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向着太平洋的风暴眼前进(1/1)

进行了三次雨天飞行训练后,李干正式决定,增加雨天空中加油训练。

科目名称为低气象条件下空中加受油。

顾名思义,不但受油机要训练,加油机也要训练。

大力空军基地的气象台总工叫刘元,是大校正师级技术军官,国内有名的军事气象专家。

因为大力空军基地气象台是全军的基干气象台,级别为副师级,是国家级气象台,建在金陵山上。

刘元把未来七天的天气预测报告拿过来,面见李干。

看了报告后,李干开门见山地说,“刘总,我打算组织几次恶劣天气侦测,主要针对太平洋海洋气候。”

“我想你们抽调精干人员,随我们的机组一起执行这项任务。”

刘元欣喜道,“李旅长,我是求之不得。天气预测这块,我们起步比较晚,积累很少,许多症候情况下的数据是空白的。”

“尤其是对太平洋海域的气候,我们的台风预测,早期都需要依靠国外的气象台。我国现在的海岸线是从赤道开始向北延伸到了北极,纵穿整个北半球。”

“如果我们不能自己早期预测天气,后面很多事情都会受制于人。去年东南地区遭遇强台风,这个预测信息是美国部署在菲律宾的气象台提供的,我们还做不到远距离的预测。”

显而易见,刘元的格局不局限在部队,而是放在了国家层面。

李干知道去年的强台风,给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中,光是福港,就有二十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东大币。

如果能够提前预测到,做了充分的防台抗台准备,是完全可以避免许多损失的。

部队气象台要为地方的天气预测提供帮助,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刘元和地方气象部门交流颇多,非常清楚国家天气预测当前的情况。

作为人民子弟兵,刘元心里面有多着急可想而知。

美国人为了研究风暴,派飞机飞进台风眼,在里面跟着台风移动的速度,在台风眼里绕圈进行侦测,获取了大量的数据。

台风眼里是没有风的,难就难在穿过台风区进入台风眼。

无疑,这是拎着脑袋搞研究。

李干准备做的就是类似的穿越研究,得真正地飞到恶劣天气里,才能得到最为准确的天气数据。

你得搞清楚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各种数据如何变化,又是哪些数据影响了台风的走向和强度变化。

这些数据,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属于绝密信息。

李干当即道,“我们的运-9交付使用了,换言之,我们有可靠的飞机执行此类任务。”

“刘总,我需要你组织一组人,技术过硬、政治可靠的一组技术人员,随同我们的机组人员出海执行天气侦测任务。”

“我们的飞机已经到位了,机务人员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根据你们的要求进行技术改装。”

闻言,刘元立即站起来,说,“李旅长,我现在就回台里做这项工作。”

他比谁都积极。

当天下午,刘元就带了十几个人过来,先对飞机进行技术改装,加装天气侦测设备,然后从这十几个人里挑选出5个人来执行任务。

最后决定,李干亲自率领飞行机组,刘元带4名技术人员负责操作侦测设备。

7个人执行天气侦测任务。

李干早已有了目标,关岛南部海域,即帕劳以东1000公里的海域上空,有一个风暴胚胎正在形成。

这个风暴胚胎极可能会形成强台风,非常适合做研究对象。

从大力空军基地到目标空域,距离在3700公里,比关岛还要远700公里。

运-9是C-130的国产版本,其中运用了运-8的一些技术。

从气动布局来看,和C-130之间的变化不大,因为本身就是利用美国转让过来的技术和生产线进行生产的。

但是其中根据东大空军的实际需求,做了很多改进。

C-130本身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产品了,早期型号和后来生产的改进型完全是两回事。

东大的起点又比较高,所以搞出来的运-9,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术运输机了。

四台原装的涡桨发动机完全够用,改进的地方在于飞控系统和航电系统,这两块是东大的拿手好戏。

一架歼-10,直接把东大推到了世界先进航电系统研发大国的行列。

运-9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其采用了6叶桨叶,最大的变化时,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正面的雷达反射面积也降低了。

试验表明,桨叶数量越多,雷达发射面积越小。

东大搞出来的运-9,拥有6000公里的最大航程,而且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该机在进行标准运载的时候,即搭载108名全副武装士兵时,能飞5000公里。

该机的货舱尺寸为长16.2米、最小宽度3.2米,主翼下高度为2.35米,翼后高度为2.6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货舱标准是适应了国际标准的集装箱、标准货台以及现役大型装备的。

