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神一元战死(1)(1/1)

崇祯四年正月初五,神一元站在保安县衙的粮仓外面,望着粮仓内堆积如山的粮食和,嘴角微微上扬。

这座小县城已在农民军掌控之下五日有余 ,城中百姓从最初的惊恐逐渐转为平静,不少人主动加入了他的队伍。

从起兵后他陆续收新安边营、新兴堡、宁塞营、新平堡,来投靠他的卫军和营兵有五六千。

攻下保安县城后,又利用缴获的粮食招募流民,目前队伍已经扩充到两万多人。

"大哥,粮食全部清点完毕。"神一魁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咱们现在足足有一万石粮食,够咱们吃上两个月了!"

"去官道放粮,愿意加入义军的全家三斗,不愿意的发两斤给他们。"

"这......"神一魁犹豫了一下,"大哥,咱们是不是留得多些?"

"糊涂!"神一元目光一厉,"饥民饿着肚子,谁还跟着咱们干?喂饱了他们,咱们攻城掠地还愁没有粮食吗?"

神一魁连忙低头称是,神一元转身走进大堂,墙上挂着的"明镜高悬"匾额已被摘下,换上了他亲手写的"替天行道"四个大字。

大堂中央摆着一张简陋的木桌,上面铺着从县衙库房找出的陕北舆图。

茹成名和杜应昌正在桌前低声讨论,见神一元进来,立刻站直了身子。"大帅!"

"官军动向如何?"神一元直奔主题。

茹成名指着地图:"咱们侦骑回报,从山西回来的延绥镇副总兵张应昌已经过了肤施,正往保安赶来。

固原的左光先部也过了环县,两路官军呈夹击之势。"

"有人指挥吗?"

"暂时还没打探到消息,不过我觉得应该是陕西巡抚统一指挥两镇官兵,洪承畴要剿张存孟,他来不了。"

"那好,咱们就依托城墙先耗尽官军锐气,再反攻出去。"

杜应昌挠了挠头:"大帅,咱们要不要撤?保安城墙低矮,不好守啊,"根本做不到消耗官军锐气啊。"

"撤?往哪撤?咱们现在队伍里面流民太多了,牲畜也不多,野外遇到官军就麻烦了,不如就倚城打一仗,打退官军后我们去宁夏弄些马,好好整编一下队伍。"

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传令下去,加固城墙,准备滚木礌石。

另外,问队伍里面有没有工匠,都召集起来,咱们收了那么多卫军应该是有人会的加紧修缮兵器铠甲。"

正说话间,神一魁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之色:"哥,不,大帅!郝临庵、刘道江、何崇渭来投,加起来足有五千人!"

神一元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好!天助我也!"他转向众人,"诸位,官军虽强,但咱们如今兵强马壮,又有城池可守,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当夜,保安县城灯火通明,义军在城墙上来回巡逻,城下辅兵在忙碌修缮那些从各个边堡弄出来的破烂。

神一元亲自巡视各处防务,不时停下来与各个义军交谈几句。

"传令各营军官,明日辰时再到县衙议事,"神一元沉声道,"是时候让官军知道,咱们陕北的义军不是好惹的!"

延绥镇副总兵张应昌勒住马缰,命令传令兵骑马通知各个队伍停止行动。

"将爷,前面三十里就是保安县城了。"亲兵上前报告。

张应昌点点头,从马鞍上取下羊皮水袋喝了一口,水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喝下去透心凉,"探马回来了吗?"

"回来了,说贼寇据城死守,城墙加高了不少,还准备了大量滚木礌石。"

"乌合之众!他们要是离开城池还能多活一阵子。"

说完他转向身旁的传令兵,"传令下去,全军在青阳岔扎营,等左光先的部队到了再一起行动。"

"张副总镇,咱们不趁势攻城?"艾万年疑惑道。

"练抚院有令,务必全歼神一元部,不可让其再度流窜,贼寇据城而守,正合我意。

等左光先一到,两军一起夹击,看他们往哪跑!"

与此同时,固原参将左光先率领的三千精锐正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进,这支队伍装备精良,冬天寒冷士卒大多穿着棉甲,还有两百名骑兵随行。

"报——"一名探马飞驰而来,"张副总兵已在青阳岔扎营,距保安三十里。"

左光先捋了捋胡须。他今年刚满三十,是陕西的官军将领中少有的少壮派高级军官。"

传令加快速度,务必明日午时前与张副总兵会合。"

亲兵凑上前低声道:"将爷,听说神一元贼寇已有两万之众,裹挟了不少逃兵,咱们是不是等练抚院率标营到了再一起行动?"

"两万?"左光先嗤之以鼻,"其中能战者不过三四千,其余都是裹挟的饥民,一触即溃。"

他拍了拍腰间的佩剑,"这神一元不过是个逃卒,也敢称王称霸,我部和延绥镇加起来五千大军,荡平他们没问题,就不用等练抚院了。"

肤施县陕西巡抚临时衙门内,练国事正在书房内仔细审阅舆图,手指不停地在陕北各州县间移动。

上次被克贼冲中军后,他就尽量避免亲自到战场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句话所有士大夫都牢记于心。

不过这个正好符合左光先的心思,作为年轻高级军官,他不喜欢文官在旁边指指点点,除非那个文官真的很会打仗。

"抚院,张应昌和左光先的军报,"幕僚轻声进来,呈上两封信札。

练国事快速浏览完毕,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好,两路大军即将合围,神一元这次插翅难飞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传令榆林、延安、庆阳各边堡卫所,严加防范,防止贼寇溃散后流窜他处。"

"抚院高明。"幕僚奉承道,"不过......听说山西那边横贼王嘉胤已经突破官军围困,流入山西各地,会不会成心腹大患?"

"我是陕西的巡抚,山西事与我无关。让宋统殷和张宗衡头疼去吧。"

夜幕降临,青阳岔官军大营篝火点点。张应昌正在帐中与诸将议事,忽然亲兵来报:"将爷,左参将到了!"

张应昌连忙起身出迎。只见一队骑兵疾驰而来,领头的就是左光先。

"左参将!"张应昌拱手行礼。

左光先翻身下马,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张总兵,久等了。"

两人一起入帐,立即开始商讨作战计划。张应昌指着地图道:"保安城北高南低,城墙最矮处在南门,只有两丈高。贼寇只是随意加固了一下,我建议主攻南门,同时派一支偏师佯攻东门,牵制贼寇兵力。"

左光先沉吟片刻:"不妥神一元必料我会攻其薄弱之处,南门防守定然最严,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主攻北门,同时派精锐携带云梯攀爬西门城墙。"

两人商议至深夜,最终决定:张应昌率延绥镇主力攻北门,左光先率固原兵去西门,另派二百人马佯攻南门,东门则故意留出缺口,设伏以待逃窜之敌。

"明日寅时造饭,卯时出发,辰时攻城!"张应昌斩钉截铁地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