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杨芸:我是“感动东华”人物?(1/1)
眼下才下午三点半,距离省报记者到来还有整整两个小时。
楚昊挥了挥手,对挤在院子里的员工们招呼道:“都别在冷风里站着了,先进屋里待着,别冻坏了身子!”
说完,转身请示道,“冯警官,我这样安排,没毛病吧?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在外面挨冻。”
冯晖冷哼一声,没有接话,转身钻进了其中一辆警车,“注意警戒!看好各个出入口!”
张队长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
楚昊注意到了这个小动作,只是对他微微点头笑了笑,便转身回了客厅。
张队长是四哥周涛的朋友,今天也是奉命行事,没必要让他难做。
况且,在楚昊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突击检查”,最终很可能只是一场针对杨芸的闹剧,目的无非是恶心人罢了。
客厅里一下子涌进近百号人,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初秀英、吴凤和吕学兵几人赶忙分流,将部分员工安排到二楼和其他房间,厅内才总算宽松了一些。
沙发上,楚昊和杨芸并肩坐下。
“芸姐,要搞你的人,有没有什么眉目?”
杨凝眉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缓缓摇头:“这几年,我手下的人都很本分,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就算偶尔有打架赌钱的小纠纷,当时就处理干净了,不该留下这么大尾巴……”
初秀英气呼呼地跑到电话旁:“哥!我这就给四哥打电话!问问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张队长也太不够意思了!”
楚昊连忙出言制止,“英子,没必要,张队长是公事公办,就算打给四哥也没用,凭白让他为难。”
初秀英急道:“那现在怎么办?这么多警察堵在院里,算怎么回事啊!”
杨芸见状,再次面露愧疚之色:“楚老板,这次确实是我连累你了。实在不行,我把弟兄们先带回去算了,免得影响到你。”
楚昊摆摆手,“芸姐,你说这话就见外了。虽然举报可能是冲着你来的,但现在堵的是我的门,查我的人。这事儿我避不了,也不会避。”
接着又站起身,提高了声音,“大家也别担心,无非就是恶心一下咱们,没什么大不了的。
凤姐,招呼人做晚饭,总不能饿着肚子吧?今晚要是拖晚了,统统算加班费!”
客厅里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
外面,警察们仍在尽职尽责地值守,好在都待在警车里,不至于挨冻。
下午四点半,大院的大小灶飘出了饭菜的香气。
楚昊特地吩咐人给张队长他们也送去了些馒头和热汤——毕竟是执行公务,总不能让人饿着。
这份额外的“关照”,多少也是看在张队长的面子上。
张队长等人对此倒也不挑剔,这大冷的天,吃饱了肚子,至少身上也能暖和一些。
终于,将近五点半,省报记者周宇带着一名摄影记者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刚下采访车,两人就被院内四辆闪着警灯的警车吸引了目光,职业敏感度瞬间拉满。
“周记者,辛苦了,大老远跑一趟。”楚昊将两人迎进客厅,一番寒暄后,让人端上早已备好的热饭菜。
趁着吃饭的间隙,楚昊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情况。
“周记者,我这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您也看到了,这阵仗……一下子来这么多警察,让整个生产戛然而止。
要是隔三差五来这么一出,我这摊子还怎么干?
我不求别的,就信得过咱们省报的公正。
请您两位待会儿如实记录整个执法过程,既是监督,也是为我们正名,还我们一个公道就行。”
周宇了然地点点头,“楚老板放心,媒体的职责就是记录事实,维护公正。我们会客观记录整个过程。”
说到这里,冯晖和张队长也走了进来。
面对记者,冯晖虽然依旧板着脸,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不少:“楚老板,现在可以开始配合调查了吧?”
“当然,我非常愿意履行公民义务,配合警方调查。请开始吧。”
“好。”冯晖看向张队长,“张队,按程序进行吧。”
张队长随即叫进来四名干警,开始对所有“神农部落”的员工进行身份登记和逐一询问。
天色渐黑,询问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
最先接受问询的是女工们,她们背景简单,大多是附近村的农户,过程很快,半小时左右就陆续结束回家。
接着是酒厂的男工和农大的实习生,这部分人也相对简单,直到晚上七点左右也问询完毕了。
最后,轮到了杨芸带来的那批汉子。
这些人的经历显然复杂得多,询问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警察的问话也更为仔细和谨慎。
等到所有调查全部结束,已是晚上十点多。
结果毫无意外——并未发现任何违法犯罪的证据或线索。
不仅被反复问询的员工们困倦不堪,连夜从省城赶来的周宇记者也忍不住打了几个哈欠,眼中甚至流露出失望之色——楚老板,说好的“大新闻”呢?
楚昊会意,打了个响指。
周宇立马精神一振——这是他们之前约好的暗号,意味着可以开始录音,好戏或许才刚开场。
楚昊轻笑一声,“张队长,冯警官,调查结果也出来了,各位还满意吗?
呵呵,真不知道那举报的人安的什么心。
折腾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也就罢了,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这样浪费宝贵的警力资源啊!
二十多位同志,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就耗在这莫须有的事情上。
要我说,警方是不是该反过来查查,这举报人是不是别有用心,故意报假警,浪费公共资源?”