比如步战车,该机最大载重为22吨,陆军用的步战车,全重没有超过22吨的。

换言之,一架运-9,可以搭载一架陆军用的步兵战车以及随车的一个班的战士,进行4000公里的空中机动。

如果搭载伞兵战车,可以搭载两台以及两个排的战士,因为伞兵战车的全重通常为7-8吨。

运-9的装载范围比运-8要宽得多,随行任务更加的多样性。

在规划里,还要基于运-9开发出各种特别任务机型,如反潜机、海上巡逻机、空中炮艇、战术预警机、电子作战飞机等等。

执行天气侦测任务的这架运-9做了针对性的改装,如增加临时油箱,在货舱里塞进去4个圆柱形的副油箱,把航程提升到8000公里。

如此一来,这架运-9就完全可以依靠本身的载油量飞到目标空域,执行完了任务后,依然有充足的燃油飞回大力空军基地。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干先驾机起飞做了一次飞行测试,检测了天气侦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也检测了加装了4个舱内副油箱后,飞机的飞行性能。

全部符合了要求。

3月7日,代号为“雷鸣”的运-9从大力空军基地起飞。

林小茹站在那里目视着飞机爬升,转弯,向东飞去。

她低头看,肚子里的娃娃已经7个月了。

“主任,我们得回疗养院了。”身边的生活秘书王菲轻声提醒道。

李干驾驶歼-15A首次完成陆基拦阻着舰那一天,林小茹在海参崴舰队医院里检查出怀孕了。

后来李干发生空中险情,宫老过来看望,知道林小茹怀孕,立即指示中央保障局给林小茹配备了生活秘书、保健医生、警卫、司机、厨师等工作人员。

现在,为林小茹服务的工作人员多达7人,比一般的首长的规格都要高。

说句不好听的,宫老的工作人员都没有这么多。

王菲相当于工作人员的班长,她负责林小茹的生活的一切事务。

千万不要以为王菲是保姆一类的人,这个女人今年35岁,已经结婚并且育有一儿一女,她是警卫局出身,是威名赫赫的女国家级保镖。

当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过来谈港珠问题的时候,负责保障她的就是王菲。

那一天,撒切尔夫人在下台阶的时候摔倒,双膝跪在了五星红旗面前的时候,王菲无动于衷。

作为东道主提供执行贴身安保保障的保镖,毫无疑问,王菲的无动于衷是不对的。

事后,王菲被严肃批评,然后调离了一线岗位,为此,王菲立了个二等功……

在单位赋闲了两三年后,王菲就被派到了林小茹身边,担任了林小茹的生活秘书。

林小茹本来的职务就是李干的生活秘书,给她配生活秘书,这也算是有史以来的头一遭了。

王菲有多厉害,在中央保障局的警卫里,不分男女,她的战斗力能排进前三。

古道风厉害吧,得叫她师姐。

不夸张地说,35岁的王菲,她一个人随便打5个成年男性。

王菲非常清楚李干是什么人,事实上,她和中央保障局的战友们,非常非常佩服李干。

在军中,李干已经有了国防军战神的称号,是新一代军人当中最杰出的代表,是王菲他们的偶像。

保障李干的妻子林小茹主任,王菲求之不得,事实上,得知这个任务后,她的许多战友写了血书请求接受这个任务。

能够保障战神的妻子,对她们专门搞警卫保障的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林小茹是干办的主任,这是她最高的正式职务。

李干办公室的级别非常高,军队编制局核准的级别为正师级!

因此,林小茹担任了办公室主任后,其级别已经晋升为副师级了,上校副师级,32岁的年纪而已。

林小茹很尊重王菲,但是这一次,她坚决地摇头说,“不回疗养院了,我就在这等着。”

以前李干执行任何任务,林小茹都没有这么执着过,但是这一次,也许是因为李干死过一次,也许是因为要当母亲了,林小茹的思想状态发生了变化。

王菲闻言,作为过来人,她非常能够体会林小茹现在的心情。

她二话不说,立即去找大力空军基地的司令员,说,“林主任要留在这里等李旅长返航。”

司令员的神经线登时就绷紧了,连忙说,“王干事,我立即安排,有什么要求?”

王菲说,“林主任很简朴,有个地方住就行了。保健医生、厨师、警卫,加上我和林主任,是八个人。”

司令员立即道,“我现在就去安排,王干事,你陪林主任先坐坐,我一会儿派人来接。”

司令员连忙小跑着去了,堂堂大校副军级干部,跑起来跟新兵蛋子似的。

是他为了讨好上级?

完全不是,而是出于他打心里面对李干的钦佩和尊重。

副军级不低了,大力空军基地是副军级单位,又是空军一线,司令员知道许多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国家对李干有这么一个评价:为收回远东地区做出了卓越贡献。

就凭这一点,司令员一定会拿出最好标准搞好招待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