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年底分红(1/1)

本来约定好尽快回来。

可是柳青伊父亲病情好转,她却考上了京城大学,很快就要入学。

所以,还得继续在京城待着。

陈建安表示理解。

等村里工作捋顺,会去京城看她。

两个人突破了身体最后一道舒服,感情升温。

可惜不能每天见面,只能靠书信述说情感。

唐悦怡和庞燕都考取了黑省农业大学。

陈秀娟和徐佩云都对陈建安表达了感谢。

陈建安还组局让三位教授跟两家人吃了一顿饭,算是为未来铺路。

等运动结束,三位教授肯定会恢复职位。

将来在各自领域,都是一方大佬啊。

村仓库门口。

村民们排起了长龙,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

民兵小队长葛二壮带着民兵们维持秩序。

村民们虽然互相之前聊得热火朝天,但是没有一个人插队。

以前周黄海当村长的时候,维持秩序全靠吓唬。

可是那是太穷了。

你又不给大伙发钱发粮,大伙凭啥听你的?

大伙表面上畏惧周黄海,实际上一到人多就乱套。

干活时就磨洋工,发东西时就靠哄抢。

反正好处都让跟周黄河有关系的人得了,我们凭啥还排队?

现在却不一样了。

陈建安对所以人一视同仁。

无论是村委会的干部,还是老陈家的亲戚,都得老老实实排队。

而且大家心里都知道,村里现在有钱!

无论是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

还是红红火火的服装厂、酒厂,工程队。

都在大把地给村子里赚钱。

眼看就要分红,谁要是因为扰乱秩序被惩罚,那不是傻吗?

陈建安平时很好说好,可处罚起来绝不留情。

打老婆的钱彪就是个例子。

说道钱彪,改变真是大。

从原来的好吃懒做。

变成了现在加入工程队,勤快起来。

今天天还没亮,他就第一个跑过来,排在了第一名。

早上八点整。

仓库大门打开,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先登记、再签字、再领钱和东西。”

陈建安站在门口招呼。

仓库里面,工作人员已经全都预备好了。

“姓名?”

许梅坐在帐桌后面问。

“钱彪!”

钱彪赶紧报上名字。

许梅很快翻到他的资料。

“务农归属第二小队,出勤xx天。”

“工程队打工,出勤xx天。”

“一共是……”

许梅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珠子。

“四百九十八块六毛三。”

她将账本递过去。

“多少?”

钱彪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四百九十八六毛三,确认无误就签字。”

许梅又说了一遍。

钱彪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虽然有心里准备,今年分红会多。

也听别人说,陈建安上任村长就承诺,今年人均分红达到五百块。

可是他是钱彪啊。

村里出了名的好吃懒做。

又被陈村长给罚过。

是后来才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的。

钱彪浑身发抖地签完了字,拿到了厚厚一摞,属于自己的分红。

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居然哭了。

“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啊……”

钱彪眼珠子通红,满脸激动。

“谢谢陈村长!是你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钱彪说着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快起来。”

“只要好好劳动,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陈建安赶紧将他拉了起来。

‘嗯,我一定听您的话!’

钱彪抹了把眼泪。

虽然他哭了。

后面却没有一个人嘲笑。

而是都露出了期盼的眼神。

钱彪都能发这么多,那我呢?

我可比钱彪强多了!

所有人心里都升起这个念头。

第二个是钱彪老婆。

她大部分时间务农,后来帮忙杏花嫂带孩子,陈建安也给她算工分。

杏花嫂表姐也分到了四百块钱。

把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到了第三个人,瞬间引起轰动。

这是工程队的刘木匠。

上半年在村里务农,后半年几乎都跟着工程队出去干活。

许梅一阵计算之后,

他最后拿到了九百块钱的分红。

瞬间引爆了大家的情绪。

这可是九百块啊!

现在农村取一个媳妇,也就是一千来块钱。

刘木匠干一年的分红,够给儿子娶媳妇了!

这谁不眼热?

恐怕出了小河沿村,说出去都没人敢相信。

当刘木匠捧着厚厚的一大摞钱出来。

后面排队的村民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刘木匠本来眼睛就小,现在笑得几乎看不到眼球,只剩下一条缝。

他是村里普通村民当中,分红最高的。

接下来,每个人分红不一样。

但总体来说,工厂和工程队的人,要高一些。

务农和家庭妇女,会少一些。

大概上保持着每个人五百块钱左右的水平。

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干了多少活,每一项活值多少钱。

请了几天假,又加了多少班……

每个人都单独有一份档案。

一整天时间,发放分红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这才往年是不可能的。

往年周黄河主持发放分红。

那叫一个哀鸿遍野。

他的亲戚和狗腿子,发的能多点。

普通村民也就能发几十块钱,上百块都罕见。

还有许多人生病或者请假,甚至要给村里倒大钱。

大家明里暗里,把周黄河八辈祖宗都问候一遍。

仓库这里怨气冲天。

今天却不一样了。

大雪地里,每个人脸蛋都红扑扑的,洋溢着欢声笑语。

发钱多的自然高兴。

发钱少的也在反思,心里暗暗下定决定,明年一定好好干。

有了挣钱的希望,谁又不想努力过上好日子呢?

由于小河沿村人口众多。

分红行动整整持续了三天,终于全部完成。

“陈村长,数据统计出来了,人均五百四十五块。”

许梅放下笔和账本,长长出了口气。

这几天,可把她累坏了。

“许会计辛苦啦。”

陈建安看着许梅那疲惫的面容和黝黑的眼圈,由衷感谢。

“哼,别来虚的!”

许梅翻了下大眼睛。

“呵呵,放心吧,亏待不了你。”

“你的工资,按照我的标准来。”

“真的?”

许梅瞪大眼睛。

陈建安在村里分红独一档,一千五百块整。

这对于他的贡献来说,很低。

可是放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高。

一个普通工人,全年工资才三四百块。

陈建安已经相当于国企的厂长级别。

更别提他担任公社副社长,还有一份工资呢。

如果全加在一起,陈建安相当于县级干部的待遇了。

而陈建安的分红数目,并没有人质疑。

“当然。”

“现在就发。”

陈建安微笑道。

这段时间,村里各项产业的利润极速提升,简直像是在用印钞机印钱。

光是酒厂,利润已经提高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