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震惊的孙二婶(1/1)

“我没看错吧……”

“车上装的都是……带鱼?”

孙二婶使劲揉了揉眼睛。

再次看过去。

阳光照耀下,带鱼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

没错,就是带鱼!

孙二婶这辈子就吃过一次带鱼,是去县里的亲戚家吃的。

那味道,简直太香了。

她做梦都能梦到。

有时候她津津有味地向身边人描述带鱼到底有多好吃。

把别人都馋得够呛。

就是可惜……这么好的东西,可能这辈子再也吃不到了。

可是现在,马车上居然装了满满一大车。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位大兄弟,麻烦等一下!”

孙二婶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跑过去冲这个男人喊了声。

“大姐,你有事?”

跟在马车后面的男人听到声音,停了下来。

“呃……我想问问,这带鱼是哪来的,要送到哪去啊?”

孙二婶指着马车。

光是看到生带鱼,她都能在脑海里幻想出做熟之后的样子,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口水。

“这是陈村长从省城买的,今年刚下火车。”

“陈村长说了,每家每户都可以分到五斤。”

男人言语中带着浓浓的自豪。

“啥?”

“每家都可以分到五斤?”

孙二婶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一斤带鱼就要五六毛钱,五斤带鱼岂不是要三块钱?”

孙二婶曾经向亲戚打听过。

带鱼跟猪肉的价格都差不多,而且更加难买。

想要吃带鱼,需要靠运气,平时根本买不到。

“五六毛?呵呵,你说那是普通带鱼。”

“你仔细瞧瞧,车上可都是四指宽,无头的极品带鱼。”

“一斤要一块钱呢!”

男人更加自豪。

看着孙二婶,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啥?一块钱一斤!我的妈呀,那都能买十斤玉米面了!”

孙二婶惊讶得嘴都合不拢。

一旁的张媒婆也是被震惊得说不出话。

“你们是外村的吧?”

男人看到两个女人震惊的样子,心里非常得意。

随口问了句。

“没错,我们是大洼村的。”

孙二婶应道。

“哦,大洼村也不赖,听说往年分红挺高。”

“不过……今年可比不上我们村喽……”

提到分红,男人又得意起来。

“啥?你们村的分红,能比我们村高?”

孙二婶可不信了。

要说带鱼,大洼村没有。

可是要说分红,她不服。

大洼村的村长孙大炮,出了名的能人,村里年年分红都在公社数一数二。

小河沿村却是出了名的穷村。

在分红这方面,你也敢吹?

“呵呵,你那都是老黄历了。”

‘今年可大不一样!’

男人哼了一声。

“有啥不一样?”

孙二婶还不服气。

“往年是周黄海当家,这家伙贪得无厌,就知道往自个兜里装,村子当然穷。”

“可今年已经换了陈村长当家,他可是这个!”

男人说着,竖起大拇指。

“陈村长……”

“听说你们村,选了个娃娃当村长?”

孙二婶似乎有点印象。

这年头,交通不便,很多农村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子。

对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也只是听说。

“什么娃娃村长,人家十八岁了。”

“别看年纪轻,本事却大!”

“你知道今年我们村,人均分红是多少吗?”

男人语气神秘,压低声音。

“多少?”

孙二婶被他一弄,语气也变得低了下来。

“你可站稳了,说出来怕吓你一个跟头。”

“哎呀,快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张媒婆急了。

“呵呵,告诉你俩吧,人均五百块!”

男人伸出五根手指。

“什么!”

孙二婶嗷的一声,好像被踩到了尾巴,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他们大洼村今年分红比往年都高,达到了一百八十块,大伙都欢天喜地。

可是小河沿村的人均分红,比自己村高了两倍还多!

这咋可能啊?

张媒婆眉头紧紧皱着。

“我说大兄弟,你可别是吹牛吧。”

她平时走南闯北,整个红旗镇的村子都走遍了。

大家普遍分红就是百十来块。

从来没听说过,哪个村子分红能超过两百块。

可是这人却是,人均达到五百。

那一个月就是四十多。

岂不是比工厂的工人工资还高?

这个年代,农民地位低,在工人面前抬不起头。

村里姑娘都想着嫁给城里的工人。

为啥?

不就是因为工人的工资高嘛。

可是现在你说啥?

一个农民,挣得比工人还高?

这谁能信啊!

“要么说你们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别的村达不到,不代表我们村达不到。’

‘而且五百只是平均数。’

“知道最高的一个人,拿到多少嘛?”

男人语气又变得神气起来。

“多少?”

孙二婶对钱特别敏感,立刻问道。

“九百块!”

男人比画了一个九的手势。

“我滴妈呀!”

要是说人均五百,已经让孙二婶震撼。

这最高分红九百块,已经让她大脑一片空白。

九百块啊……

一年的分红,够娶个媳妇了!

这年头,普通人家娶个媳妇也就是一千块钱。

条件好的,差不多要一千五。

她侄女就准备嫁个条件殷实的人家,非得一千五不可。

如果男人说的是真的,那只需要两年就能够娶自己侄女的钱。

“怎么样,吓到了吧?”

“人家刘木匠能挣这么多,是因为有手艺,我们陈村长讲究个多劳多得……”

男人看着她俩大惊小怪的样子,心里美滋滋。

“等一下!”

“你说谁?”

“刘木匠?”

孙二婶突然尖叫一声。

男人被吓了一跳。

“啊,对啊,就是刘木匠。”

“张姐姐,你说咱们找的那户人家,是不是姓刘,是不是个木匠?”

孙二婶一下子抓住张媒婆的手。

“对,就是刘木匠!”

“你们村有几个刘木匠?”

张媒婆又看向男人。

“木匠倒是有几个,但姓刘的就一个,错不了。”

男人摇摇头。

“大兄弟,快带我们去刘木匠家,有喜事!”

张媒婆听到这,一下子喜笑颜开,嘴都合不拢。

如果刘木匠今年真的挣到了九百块钱。

那女方还有啥说的?肯定乐不得答应。

自己这份介绍费,也就能赚到手啦。

“哦,原来你们是来找刘木匠的。”

“那好吧,跟我走……”

男人耽搁时间跟她俩说话,马车已经走得远了。

反正追不上,干脆好人做到底,送她俩去找人。

很快,孙二婶和张媒婆来到了刘木匠家门口。

正赶上马车在卸货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