世民放下肉夹馍,神情认真,"朕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宫中膳食虽精,却不及市井小食有真味。"
林悦想起历史书上记载的贞观之治:"所以你的贞观之治才那么有名,因为你真的了解百姓需要什么。"
李世民摇头:"治国非一人之功。房谋杜断,魏征直谏,长孙皇后内助...皆是贞观盛世之基石。朕不过善用人耳。"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远:"然则,观今日之世,百姓安居乐业,市井繁华远胜贞观。此乃何人之功?"
林悦思考了一会儿:"是所有人的功劳。现在的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策都是为了改善民生。就像您说的,'民为邦本'。"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善。朕观街市之上,男女老幼皆面色红润,衣着光鲜,商铺货物琳琅满目,此乃真太平盛世。"
饭后,他们乘车前往临潼,准备第二天一早参观长城。
路上,林悦的手机不断收到闺蜜发来的消息,询问她和"古董男友"的进展。她只好敷衍回复,说自己正在西安旅游。
"此物真乃神奇。"李世民看着林悦手中的手机,"千里传音,顷刻可达。朕当年若有此物,何须驿马飞驰传递军情?"
林悦笑着解释:"这还不算什么,现在还能视频通话,就是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对方的样子。"
李世民若有所思:"若当年征讨高句丽时能有此物...罢了,往事已矣。"
当晚,他们住在长城脚下的一家民宿。夜深人静时,林悦发现李世民站在院子里仰望星空,背影显得格外孤独。
"睡不着吗?"她走过去轻声问道。
李世民没有回头:"朕在观星。千年前之星辰,与今夜所见,竟无二致。"
林悦站到他身边,也抬头望向夜空。四月的星空清澈明亮,银河如一条光带横贯天际。
"你说...如果你回不去了怎么办?"林悦突然问道,声音有些发颤。
李世民终于转过头看她,月光下他的眼神深邃如古井:"悦儿希望朕回去吗?"
林悦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她当然不希望他离开,但又不愿自私地将他困在这个陌生的时代。
"朕亦不知。"李世民轻叹,"若有朝一日得返长安,朕必..."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林悦突然抓住了他的手。两人都愣住了,林悦能感觉到他手掌的温度和那些常年握剑留下的茧子。
"对不起。"她慌忙松开手,"我只是..."
"无妨。"李世民的声音出奇地柔和,"夜凉了,悦儿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登长城。"
林悦点点头,转身回房,却感到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脑海中全是李世民站在月光下的身影。
第二天清晨,他们早早出发前往长城。当那蜿蜒在群山之间的巨龙映入眼帘时,李世民再次被震撼了。
"此乃人力所为?"他难以置信地问道。
林悦点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最初的万里长城。后来历朝历代都有修建,你现在看到的主要是明朝重建的。"
登上长城后,李世民沿着城墙缓步前行,时而抚摸墙砖,时而远眺群山。他的表情越来越复杂。
"为御外侮,保境安民,修建城墙本无可厚非。"他最终停在了一处烽火台前,"然则,如此工程,又使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林悦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据说修建长城时死了很多人,尸体就直接砌在墙里。"
李世民面色一沉:"暴政必亡。朕当年读《过秦论》,贾谊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今日亲见长城与兵马俑,方知秦政之失。"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一段较为僻静的城墙。
李世民忽然转身面对林悦:"悦儿可曾想过,朕若归去,将如何向史官记述今日所见?"
林悦心头一紧:"您...您会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样子吗?"
李世民摇头:"天机不可轻泄。朕所思者,是如何以今日所见所感,完善贞观之治。"
他停顿了一下,"譬如,朕见今世医者以细针穿刺手臂,注入药液治病,此法甚妙。若能传回..."
"那是疫苗接种。"林悦解释道,"可以预防很多传染病。唐朝时应该还没有这种技术。"
"正是。"李世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若能引入此法,可救多少百姓性命!还有那水泥筑路之术,农田灌溉之法..."
林悦看着他侃侃而谈的样子,不禁莞尔一笑:"你真是个工作狂,连穿越时空都想着怎么改进治国政策。"
李世民也笑了:"为君者,当以天下为己任。不过..."
他的笑容渐渐淡去,"朕最想带回去的,却是悦儿。"
林悦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头对上李世民的目光,那里面有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温柔和挣扎。
就在这暧昧的一刻,一个突兀的声音打破了宁静:"这位先生,恕我冒昧,您长得实在太像唐太宗李世民了!"
林悦惊恐地转头,发现说话的正是昨天在兵马俑见过的那个眼镜男。
对方手里还拿着一本《唐代帝王画像集》,正激动地对比着书中的画像和李世民的脸。
"我是西安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专门研究唐代史。"眼镜男兴奋地说,"您这气质、这相貌,简直和史料记载的一模一样!您是不是专业扮演历史人物的演员?"
李世民镇定自若:"阁下谬赞了。在下不过一介游客,偶与古人相似罢了。"
但眼镜男不肯放弃:"不可能!这神态、这举止,连说话的方式都像!您能背一段《贞观政要》吗?或者《帝范》?"
周围开始有游客驻足观望,有人拿出手机准备拍照。
林悦知道情况不妙,连忙挽住李世民的手臂:"我们该走了,对不起,预约的导游在等我们。"
她拉着李世民快步离开,身后眼镜男还在喊:"等等!至少告诉我您的联系方式!"
他们几乎是跑着下了长城,直到确认甩开了所有追踪者,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来。
林悦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膛,一半是因为奔跑,一半是因为后怕。
"太危险了!"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们得马上回南京。"
李世民却显得异常平静:"悦儿勿忧。即便被认出,又能如何?难道真有人相信朕是穿越而来的唐太宗?"
林悦摇头:"你不了解现代人。如果那个教授把照片发到网上,引起关注,会有无数人调查你。而你...你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没有任何能证明你存在的文件。"
李世民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此说来,朕在此世,竟成了'黑户'?"
"比黑户还麻烦。"林悦咬着嘴唇思考,"我们得改变计划,今天就回南京。在人多的地方太危险了。"
回酒店的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林悦不断用手机查看车票,李世民则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神情莫测。
办理退房手续时,前台服务员好奇地问:"两位不是预定了三天吗?怎么提前离开了?"
"家里有急事。"林悦勉强笑道。
服务员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林悦,突然压低声音:"你男朋友是不是那个在网上很火的历史人物coser?刚才有人发微博说在长城看到了'活过来的唐太宗'。"
林悦的心沉到了谷底。事情比她想象的传播得更快。
"你认错人了。"她匆忙接过退款,拉着李世民快步离开。
在前往火车站的出租车上,林悦的手机不断震动。她看了一眼,脸色变得苍白——闺蜜发来了一条微博链接,标题是《惊!西安惊现神似唐太宗的神秘男子,历史教授直呼"太像了"!》
链接下面还附了一张模糊的侧脸照片,虽然像素不高,但熟悉的人一定能认出那是李世民。
"怎么了?"李世民察觉到她的异常。
林悦把手机递给他看:"我们有大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