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没白来(1/1)

铜叔不开口,崔小也能猜出个七八分。

想来对面酒楼,出大手笔垄断供货渠道。

她想不通,偌大的京城,这出手得多阔绰,才能让醉仙楼连一条鱼都进不到?

铜叔失魂落魄地瘫坐在桌前,整个人都被抽走了精气神。

此时,醉仙楼已没了客人。

上门的客人都是慕名而来吃鱼的,后厨没鱼,做不出菜,自然没了客人。

都去了对面酒楼。

“铜叔,真的没有一家院子愿意给我们供鱼吗?”崔小七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铜叔疲惫地抬手,示意关上店门。

“嗯,之前有几个关系处得不错的渔民,偷偷告诉我,有人从中作梗,他们的价格始终高于我们三成。”

铜叔端起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握着杯子的手,因用力而指尖泛白。

崔小七在铜叔对面坐下,这明显是恶意竞争。

对方这是下了死手,宁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偌大的京城,他能百分百控制?

显然不可能!

“铜叔,那找之前供货的渔民是行不通了,不如我们去找市场零散买一两条鱼的小贩,数量少,但架不住人多。”

咱们每天限量供应几十条鱼,先把生意维持住!”

铜叔被点醒,认可道,“这倒是个办法!坚决不能关门,还得敞开门迎客!”

说完,他抄起桌上的茶壶,壶嘴离着老远就往嘴里猛灌。

茶水顺着嘴角、脸颊往下淌,弄湿了前襟也顾不上擦。

放下茶壶,又急匆匆地出了门。

崔小七眼睛半眯,她也得想办法。

对了!

去护城河边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年在河边捡到小九时,她就见过不少人在冰面上钓鱼。

想到这儿,她坐不住了,起身就往门外走。

可刚到门口,她就犯了难,没马车怎么去?

裴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

正想着秋风赶着马车疾驰而来。

崔小七一喜,这是掐着点来的啊。

“秋风,带我去护城河河边。”崔小七三步并作两步跳上马车,撩起帘子想对裴寂解释个一二。

却发现车厢空空无人,炭炉里的炭火却是烧得红彤彤。

没在也好,省得解释。

干脆直接坐到秋风旁边的位置。

秋风一愣,默默往边上挪了挪屁股。

只是挪了跟没挪,没差别。

他不敢问为什么去护城河,也不敢开口让崔小七去车厢里坐,只能绷着身子,僵硬地赶着马车,心里直发慌。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马车稳稳停在护城河河边。

近几日虽未下大雪,但气温已是零下。

护城河的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正如崔小七所想,河面上的冬钓者不在少数,远远看去,就像落在棋盘上的黑棋子,还挺错落有致。

崔小七跳下马车,转眼就到了河面上。

脚底虽打滑,可对于她来说很是好玩。

一走一滑步。

秋分不敢懈怠,紧随其后。

崔小七身姿有多轻盈,他就有多狼狈,一走一劈叉。

她一眼就瞧见几步的鱼篓里有鱼,而且个头还不小。

顿时乐开了花:“运气不错,没白来!”

朝着秋风招了招手。

秋分的腿劈叉的腿根疼,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磨磨蹭蹭地往前挪。

崔小七急性子,等得着急,干脆直接朝着秋风滑去。

“那个,你今日带银子了没?”崔小七怀中只有二两碎银。

买鱼肯定不够的,只能硬着头皮朝秋风开口,只希望他有。

秋风没想到崔小七张口给他要银子,那叫一个呆愣。

大人竟不给夫人银子?

这……但嘴上还是连忙应道:“有有有!”

“有多少?”

秋风:??

这地方有需要花银子的地方吗?只有河面和人头。

可手还是乖乖地解下腰间的钱袋子——那可是今早刚领的俸禄,还没在身上捂热乎呢。

崔小七接过钱袋子在手里颠了颠,沉甸甸的,惊呼道,“二十两?”

果然做官的就是有钱花。

“放心、有借有还、回去了就还你……”

就算夫人真还,他也不敢收啊……

崔小七快步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边,客气地问:“老爷爷,您这鱼卖吗?”

老者瞥了她一眼,干脆利落地拒绝:“不卖!”

崔小七想问为啥不卖,可又怕引起对方的反感,只能耐着性子蹲下,瞧了一眼鱼篓子里活蹦乱跳的两条鱼。

心生一计。

“爷爷,我娘病重,就是想喝口新鲜的鱼汤,我这做女儿的……”

说着吸了吸鼻子,眼眶一红咬着唇。

对不起了娘,借您一用。

声音哽咽,“我爹战死沙场,就剩我和娘相依为命了,爷爷您行行好……”

老爷子听到战死两个字时,握着鱼杆的手颤了一下。

若是他的儿子还活着……

“小姑娘,就凭你这份孝心,老头子我这鱼就送你了……”

崔小七连连摆手,她骗了老爷子的同情心,就更不能白嫖了。

“爷爷,我买,两条鱼是不够的,我还要去找别人买,所以这银子我必须给的。”

“需要多少条?”老爷子压根没往其他地方想。

“大夫说,每日都需要鱼肉鱼汤滋补身体,越多越好,我家在清水村,来一次城内不容易,就想着都带点回去。”

老爷子点了点头,望向隔着几丈外的一中年男子喊道,“苟娃子,你那几条鱼?”

被叫做苟娃子的男子搓着冻僵的手,咧嘴笑道:“二爹,今儿运气好,钓了三条!家里那帮小子可有口福了!”

“都给这女娃子!”

苟娃子粗眉毛一拧,满脸不情愿,可长辈的话又不得不听。

别扭地将鱼篓朝着崔小七一推,“给。”

崔小七瞧着中年男子的憨憨的表情,心里暖暖的。

还是好人多。

苟娃子?

姓苟那不就是隔壁村的?

她眼珠一转,“苟爷爷,远亲近邻的您帮帮忙,还有同村的吗?有的话您帮我说说,我一条鱼出一百文收!”

“啊?”苟娃子盯着鱼篓,眼睛都直了,三条鱼就是三百文啊!

一斤糙米五文,可以买到六十斤的糙米。

够一大家子六七张嘴,吃半拉月呢。

“苟娃子你去问问大柱,二柱,小柱子还有其他人卖不卖。”

苟爷子一发话,苟娃子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腿,朝着不远处的几个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