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高考前夕(1/1)

“那感情好!”

何伟显然已经喝多了,不仅话多,似乎也完全忘了自己还是个长辈。

二人聊得兴起,却让一旁的陈小芳如坐针毡。

尽管何伟没明说,但这番话,却也已经暴露了他的问题,更何况还在自己晚辈面前。

陈小芳听着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等何伟继续喝,陈小芳便一把将他拉了起来。

“行咧,你姑爹喝多了,别听他胡说!”

“吃差不多,咱就收了,你明儿还有事儿呢!”

陈建军知道自己这个三姑不好意思了,索性就此作罢。

休息了一晚,次日一早,等陈建军起床,却发现何伟早早地便出了门。

应该是酒醒了,不好意思见陈建军,这才躲了出去。

陈建军倒也没放在心上,吃过早餐之后,便告辞离开了村里。

眼下,收石材的事儿,陈建军都熟悉了。

现在他跟杜天伟都是分工合作,去不同的地方。

村里卖石材,本来就对村民有利,大家伙都能跟着挣钱,倒也没那么多不长眼的,站出来搞事儿。

几天下来,陈建军他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县,钱也赚了不少。

按照砖厂那边给的价格,刨去人工费,他们一趟差不多能挣二百。

虽说比不上进山打猎,但这生意属实不错,比人家寡妇起早贪黑买早餐赚得多得多。

而砖厂这边,胡厂长这些天也高兴。

杜天伟提的这方法属实不错,这些日子下来,砖厂节省了不少成本。

他前两天去开会,还受到了表彰。

眼下,砖厂石材方面的事儿,他已经全权委托给了杜天伟二人。

等于他就直接从杜天伟这儿买石材。

现在的杜天伟虽说还是在砖厂接受改造,但俨然已经自己做起了生意。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六月中旬,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两天,县城里明显热闹起来。

除开各乡下来的知青,还有市里头派下来的老师。

毕竟是重启高考,上头也比较重视。

学校里现在成了重点关照目标,原本驻扎在林场的部队,现在也被调遣过来维持秩序。

整个县城热闹的同时,却又一片祥和。

毕竟部队里那些人一个个拿着枪守着,谁敢在这个节骨眼儿闹事儿?

随着高考逼近,余书婷这两天也忙碌起来。

为了专心复习,除开晚上夜校之外,刘文峰又给她们专门开了小灶。

白天的时候,余书婷跟杜鹃几人都在刘文峰宿舍里上课。

陈建军担心打扰到余书婷,这两天都没咋去找她,每天除开下乡收石材,得空了就直接回了家。

“建军,书婷那边考试过后,是不是就得去城里上学去咧?”

家里,孙秀芹几人围坐在一起。

尽管孙秀芹已经接受了这个儿媳妇儿,可老一辈心里,想着的始终还是传宗接代。

现在陈建军虽然结了婚,但余书婷肚子里却没动静儿。

一旦余书婷去了城里读书,两口子往后见面儿的机会更少,孙秀芹心里头也担心啊。

“应该不是,高考刚恢复,估摸着还得几个月,等高校开放,才会正式招生!”

陈建军心里清楚,眼下高考只是定点实验,远还没普及全国。

上头连真正的红头文件都还没下来。

否则,人高中也不至于只是办夜校。

按照陈建军的记忆,这事儿至少也得等十月份儿才能彻底定下来。

余书婷她们虽然参加了高考,可还得等上头招生。

陈建军记得,第一批招生并不怎么理想,似乎全国加起来,也就三十多万人被录取。

其实,他也一直担心,余书婷会被刷下来。

这年头,可不比后世,那是真正跟几百万人同台竞技,最后录取也是从高到低刷下来的。

他们整个县,都不一定能录取一个。

只是这些话,他终究没办法跟余书婷说,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支持余书婷。

即便今年没考上,来年政策好些了,她也还有机会。

“那趁这个功夫,你俩得抓紧些!”

孙秀芹不在乎别的,她一辈子也没读过书,眼下,她只盼着能早些抱孙子。

陈建军知道自己老娘心里的想法,但也不好辩驳,只能先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

可他自己却不想现在就要孩子。

一来会耽误余书婷高考,二来他现在还年轻。

陈建军今年也才二十岁,虽说这年头,他这个岁数在农村,也确实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但他终究是个过来人,思想跟这时候的人不一样。

将来的社会,知识能改变命运。

他没有这个机会,但余书婷还有。

前世余书婷错过了这个机会,这辈子,陈建军不会再耽误她。

吃过饭,陈建军便骑着车离开了家门。

今儿倒是不用去收石材,他们这活儿,也不是天天有生意。

趁着有空,陈建军也打算去县城看看情况。

几天没过来,县城里明显更热闹了。

大街小巷都能看见背着帆布包,拿着书本的知青。

这两天,杨寡妇家的小店都已经人满为患。

许多下乡的知青,身上也没多少钱,来了县城处处都得花销,许多人也都是能省则省。

而杨寡妇家的小店,卖的也都是玉米饼子这些便宜的吃食,每天店里的人那叫一个多。

加上现在杜鹃需要备考,白天也在学习,店里头只剩下杨寡妇跟许春芳,算上小丫头巧云,也就三个人,一天下来,三人几乎没有休息的功夫。

陈建军来到店里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

恰逢饭点儿,店里头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小巧云穿梭在人群里,一边上菜,一边负责收账,忙得满头大汗。

还时不时有人催促。

陈建军好不容易挤进店里,屋里头杨寡妇正忙着和面,旁边许春芳则在忙着烙饼子!

“嫂子,我来给你帮忙!”陈建军招呼一声,拿起一旁烙好的饼子走了出去。

此刻杨寡妇已经忙得来不及招呼陈建军了,看见陈建军在帮忙,她也只是打了一声招呼,便转头继续干活儿。

直到临近六点,夜校开了,店里头的人才渐渐少了许多。

几人终于有空闲坐下来歇会儿。

“建军,多亏了你过来帮忙!”

“这两天可真是累死个人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