调查一无所获,冯晖本就郁闷,一听楚昊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楚老板!我们警方如何办案,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早点配合调查不就完了吗?
非要让他们白白多等了两个来小时!
“冯警官这话说的,我怎么是指手画脚呢?我这是替你们和纳税人心疼啊!这所谓的举报,明显是空穴来风,这不是白白消耗警力吗?难道不该追究?”
冯晖被噎了一下,有些恼羞成怒,直接把笔录摔在桌上,声音大了一些,“空穴来风?未必吧!楚老板你自己看看,你招的都是些什么人!
“赵全,男,三十五岁,两次因盗窃罪入狱!
周大福,男,三十岁,一次盗窃,两次抢夺,累计服刑七年!
吴刚,男,二十五岁,打架斗殴,致人轻伤!
郑勇,男,二十八岁,诈骗罪,服刑三年!
王大力,男,四十二岁,打架斗殴,‘四进宫’!
……”
冯晖一口气念了二十来个名字,几乎涵盖了杨芸带来人手的一大半!
“楚老板!你看看!这些都是什么人?!超过半数都有前科!都是劳改释放人员!从这个角度说,举报人怀疑他们可能危害治安,有什么不对吗?!”
啪,啪,啪——
楚昊闻言,直接鼓掌,脸上笑容更盛,“冯警官问得好!那我倒想请教几个问题了。”
“第一,劳改支队的设立,目的是什么?”
冯晖毫不犹豫的答道,“当然是通过劳动教育,改造犯人,让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回归社会做人。”
“答得好!第二,刚才冯警官点名的那些弟兄,他们服刑改造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刑满释放后,可曾再犯过什么事?”
“这……”冯晖一时语塞。
废话,真要犯了事,现在还能站在这儿?
“第三,既然国家都认可他们已改造好,是合法公民了,那我这个私营企业老板,能不能聘请他们,给他们一个用双手劳动、养家糊口的机会?”
冯晖:“……”
“第四,如果所有人都像某些人那样,因为他们曾经犯过错,就戴着有色眼镜,拒绝给他们融入社会的机会,那劳动改造的意义何在?难道是要把他们逼回老路上去吗?”
冯晖额头开始冒汗:“我……”
楚昊根本不给他插话的机会,步步紧逼:“第五,如果不给他们提供合法的谋生途径,任由他们被社会排斥,您觉得为了生存,他们最终会选择干什么?是等死,还是可能再次铤而走险?”
冯晖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你……”
“第六!对于我这样一个愿意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能自食其力、安分守己的人,难道仅仅因为一个恶意举报,就可以不顾事实,随意兴师动众地来调查,影响我们正常的生产经营吗?”
冯晖被这一连串犀利的问题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哑口无言。
楚昊深吸一口气,总结道:“综上所述!”
终于结束了质问,冯晖和张队长等人总算暗暗松了口气。
楚昊看向身边的杨芸,“冯警官心里应该清楚,举报人真正针对的,就是收留、管理这些弟兄的芸姐!换句话说,就是针对杨芸本人!”
“此人为何要这样做,我不知道,也没兴趣。但我可以肯定一点:这些愿意追随芸姐、改过自新的弟兄们,芸姐愿意给他们一碗饭吃,管着他们走正道,这难道不是在默默协助政府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变相替你们警方分担了维稳的压力吗?”
“套用冯警官您刚才的逻辑——从这个角度来说,芸姐接收了这么多刑满释放人员,约束他们的行为,引导他们自食其力,难道不是在帮助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吗?”
“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个举报人,其行为才真正是居心叵测,破坏社会稳定和谐!反之,芸姐默默做了这么大贡献,难道不应该得到一枚‘支持治安工作好市民’的奖章吗?”
杨芸在一旁听得都愣住了。
自己这“东华大姐大”转眼快被楚昊塑造成“感动东华”的人物了。
几秒钟的寂静之后——
啪,啪,啪!
记者周宇率先鼓起掌来,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这才是他想要的新闻点!
“说得太好了!楚老板这番话,真是发人深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家和法律给了他们改过的机会,社会就应该包容他们,给他们重生的途径。
楚老板和这位杨芸女士,愿意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新生,这完全是响应政策、助力维稳的善行义举!
不仅不应被无端猜疑,反而值得鼓励和倡导!
两位警官,你们说呢?”
冯晖早已没了之前的强硬,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甚至开始后悔今天这趟差事了。
张队长见状,尴尬地笑了笑:“周记者说的是,楚老板确实受委屈了。楚老板放心,对于恶意虚假举报,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浪费警力的行为,我们一定会追查到底,给您一个交代。老冯,是吧?”
张队长悄悄捅了一下冯晖,示意他赶紧表态。
他算看出来了,楚昊主要是对冯晖不满,对他还算客气,这份人情,他得领……
冯晖被架在火上烤,只得硬着头皮表态:“……是,楚老板请放心,我们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整理材料,向上级汇报了。”
楚昊见好就收。
他的目的本就不是要闹得多僵,只是不想以后再被这种“调查”随意打扰。
如今目的达到,又有省报记者全程见证,总算松了口气。
“冯警官,张队长,各位辛苦了。”
“以后欢迎两位再来指导工作。我送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