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兰陵王入阵曲(1/1)

宫廷的乐舞连绵不断,朝堂的人群欢声笑语。

酒水喝了一轮又一轮,觥筹盘盏换了一拨又一拨。

然而崇信殿里却迟迟没有了皇帝的动静。

眼见着大周国的皇帝有推辞结亲之意,齐国的使臣汝南王高彦理着了急。

在抓心挠肺,万般煎熬的等待之后,好不容易才看到了宇文邕携手皇后重返了朝堂。

他是急急忙忙迎了上去。

不管婚事成不成,此时此刻,都应先徐徐图之。

先敲锅边鼓,再打枕边锣。

“陛下!臣带着皇命而来。既领君命,当不负君托。”

“臣此来大周国,听闻政治清明,百姓安定。”

“周主英明睿智,皇后酷爱音律。”

“齐国乃胡乐兴盛之地,万物皆灵,能为新曲。”

“臣下不才,也带来了齐国为求娶宁平公主,而特意为大周国皇帝陛下和皇后准备的大面歌舞。”

“愿请苏祗婆为琵琶乐,我方献舞。共为一曲。以待联姻。” 汝南王提出了建议。

“哦?汝南王久等了!朕素闻齐国朝堂,音优舞美。今日本是我朝六代乐成之日。”

“互通有无,也是一桩美事。既然如此,且请汝南王为我等呈现?”

“请!”

崇信殿的朝堂,只安静了片刻,便又重新开始了琵琶的序曲。

只是这一回,风格完全变了味。

密集的鼓点,踩着节点破空而来,檀板节罄叮当作响,像千军万马循着节奏汹涌而至。

一群红衣的齐国女乐,踏着节拍簇拥着一张硕大的战鼓进入了朝堂。

突然间,一声激越的琵琶声凌厉而来,战鼓密集,自远而近带来了战场的人叫马嘶和冥想无尽。

那悲壮浑厚,气势不凡的乐曲,古朴悠扬地在朝堂上空洋溢。

正当众人将目光皆凝聚在那齐国的战鼓上。

一个脸覆银色面罩,身穿铠甲,手执红色丝带的俊朗少年,便翻滚着凌空而落,指麾击刺着落在了那面鼓上。

《兰陵王入阵曲》!

一时间,这激扬的舞乐,顿时让在座的陈柏然和沈君茹破防了!

而沈君茹更为惊愕的不仅是因为这支乐曲,更为那个在鼓上跌宕飞扬的影子!

这本是个起源于北齐,由齐国的将士们创作的曲目。

为的是庆祝北齐抗击北周入侵时,由兰陵王高长恭主导的邙山大捷的胜利。

那鼓上戴着面具飞扬的舞者,表现的即是兰陵王当年孤军奋战,抗击北周大军的英姿。

沈君茹依稀记得那段历史,邙山之战,北周攻打洛阳。

为了解金墉城围城之困,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只身闯入敌营,率领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

大败了北周的军队。

兰陵王乃是中国四大美男之一,面罩是为了在战场上遮掩相貌,彰显英勇。

齐使这是疯了吗?在大周的朝堂上居然演奏这支曲子!

那个半截面孔的舞者,在鼓上随着音乐飞旋着,红绸飞扬,凌空盘旋。

却在音乐戛然而止的一刹那,落在了太子和太子妃的面前。

沈君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一把抓住了身边的陈柏然。

而那个舞者居然面对着迎面而坐的太子和太子妃殿下,也吃惊地丢落了鼓槌,连退了几步。

那个在坟地边上扔下了沈君茹和陈柏然的红衣男子,蓦然楞在了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面前。

而此时曲毕舞罢的朝堂陷入了沉静的尴尬。

乐舞很美,音乐流畅。

只是谁也不能料到当朝的天子,看了这个乐舞,会是个什么反应。

毕竟这支兰陵王入阵曲,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兰陵王抵抗北周的胜利。

高彦理为什么演奏这曲子,也许是想借歌舞告诉大周的皇帝,不要小看齐国,尽管在你们的眼里,齐国此时正内忧外患。

可兰陵王虽然不在了,但像他那样甘愿为国捐躯的大有人在。

那个戴着面罩的男人,惊慌地离开了太子和太子妃的桌前。

在天子面前缓缓地取下了那半截面罩,露出了一张俊美而英武的女人的面庞。

“陈柏然!他他他居然是女的啊。” 沈君茹惊讶着。

她本来就是。陈柏然在心里回答着。

要不是早上为救沈君茹的时候,他将她死死抵在座位上,他才感到了异样。

因为她的眼神早就告诉了他一切。

尴尬的冷场并没有延续太久。

但那个舞者在太子面前的失态,倒是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兰陵王入阵曲!朕!很是喜欢。” 天子沉下声音。

“不过,你这舞者摇曳生姿,生得如此英武俊美,敢问是哪家的女儿啊?”

听闻天子询问,高彦理急忙上前:

“启禀陛下,此乃彦理的小女。名唤高翎!让陛下见笑了!”

“高翎? 原来联却不知竟是汝南王的女儿,将门出虎女,实在是难得啊!”

“太子!你以为齐使进献的乐舞如何啊?” 宇文邕阴冷地问着。

“父皇!儿臣以为音乐当不分国界,英雄当不问出处。”

陈柏然心底惊慌着,全身冰凉。

因为他真的摸不清皇帝心里此时的所思所想。

“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

“苏祗婆!你竟然也一直瞒着朕会这只曲子么?” 皇帝垂着眼睛。

“陛下!音乐只为英雄而谱,不为权贵而存。”

“兰陵王人人敬仰,既是英雄自然不问出处!天子心怀天下,当知此曲不辱圣听!”

一向说话办事桀骜不驯的苏祗婆,在皇帝面前依旧我行我素地表达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倒是陈柏然此时心里无比惊讶,苏祗婆原来竟是听的懂和会说话的。

那么在胡饼摊子,他叽里咕噜地跟他和沈君茹盘旋了那么久。

难道他是故意装傻的么。

他在朝堂这么久,难道不知道太子爷长得是什么样么?

朝堂夹枪带棒的奏对,让齐国的使臣汝南王意识到了异样。

他没想到他们的献舞,或许产生了适得其反的影响。

为了避免误会,他急忙抢步向前参拜着,对皇帝解释:

“陛下,兰陵王入阵曲,乃我朝新创之舞乐。”

“本是将士们为表达对兰陵王的敬慕之情而作。因乐曲雄浑有力,大气磅礴,犹如千军万马奔腾于沙场之上。”

“窃以为进献此乐,能合陛下心意。”

“陛下海阔胸怀,当知彦理只为献艺,并无他意。还请陛下明鉴啊!”

“汝南王多虑了。朕向来喜好武乐,更一向钦佩你朝的兰陵王与斛律光。”

“舞乐乃是民意而生,既是将士们敬慕而作,朕又怎会介怀如此呢?”

皇帝摆了摆手。

“只是刚才,我朝国师卫元嵩已将齐太子和宁平公主的八字合过了。”

“庚帖不合。公主命硬,恐对齐太子不利啊。”

“太子乃国之储君,婚姻大事不可掉以轻心。”

“况且宁平公主年龄尚幼,皇后视其如掌上明珠,实在不舍得远嫁。”

“为齐国前途而虑,还是烦请汝南王代为回复齐主。”

“这桩婚事,便就此作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