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唐萤小像(1/1)

蒲津渡前。

那满眼猥亵的店家,囫囵地咽着口水,

正色眯眯地眺望着远处款款而来,那女人般体态妖娆的郭家二郎君。

客人们的好奇,仿佛给他带来了无尽传播小道消息的动力。

他咧着嘴,压低了声音,向门前的生客们诉说着郭家儿郎的奇闻轶事。

眼见着无数双暧昧的眼睛,

随着他的唾沫横飞,盯着那个不男不女的男人,带着满身的脂粉香气路过了店门。

这让太子爷竟也不由好奇地,开始上下打量着这个娘味的过客。

人他倒是匆匆瞄了一眼,也没有仔细关注。

只觉得此人的面孔,芙蓉净面,粉坨坨就像一只刚成熟的桃子。

倒是那郭暧腰下悬着的一个物件,突然吸引了殿下的注意。

一个在阳光下灿烂夺目,像云彩般闪烁着锦缎光泽的悬鱼锦囊,在来人的腰下晃荡着。

这个熟悉的锦囊样式,不由让太子想起了当初勘陵时,

陵前方士安伽陀,在太子临离开时,曾盛着送给他三个妙计的那个锦囊。

因为特别,所以太过眼熟。

这一丝不经意的思绪,也就带着半分的犹豫,从脑海中刚刚飘过。

就听见耳边突然传来一声炸响。

“主人!我出去透透气!”

那炸雷一般的声响,吓了大家一大跳。

谁也没有注意到,当众人正玩笑一般看着那郭暧的时候,

这个太子身边新进的小侍卫昆奴,早已悄悄挤到了太子身边。

他在太子的耳边,伸出了半个脑袋,旁若无人地说完那句话。

便拔脚想走。

“嗳!你可别乱跑。” 太子试图阻止他。

可那张娃娃脸灿然呲出了那对大门牙,腰一猫就不见了。

可能还没习惯到底该怎样给太子做侍卫吧。

昆奴自以为是的所作所为,让太子爷身边的老臣们看着惊讶无比。

这主君和朝臣在座,一个奴仆是怎么能如此没有分寸地行事的。

可太子爷瞄了眼他的背影,却淡定自若,像无视一般。

昆奴的离去,让太子心里不由担心。

可昆奴的不着边际和难以驾驭,也让太子爷感到了力不从心。

果然高手为仆,势不一般。

也不知道他这透透气,到底是去干什么去了。

渡口的风景没看多久,虎牙将军便率领着东宫卫率和太子的仪仗,洋洋洒洒来到了关前。

一时间,渡口前旌旗飘扬,刀枪林立。闲人清场。

那店家做梦也没想到,在他店里喝闲茶的居然会是太子殿下。

而就在太子爷到处寻找着昆奴的身影,烦恼着准备踏舟而去的片刻,

昆奴像一片叶子悄然落在了殿下的身旁。

“主人,您看!” 他满心欢喜地给主人递上了一个精致的锦囊。

“谁的?”

看见昆奴手中递上来的悬鱼锦囊,太子惊愕着。

“那个郭暧的。” 昆奴诡笑着说。

昆奴的话,差点吓了太子爷一个跟头。

作为太子身边的贴身侍卫,怎么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怎么可以小偷小摸,行事如此猥琐?

可昆奴一脸的天真无邪,优哉游哉,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昆奴,你胆子不小,居然偷拿了郭暧的香囊。”

“知道偷盗是什么罪过么?” 太子故作严厉。

“知道!” 那昆奴依然无行无素地龇牙一笑。

“知道你还做?”

“因为主人有用。” 那昆奴说。

“你怎么知道孤有用?”

“猜的。”他说。

这个昆奴,做事看似杂乱无章,倒可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陈柏然对他的灵气,简直叹为观止。

太子的确对那郭暧腰下的锦囊深为惊奇。

都说男人的私密悬于腰间。

可太子也没兴趣打听人家的隐私啊。

不过这种男长女相的男人,毕竟在那个时代,看到的机会不多。

如此精致的锦囊,不是有情人相送,便是里面往往装着别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更何况,这锦囊为何和安伽陀送出来的一模一样呢。

昆奴也不知道怎么就把人家的私密之物盗了来。

眼见着船离岸,水接着天。

有心差他去归还,已然没有了可能。

于是太子便干脆无聊地打开了那郭暧的锦囊,却意外地发现里面果真别有乾坤。

一张女人的私密的小像,拓在一张黄色的纸上,周边用鲜红的符篆密密围绕着。

看上去是主人想借助什么巫术,绑定她的意思。

这郭暧,难道也有爱慕的女人?

太子皱着眉头翻过了那个小像,却在反面看到一个貌似熟悉的名字:唐萤。

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立时让太子想到了东宫那个新进的侍妾。

此唐萤和彼唐萤,是名字的巧合?还是她本身就和郭暧有关系?

还是根本就是昆奴知道些什么秘密?

太子将眼神严厉地盯过了昆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主人!我可什么也不知道。”

“昆奴只知道,这个符箓很凶。”

昆奴移开了凑过来看热闹的脑袋,然后便伸着舌头,做着鬼脸。腰一猫便又不见了。

昆奴的话,让太子爷对那锦囊里的小像,突然有了种强烈的好奇。

郭暧一介商人,为什么给一个女人下个大凶的咒语?

他突然想到,唐萤是厍汉姬送进东宫的。

但凡经过汉姬娘娘的手,送来太子身边的女人,必然是千挑万选别有深意。

同州是厍汉姬的娘家,被五皇叔休回家的郑姬也住在这里。

而父皇却突然派他来接管同州。

这让他忽然觉得,除了太子有沿袭同州总管的缘故,更像是父皇有意为之。

总管之职,除了镇抚一方,管理屯军。

还拥有着中央集权授予的官员任罢权力和杀伐大权。

原来父皇的谋局,落子在此。

这是给了太子在同州好戏开锣,毫无羁绊施展拳脚的机会。

夕阳西下的时候,太子的仪仗终于浩浩荡荡进了同州城。

同州宫,迎来了新的主人。

早早就得到消息,守候在宫门前的同州宫主事,内史杜庆信,率领着阖宫的侍从们迎在了门前。

太子在内史的引领下且走且停,了望着落日余晖中这满眼陌生的宫殿,心里潮起潮落。

这正殿,朝堂,前朝后院一应俱全的故居,巍峨壮丽,一点不亚于长安天子的皇宫。

听说这里曾是几代帝王纵横捭阖,听政天下的地方。

入驻于此,即将成为宫殿的主人。

满城俯首,让太子突然有了君临天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