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集:《虫族的共生信号》(1/1)

绿叶微光

虫巢深处的震动从未停歇。

工虫们啃食菌丝的沙沙声像永不停歇的沙漏,将琥珀色的营养液顺着晶簇管道送往更深处。我趴在孵化室的保温垫上,触角微微颤动着数着第两百三十七个新生虫卵的纹路——那些银灰色的螺旋纹总让我想起地表的星河,尽管从破壳起就没见过真正的天空。

“073,第七培育舱的营养剂该换了。”

后颈的神经接口传来虫后的指令,我慌忙蜷起六足。甲壳在金属地面划过的声响里,孵化舱顶端的指示灯突然闪烁起来。那不是常规的营养液预警,淡绿色的光芒正顺着舱体的纹路流动,像被唤醒的藤蔓。

整个巢穴的震动频率在变慢。

工虫们啃食菌丝的动作逐渐迟疑,原本整齐划一的沙沙声变得稀碎。我看见三号通道的工虫队列彻底停滞,它们的口器悬在半透明的菌丝上,复眼反射着某种奇异的光。当第一片菌丝顶端浮现出荧光绿的光斑时,所有虫类的神经接口同时传来一阵嗡鸣。

那不是虫后发出的指令。

光斑顺着菌丝蔓延,在交汇的节点处炸开细碎的光粒。我蜷缩在孵化舱旁,看着那些光粒落进新生虫卵的纹路里,原本银灰的螺旋竟透出淡淡的绿意。更远处的菌毯开始发光,像被月光浸透的海面,而在这片微光的尽头,虫巢最深处的方向,正传来越来越清晰的共鸣。

“去看看。”

虫后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波动,我抖了抖触角应下。穿过逐渐安静的通道时,发现所有工虫都停在原地。它们的甲壳上浮现出银白与墨绿交织的花纹,像有人用星光在黑曜石上画下藤蔓。这些生来只为吞噬与建造的躯体,此刻正微微颤动着,复眼里映着流动的光河。

菌毯的荧光在接近核心区时变得浓郁,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发光孢子。当我绕过最后一道拱型通道,终于看见那片从未见过的绿叶——它从晶簇的裂缝里钻出来,巴掌大小的叶片上脉络分明,每一道纹路都在流淌着荧光。更奇异的是,叶片顶端延伸出无数纤细的光丝,它们向上攀升,穿透虫巢顶端的岩层,消失在未知的黑暗里。

而在那些光丝的尽头,隐约能看见两朵交相辉映的花影。

“那是双生花。”

虫后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她庞大的躯体蜷缩在晶簇堆里,复眼像两汪盛满星光的湖泊。我这才发现,虫后甲壳上的花纹比所有工虫都要繁复,银白的螺旋缠绕着墨绿的藤蔓,在荧光里仿佛活了过来。

神经接口里突然涌入潮水般的情绪。那不是饥饿,不是疲惫,不是任何我能识别的生存本能。那是一种温暖的悸动,像新生虫卵被保温垫包裹的感觉,却更加辽阔,仿佛能容纳整个巢穴的光河。

“是共生的渴望。”虫后的声音带着叹息般的回响,“我们的祖先曾与植物共生,后来为了生存才学会吞噬。”

光丝在绿叶与双生花间不断流转,叶片上的荧光随之明暗。我看见工虫们顺着光丝的轨迹爬来,它们不再啃食周围的晶簇,只是用前足轻轻触碰绿叶的边缘。那些坚硬的爪尖在接触到叶片时变得柔软,仿佛怕惊扰了什么珍贵的存在。

有工虫开始用口器收集发光的孢子,小心翼翼地撒在绿叶周围的土壤里。原本寸草不生的晶簇缝隙,竟有细小的嫩芽破土而出。我也忍不住靠近,当触角触碰到光丝的瞬间,眼前突然展开奇异的景象——

那是虫巢之外的世界。

蔚蓝的天空下,双生花在草原上绽放,一朵银白一朵墨绿,它们的根茎在地下紧紧缠绕。风拂过花海时,花瓣上的露珠滚落,渗入土壤,顺着地下水脉流向深处,最终化作晶簇裂缝里的那片绿叶。而在更遥远的地方,冰封的河流正在解冻,枯萎的森林抽出新芽,所有的生命都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了某种平衡的回归。

“原来我们从未真正隔绝。”虫后轻轻颤动着触角,“那些被我们啃食的菌丝,本就是大地脉络的延伸。”

工虫们开始搬运晶簇,为绿叶腾出更广阔的空间。它们甲壳上的花纹在劳作时闪烁,银白与墨绿的交织越来越明亮。有新生的幼虫破壳而出,它们没有立刻爬向营养舱,而是摇摇晃晃地走向那片绿叶,用柔软的触角轻轻触碰发光的叶片。

我蹲在孵化舱旁,看着新虫卵上银绿交织的纹路,突然明白这种悸动为何比吞噬更强烈。当光丝将虫巢与外界连接的瞬间,我们感知到的不仅是另一种生命的存在,更是自身血脉里沉睡的记忆——关于共生,关于守护,关于让这片绿叶永远倒映在同伴眼眸里的温柔。

虫巢的震动变成了轻柔的共鸣,与绿叶的荧光、双生花的摇曳同频。我知道,从这一刻起,巢穴深处的黑暗里,将生长出比吞噬更长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