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新容器,旧人心(1/1)
“不是堡垒,而是一片迷雾。”顾明轩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一种解开宇宙终极谜题后的疲惫与惊骇,“金星联邦的意识数据根本不在那个该死的卫星阵列里!它们……它们被粉碎了,像病毒一样,被注入了过去十年间生产的每一台智能设备中。手机、汽车,甚至是智能烤箱……全球有十亿个节点,构成了一个无形的‘蜂巢’。”
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成冰。
每一位在场的情报分析员和战术指挥官,都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自己手边的终端或腕表。
那些曾经被视为便捷与进步象征的冰冷造物,此刻却像是蛰伏的毒蛇,吐着无形的信子。
金星联邦放弃了集中式的“神”,转而创造了亿万个微小的“魔鬼”,潜伏在人类文明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新容器……”苏明玥低声重复着这个词,指尖在冰凉的控制台桌面上划过,脑海中无数数据流疯狂碰撞。
她瞬间明白了这套系统的恶毒之处。
最完美的宿主,不是那些意志坚定的战士或思想深邃的学者,而是那些被现代生活磨平了棱角、情感日益匮乏的都市人。
他们的生活高度重复,情感体验趋于单一,精神世界如同一个标准化的空白接口,最容易被格式化,被植入新的“意识驱动”。
真正的战场,不在星辰大海,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在每一间亮着孤独灯火的公寓里。
“立刻调取全球重点城市过去三个月的‘社会情绪活跃度’大数据!”苏明玥的声音陡然提高,清亮而果决,瞬间打破了室内的死寂,“重点筛查‘孤独指数’、‘社交隔离度’和‘重复行为模式’三项指标!与我们监测到的异常信号高发区进行地理重叠分析!”
命令如电流般传遍整个指挥系统。
几秒钟后,一张巨大的三维城市地图在主屏幕上展开,无数红色的光点像瘟疫般在地图上蔓延,闪烁着不祥的光芒。
那些光点集中的区域,无一例外,都是城市中节奏最快、压力最大、人际关系最疏离的中央商务区(CBD)和高密度住宅区。
而这些区域的“孤独指数”,在近期呈现出爆炸性的飙升。
蜂巢意识正在这些精神的荒漠上,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扩张行动。
“我们不能再使用常规的电磁战或网络攻击了,那就像试图用拳头去驱散一片雾。”苏明玥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如刀,“金星联邦想用‘无情’吞噬我们,我们就必须用‘有情’来反击。我们要打一场反向的心理战!命令所有潜伏单位、所有媒体渠道、所有宣传力量,启动‘篝火计划’!”
“篝火计划?”一名战术官不解地问道。
“对,篝火。”苏明玥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冰冷的红色光点,仿佛看到了背后一个个空洞的灵魂,“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人们敌人有多可怕,而是提醒他们,作为‘人’的感觉有多美好。我们要鼓励他们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去交谈,去拥抱,去争吵,去爱。我们要让他们重新学会感受最真实的喜怒哀乐,用丰富的情感来填满内心的空洞。一个被真实情感填满的灵魂,是任何异种意识都无法入侵的堡垒!”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插了进来。
“你的计划很好,但还不够快。”林景深从阴影中走出,他身上的作战服还带着硝烟的味道,但眼神却异常明亮,那是挣脱枷锁后重获新生的光芒,“雾气已经弥漫开来,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立刻点燃自己内心的火焰。在他们学会之前,我们必须先为他们争取时间。”
他走到巨大的全球网络拓扑图前,伸出手指,在上面重重划过五道。
那五道痕迹,分别贯穿了北美、欧洲、亚洲、南美和澳洲的五个核心网络交换枢纽。
“我们必须执行‘断网行动’。”林景深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指挥中心炸响,“炸毁这五个枢纽,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速跨洋光纤将被物理切断。蜂巢意识依赖高速网络进行同步和增殖,切断它,就等于斩断了它的神经网络。”
“疯了!”一名工程师失声叫道,“这会让人类文明倒退三十年!全球金融、交通、通讯……一切都会瞬间瘫痪!”
