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朝堂大乱(1/1)

也在此时,京都一片恐慌。

皇城之内,戒备森严,朝堂上却是死寂一片。

虎头关的八百里急报到了京都,大夏皇帝差点一头栽下龙椅。

这嘉奖边军叶十三的人马还没回来复命,就接到了虎头关失守的消息。

紧接着,沿途的快报,雪片一样被快马送向京都。

“圣上!”

肃王跨出文臣班列一步,拱手手言道:“北漠边城,何其重要,北防军统帅岳佟玩忽职守,使我大夏北大门虎头关失守,主帅岳佟罪不可赦啊!”

这肃王一带头,其利益集团的大臣们,纷纷站了出来。

“岳佟近年来拥兵自重,丝毫没把朝廷赋予他的重任放在心上,如今虎头关被元蒙大军攻破,我大夏中原再无宁人啊!”

“圣上,依微臣之见,应即刻降旨,免去岳佟北防军统帅一职,交由三司衙门问罪!”

“……”

一时间,讨伐岳佟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武将班列,站在班首的镇北王吕南庭,微闭着眼睛像是在养神。

一干武将,暗中紧握着拳头,怒目瞪向喋喋不休的文臣们。

几个皇子也是脸上阴晴不定,偷瞥着站着銮台一侧的新太子朱桓。

大夏皇帝朱不治,早已如坐针毡,面对元蒙铁骑几十年后又踏上大夏国土的这等消息,心中早已乱了方寸。

新太子眼珠子一转,面向銮台,拱手道:“父皇,依儿臣见,应即刻免去岳佟的帅位,再推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出任北防军统帅,拿下虎头关,将踏入我土的元蒙军队剿灭在虎头关内。”

“敢问太子殿下!”

一直闭目养神的镇北王吕南庭,突然开口,道:“依太子殿下之见,如今局面,选举谁出来可力挽狂澜?”

“这……”

被镇北王吕南庭突来的一问,直接将新太子朱桓问了个大张嘴。

“圣上明鉴!”

其实没指望太子能说出个一二三的镇北王吕南庭,继而把目光投向銮台上高坐的大夏皇帝朱不治,又道:“此次元蒙军队攻破虎头关,从战略上看,北防军统帅岳佟并无直接责任。”

“一派胡言!”

吕南庭话音刚落,新太子朱桓一句就怼了过来。

朱桓嘴角一拧,紧盯着吕南庭又道:“岳佟身为千里北防线上戍边统帅,居然如此大意,虎头关防务部署如此松懈,元蒙鞑子的军队能一举攻破虎头关,可见北防线防务是何等稀松?”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

吕南庭面颊一抖,缓缓又道:“虎头关此次破防,并不是北防线全线溃败所致,相反,边军黄羊岘防区战将叶十三,不但拒来犯之敌于隘口之外,而且还一口气拿下元蒙的两个盟部,虎头关失守,其原因是元蒙大军统帅哲别,借道邻邦宁鹘,绕开岳佟防区才得以得逞,并且……”

吕南庭说到此处,目光一扫殿上众臣,提高声调又道:“并且虎头关守将刘勋,原本就不听主帅岳佟调遣,此人是兵部从内地其他关口所派遣,将虎头关三万余兵马交由刘勋率领……”

此言一出,殿厅之上一片哗然。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无不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个不停。

新太子朱桓面上一红,深吸一口气后,把胸膛一挺,怒吼道:“你,这是强词夺理,为你昔日的手下开脱责任。”

“太子此言差矣!”

吕南庭也是当仁不让,胸膛一挺,拱手又道:“微臣不掌兵权已有数年,北防军乃我大夏戍边之军,十万兵马,乃是我大夏朝廷之兵,是担任北漠边城守土之责的朝廷军队,太子如何说是微臣偏袒昔日部下?”

这话!

听起来还真没什么毛病。

镇北王已经退役多年,属于封王后在京都颐养天年的半闲之人,非重大事情发生,他是可以不上朝会的。

再说,人家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元蒙大军的主帅哲别,是从邻邦宁鹘借道,绕开岳佟防区直插虎头关。

就是论责任,那也是虎头关守将刘勋抗敌不力,这才导致千里防线被从末端撕破一个大口子。

而这个刘勋,那可是肃王力荐之下,由兵部委任的主将,就是论责,作为北防军统帅的岳佟,领导之责还是少不了的。

岳佟一点责任都没有?

那也说不过去,毕竟虎头关三万多北防军,那是整个北防线防御部署的一部分。

至于刘勋平时听不听岳佟的?

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

吕南庭话锋一转,又道:“主帅岳佟,也负有失察之责,不能由此置身事外,太子殿下提出的另举德才之人出来统帅大军,这个,微臣觉得可行。”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一点。

众臣不分文武,纷纷点头称赞。

既然出现了如此重大的防务失误,再让岳佟继续担任北防军统帅,这也是不合适的。

但选谁出来兜揽如此大的摊子呢?

这个难题,才是眼下最主要的。

“诸位爱卿,战事如此于我不利,尔等可得拿出一个如何将元蒙贼子拦截在黄河之外,以保我大夏社稷无恙!”

此言一出,武将班列顿时鸦雀无声,纷纷低下头来不再言语。

元蒙鞑子十几万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岂是中原各城守军能抵挡的?

再者,南方经历水患,流民四起,地方秩序更是混乱不堪。

如今国力不济,国库空虚,久病难康的大夏皇帝朱不治已经心力交瘁,似有独木难支大厦将倾之力。

“肃王,你可有退敌良策?”

大夏军队朱不治,沉思片刻,便把视线投向文臣班列的郑岳嵩。

好啊!

机会来了。

郑岳嵩迎着朱不治渴求的目光,抱拳拱手,低头说道:“要说这德才兼备之人,当属北防军黄羊岘防区镇北将军叶十三了。”

叶十三?

这个三个字一经肃王之口说出,满朝文武无不为此震惊。

要知道,叶十三可是个被贬的奴籍,何况还是前太子太师之子。

果然,郑岳嵩话音刚落,新太子就站了出来,目光一瞥郑岳嵩,冷声驳斥道:“简直胡闹,叶十三是何等人?肃王不会不清楚吧!”

“微臣当然知道,此子骁勇善战,是不可多得的将才,眼下战局严峻,让他出来统领北防军有何不可?”

郑岳嵩面颊一抽,当仁不让地回了新太子一句。

老东西!

你老糊涂了不成?

当初就是为此铲除太子一党,这才对太师叶铎以谋反之罪下了昭狱,抄了叶家贬其家人为奴,充军边关将功补过。

这个节骨眼上,你居然拎这么个玩意儿出来,这是要和孤唱反调不成?

心里如是骂着,新太子还是强压下火气,耐着性子说道:“奴籍叶十三,是有那么点战功,可那也是他叶家将功补过的分内之责,但要统领北漠边城的北防军,他还远远不够资格,把我大夏国之重器,交给一个奴籍,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混账!

郑岳嵩面颊一阵急抖,随即老脸一红。

要不是老子当初助力,有你这等草包当的太子?

不是要瓦解镇北王的势力吗?

眼下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你这草包东西,连这都看不透?

生怕说多了会引起其他人的警惕,郑岳嵩肚里狠骂一阵,然后退回班列低头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