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再次救济灾民1(1/1)

俞莲儿和丁丁看似飞上了天空,实际上是进入了空间之中。

俞莲儿想着: 每 次回来都是瞬移过去的,也没有看到县城边的水下去了多少,今天一定要看看洪水退下去了没有。

她和丁丁一块来到益起县县城北边,站在空间之中向外看去:

洪水下去了一米多深,像清岑镇上他们那个地方地势比较高,水已经都全部下去了,还剩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有水,乡亲们都在坑洼中用自己编的箩筐捕鱼。

捕的鱼吃不完,拿到别的地方去卖,但是卖鱼者多,买鱼者少,也不好卖。大部分人都是拿回家自己煮着吃了,吃不完了就晒成了鱼干留着自己吃,每天也不缺鱼肉吃。

俞莲儿又想到这些人吃鱼肉,不知道放不放盐,她记得自己的爷爷给她讲过。1938年黄河开口子,洪水泛滥,洪水下去以后,人们逮了很多的大鱼,没有盐就用白水煮鱼吃,又腥又没有味,虽然说肉很鲜美,但是少了盐的滋味就什么味也没有了,只剩腥了。

善心的俞莲儿心想:今天必须给益起县上放一些盐,让这些灾民有盐吃。人长期不吃盐的话,还会浑身没有力气的。

俞莲儿还想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要赶快让县令组织人把他们烧好的石灰撒到水中去,防止疫情的发生,还要将山中放的砖瓦拿出来一部分,让这些能盖房子的村庄的人先把房子盖起来。

俞莲儿决定先不能挖红薯,如果把红薯挖出来,把空间内装满了,它就没法往外拿那些砖瓦及木料了,于是,俞莲儿就来到了益起县县衙内找到了县令郝运来。

县令一见俞莲儿来到赶忙叩拜道:“小的见过丞相大人,祝丞相大人万福金安!”

俞莲儿心中一路走着,一路想着心事来到县衙内,见县令向自己叩拜没有什么表情的道:“免礼平身吧!”

县令郝运来道:“谢丞相大人!”

县令郝运来满脸慌恐地跪在地上,一边不停地叩头,一边在心里暗暗思忖着。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位位高权重的丞相大人怎么会突然大驾光临呢?难道是自己无意中犯下了什么过错,惹得丞相大人不高兴了?

郝运来越想越觉得忐忑不安,额头上的冷汗也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他在脑海里飞快地回忆着最近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可思来想去,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过失啊。

终于,郝运来稍稍定了定神,觉得自己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于是便壮起胆子,抬起头来,满脸堆笑地对俞莲儿说道:“下官不知丞相大人今日屈尊莅临,实在是有失远迎!还望丞相大人恕罪!只是下官实在想不明白,大人您今日到此,究竟有何事要指教下官呢?”

俞莲儿沉着冷静的道:“洪水已经下去大半,对于这些灾民们,县令大人将作何安排?”

县令好运来一脸愁苦,仿佛整个世界都压在了他的肩上,他哭丧着脸对丞相大人说道:“大人啊,您有所不知啊!我这心里头啊,一直都想着要为这些可怜的灾民们做点善事呢。我做梦都想给他们盖房子,让他们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还想着给他们发放粮食,让他们能填饱肚子,不再挨饿。可是,大人啊,我这手里头也是真的没钱啊!县衙里的存银那是少得可怜呐,根本就不够用啊!”

俞莲儿一脸凝重地看着郝运来,缓声道:“你是否已经前往西山探望过那些灾民们了?”她的声音低沉而严肃,透露出对这件事情的高度关注。

郝运来在接到这个问题后,心中一紧。他知道俞莲儿对灾民们的生活状况十分关心,于是连忙回答道:“我在上任后不久便亲自前往西山,看望了那些受灾的百姓们。”

接着,郝运来详细地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情景。他说那些灾民们在俞莲儿等人的妥善安置下,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比起未受灾时还要更加舒适自在。

俞莲儿听后,脸上的表情略微舒缓了一些。她点了点头,表示对郝运来的工作表示认可,但同时也提醒他要继续关注灾民们的需求,确保他们能够真正从灾难中恢复过来。

俞莲儿又问道:“后续回来的灾民,你是怎么安排的呢?”