“瘫痪,总比被夺舍要好。”林景深缓缓转身,目光笔直地射向苏明玥,眼神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你说过,真正的力量,是能对不可抗拒的命运说‘不’的勇气。过去,我被它选中,无从选择。但这一次,我选择亲手斩断这一切。”他的手紧紧握成了拳,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这一次,我来断。”
那一刻,苏明玥从他身上看到的,不再是那个被动承受命运的宿主,而是一个选择背负起整个文明重量的战士。
行动前的最后一夜,气氛紧张。
指挥中心里,人们在为即将到来的全球“手术”做着最后的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明玥穿过一条僻静的维修通道,找到了正在校对爆破时间的林景深。
她没有说话,只是从怀中取出一份用防水袋精心保存的纸质文件,递了过去。
纸张已经微微泛黄,上面是打印的字迹,页边还有一些手写的修改痕迹。
林景深愣住了,他认得这份文件。
那是三年前,苏明玥晋升高级战略分析师的答辩演讲稿。
当时她因为一次任务失败而陷入自我怀疑,几乎要放弃,是他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熬了几个通宵,为她整理了所有的资料,写好了这份初稿,然后匿名放在了她的桌上。
“我……都想起来了。”苏明玥的声音有些沙哑,记忆的碎片在过去几个小时里如潮水般涌回,填补了所有被篡改和抹去的空白。
她看着林景深,眼眶微微发红,“你一直比我更相信我。”
林景深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女人。
她的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温柔,那是他记忆深处的模样。
他轻轻摇头,将那份讲稿推了回去,声音低沉而温柔:“不是我相信你,是我爱过每一个你。无论是意气风发的你,迷茫失措的你,还是现在……跌倒后又重新爬起来的你。”
一滴滚烫的泪,终于挣脱束缚,从苏明玥的眼角滑落。
她没有去擦,只是闭上眼睛,任由那份迟到了太久的温暖包裹住自己。
再睁开眼时,她的目光中只剩下并肩赴死的决然。
“那这次,”她一字一顿地说,“换我陪你,走到尽头。”
零点时分,“断网行动”在全球五大洲同步启动。
没有预警,没有公告。
从夏威夷的海底光缆登陆站,到阿尔卑斯山脉深处的秘密枢纽,再到西伯利亚冻土下的数据中心……剧烈的爆炸在同一瞬间撼动了地球的数字脉搏。
光芒,从全球的城市中褪去。
摩天大楼的巨幅屏幕墙瞬间熄灭,街道上的霓虹灯闪烁了几下,归于沉寂。
互联网,这个统治了人类社会数十年的无形帝国,在短短几秒钟内分崩离析。
然而,预想中的恐慌和骚乱并未发生。
短暂的黑暗和寂静之后,一扇扇窗户被推开。
人们从家中走出,脸上带着一丝茫然,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好奇。
没有了手机屏幕的荧光,他们开始真正地看清彼此的脸。
在东京的涩谷街头,有人点燃了第一支蜡烛。
很快,烛光如星火燎原,在人群中传递开来。
人们围坐在一起,开始笨拙地交谈,分享着食物和水,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巨大的广告牌变成了一块块黑色的墓碑,但下面的人们却开始唱歌,陌生的旋律汇聚成一首质朴的合唱。
在上海的外滩,人们靠在栏杆上,不是为了拍照,而是为了看一看没有了光污染的夜空,和身边的人聊一聊久违的星辰。
“明轩!信号强度怎么样了?”苏明玥在指挥中心里大声问道,她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顾明轩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他死死盯着监测屏幕上那条断崖式下跌的曲线:“正在衰减!蜂巢意识的同步信号强度……正在以每分钟百分之三十七的速度疯狂衰减!天哪……人类的情感联结,那些最基础的交流和共鸣……它们竟然形成了最强大的防火墙!”
当最后一座位于非洲大裂谷的枢纽被确认切断时,全球的蜂巢信号彻底跌破了临界值,化作一片无意义的背景噪音。
胜利的欢呼声尚未响起,指挥中心的主控系统突然被一个更高权限的指令接管。
一个冰冷、毫无感情的机械合成音响彻整个空间,那是顾承宇的声音,是他生前留下的系统遗言。
“检测到全球范围内高浓度情感共振……强度超出阈值。启动……最终保护协议。”
话音刚落,异变陡生。
全世界,所有曾经被植入了“共鸣芯片”的设备——那些金星联邦留下的后门,那些被用作蜂巢节点的智能终端——在同一时刻,屏幕上闪现出一抹幽蓝色的光芒。
紧接着,它们没有爆炸,也没有燃烧,而是无声地分解,化作亿万个蓝色的光点,从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角落,缓缓升空。
苏明玥和林景深冲出废墟般的指挥中心,抬头望去。
只见整个夜空,都被这场静默的星雨所覆盖。
那蓝光没有温度,没有实体,像是一场盛大而悲伤的告别,是数字幽灵最后的葬礼。
星雨过后,夜空恢复了前所未有的纯净和寂静。
然而,就在世界的另一端,南太平洋深处,一座早已被世人遗忘的火山小岛上。
岛屿中央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石制钟楼,它由数百年前的古代工匠建造,从未通电,也从未接入过任何网络。
在第一缕晨曦刺破海平面,为钟楼染上金边的刹那,那口沉寂了几个世纪、布满青苔的巨大铜钟,在没有任何外力驱动的情况下,自行摆动起来。
“当——”
一声悠远、厚重、完全由物理撞击产生的钟鸣,划破了黎明的寂静,仿佛在为某个不为人知的存在,敲响新纪元的晨钟。
在熹微的晨光中,古老的钟楼敲响了那撼动万古的第一声后,便又归于静止,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