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推行新制(1/1)

一般的地方官吏,在遭遇旱灾之时,能做到其中任何一点,都足以称之为一名为国为民的好官。

秦川却犹觉不足,还想让百姓们看到更大的利益。

纵然拐爷在江宁府做了一辈子师爷,却也猜测不出秦川究竟想做什么。

秦川思忖片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仿佛已经有了主意。

“拐爷,你先回去吧。”

“容我今夜想上一晚,再仔细斟酌一番。”

“待明日一早,一定将这个政策拟写完毕。”

“让江宁府的百姓,全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好处,心甘情愿出来进行劳作。”

……

怀揣着浓浓的疑惑和好奇,拐爷偌大年纪,竟是一夜未眠。

次日清晨,天色刚亮,他便迫不及待来到府衙面见秦川。

秦川果然已经将政策拟写完毕,把两副折子交给拐爷。

拐爷一边看着,他一边开口解释起来。

“拐爷,我推行的这两门政策,一个是建立农业社,另一个是成立换粮所。”

“所谓农业社,便是以每三十亩地,或五十亩地为一社,将这些地的农民全部聚集到一起,合并为一个农业社。”

“所有农具、谷种、耕牛等用物,都归农业社所有,本社的社员皆可轮流分配使用。”

“如此一来,有些家中没有牛的农民,便可用耕牛犁地。”

“更重要的是,一个农业社的负责田,都必须由所有社员共同进行耕种。”

“这样一来,社员们便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谁也不可能偷懒耍滑。”

秦川不紧不慢,继续说道,“农业社的成立,是为了提升农民们的生产进度和产量。”

“而换粮所,则是激发他们劳作热情的根本所在。”

“通常而言,农民们种出的粮食,一部分要交给朝廷,一部分要交给官府。”

“再抛去自家吃用的口粮,剩下的粮食只能卖给粮商,还要和那些粮商讨价还价,被疯狂打压价格。”

“如此一来,忙了一年到头下来,兴许只能落下寥寥几钱银子,自然不会再有人愿意种地。”

“从今日起,官府要在各个县、乡、镇,都成立由专人负责的换粮所。”

“百姓们收获的粮食,除了上交朝廷和自家吃用之外,剩下的都可以拿到换粮所进行交易,直接换成现银。”

“十斤稻谷或麦子,运到换粮所,就可换两钱银子!”

“多少?!”

听到这个数字,饶是沉稳的拐爷,也不由瞪大眼睛,惊愕道,“秦大人,你……你疯了吧?”

“现如今,去粮栈买十斤粮食,也需要花两钱银子。”

“而粮商们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粮食,价格早已被打得更低,十斤粮食最多也就给开出半钱而已。”

“你一下子将价格提得如此之高,岂不是会瞬间打破江宁府的稳定局势?”

秦川淡笑道,“如果先前的局势虽然稳定,却不合理,那自然是要打破重来。”

“拐爷,你可是做了几十年师爷的老江湖,应该最懂得谷贱伤农这个道理。”

“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们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付出了整整一年的血汗,才历经千辛万苦孕育成熟的。”

“十斤粮食换二钱银子,我觉得一点都不贵。”

“至少他们的辛苦和血汗,配得上这样的收获。”

拐爷神情略显复杂,秦川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令他根本无可辩驳。

缄默半晌后,弱弱开口道,“柳相,你所提出的制度,如果真能顺利实施开来,确实堪称功在千秋,能造福后世代代庄农之人。”

“但是,想要成为时代的先行者,打破旧规矩,建立新制度,这条道路一定是处处阻力,举步维艰的。”

“别的不说,单单眼下我想到的,就有两个问题就难以解决。”

秦川微笑道,“拐爷,但说无妨。”

拐爷不假思索道:“其一,我们府库的银两,现如今捉襟见肘,如何能拨出银两建造农业社,成立换粮所?”

“其二,江宁府总共有五万余亩田地,就算每一亩田的产量只在二百斤,抛去朝廷的赋粮可口粮外,到时候也会有至少几百万斤粮食被送到换粮所。”

“按照你制定下的价格,几百万斤的粮食,就能换成几万两乃至十几万两银子。”

“年年往复如此,这银子又该从何处来出?”

听完拐爷的这两个顾虑,秦川忍俊不禁会心一笑。

“拐爷真是睿智,刚刚见到我的政策,竟然就如此一针见血,提出了两个关键的难题。”

“不过幸好,我早就将这两个问题都想好了。”

“哦?”

拐爷急忙问道,“不知秦大人,打算如何解决?”

秦川咧嘴笑道,“当初陛下曾跟我说过,我在江南任上,不论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向他求助。”

“这求助的机会,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我相信,以陛下的慷慨,和对我的信任,只要我张口问他要些银子,陛下绝不会不给。”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简单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换粮所的银子,一分都不用我们自己来出。”

拐爷满脸懵逼,不解道,“不用我们自己出……那让什么人出?”

秦川笑着解释道,“那还用说吗?”

“这些粮食在庄稼地里,归农民们管。”

“而出了庄稼地后,自然是要经过粮栈为途径,再通过粮栈,买给江宁府的百姓们进行吃用。”

秦川相信,自己这个政策一经发布,整个村的农民,只要脑子不是缺根筋,都会将所有的余粮都拿到换粮所来。

“至于那些粮栈,如果不想破产,便也只能通过换粮食的途径买粮。”

拐爷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不由面露钦佩之色,“原来你早就已经将一切都想好。”

“如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深谋远虑也!”

“好,既然如此,老朽便没什么可忧虑的。”

“我这就前去拟写檄文,,将秦大人这两个全新的政策,昭告整个江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