县令毕恭毕敬地说道:“启禀大人,那些和山上灾民来自同一个村子的人们,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将他们安全地送到了山上,并交由他们村子里的人照顾。如今,这些灾民已经在山上安顿下来,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接着,县令继续汇报道:“还有一部分灾民,他们原本就居住在县城周边。由于洪水稍有退去,他们所在的村庄积水已经减少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严重。所以,这些灾民便选择回到自己的村庄,利用现有的材料——茅草和木棍,搭建起了简易的草棚子,权且当作临时的住所,以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些灾民虽然每天都能捕捉到鱼来果腹,甚至还可以将多余的鱼拿去变卖换取一些钱财,但由于食盐的价格异常昂贵,他们实在舍不得花费这笔开销去购买食盐。于是,他们每天只能用白开水来煮鱼吃,虽然能够勉强填饱肚子,但却无法享受到美味的滋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深知这样的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来说并非长久之计,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解决之道,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方法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盐。”

俞莲儿一脸严肃地看着县令好运来,语气凝重地说道:“目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你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组织这些灾民展开自救。”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要赶紧组织人手,把我在连妍山上烧制好的石灰运到水边,然后撒到水里面去。这可是防止大灾之后爆发大疫的关键措施啊!一旦疫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你这个县令的乌纱帽恐怕就很难保住了!”

俞莲儿的话,将县令吓得头上直冒冷汗,他想想后果就是这个样的,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如果大疫出现了,那他的官职不保不说,丢人事大。

县令立马跪在地上,对俞莲儿道:“还请丞相大人向在下指条明路吧!”

俞莲儿心想:如果我不想管益起县的灾民们的事情就不会来这里了。

俞莲儿对郝县令道:“县令大人你起来吧!益起县的事情我不会袖手旁观的!”

郝县令连忙向俞莲儿叩拜道:“谢谢丞相大人!谢谢丞相大人!”

俞莲儿道:“请县令大人找一个大一点的场地,让神仙婆婆给灾民们拿出来三万斤食盐及十万斤大米吧!”

郝县令一听又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给俞莲儿叩拜道:“谢谢丞相大人!谢谢丞相大人!您真是及时雨,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俞莲儿出声制止道:“行了,快起来找地方吧!早一会找到,灾民们就能早一会领到这些急需品!”

郝县令一听赶忙站起来道:“原来的粮仓,现在里面空空如也,就放在粮仓里面吧,我让人日夜严加看守着。并立马给灾民们发放下去。”

于是郝县令领着俞莲儿来到了粮仓院内,对俞莲儿道:“启禀丞相大人,就是这儿,你看可以吗?”

俞莲儿向郝县令点了点头后,向虚空中道:“神仙婆婆请你拿出来三万斤食盐和十万斤大米放在这里。”

俞莲儿想这些灾民出去的急,肯定没有带锅,又接着道:“再放下三千口铁锅吧!”

俞莲儿的话音未落,丁丁又以神仙婆婆的形象出现在了半空之中,只见他身穿白色绫衣,肩披白色绫带,右手拿着一个拂尘斜放在左臂之上,宛若九天仙子下凡。

只见她右手拂尘向前一挥三万斤用麻袋装着的精盐出在粮仓院中的左侧,堆了四四方方一垛。接着神仙婆婆的拂尘又向右边一挥十万斤用蔴袋装的大米就又出现在了粮仓的右方,又堆了四四方方的一大垛。

丁丁移了移位置,又从商场里面拿出来了三千口铁锅放在了粮仓内。

郝县令及众衙役们都看呆了,他们听说过俞莲儿的故事,能耐之大令人咋舌,但那只是当个故事听听而已,听过之后羡慕而已,从没有放在心上过。

今天一见俞莲儿真的能指挥神仙婆婆,并且,凭空拿出了那么多的东西,这可都是紧缺物质,让他们大开眼界,全部都被惊的目瞪口呆,知到神仙婆婆要飘走了,他们才反应过来,跪在地上向神仙磕头跪拜道:“谢谢神仙婆婆,谢谢神仙婆婆的保佑!”

当他们磕完头,抬起来头再看时,神仙婆婆已经无影无踪了。

俞莲儿对县令道:“郝县令,你把这些物资给灾民陆续派发下去,如果这些灾民长期缺乏食盐的话,他们会出现浑身无力的现象的!干任何活都会没劲,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病症。”

郝县令知道俞莲儿的意思,最近洪水下降了不少,外逃的灾民们在陆续回来了,所以这些物资不能一下全部发给先回来的人,要给晚回来的人也留一部分。

郝县令这时候都激动哭了,他用衣袖擦干净眼角的泪水对俞莲儿恭恭敬敬的道:“放心吧丞相大人,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发下去的,并且也会告诉他们,这是你让神仙婆婆给他们留下的物资,让他们永世不忘您和神仙婆婆的恩情的!”

俞莲儿轻描淡写的道:“什么恩情不恩情的,这是我做为一个丞相应该做的。”

郝县令道:“丞相大人廉洁自律,一心为民,是我等的楷模,下官一定会以你为榜样,竭尽全力为灾民服务的。”

“行了少扯没用的,只要你一心为民做实事,安排好灾民就行。”

俞莲儿又接着道:“另外连妍村的平顶山上,我烧制出了好多的白石灰,神仙婆婆已经将船只放在水边了,你明天早上让县丞带人划着船只到连妍村的平顶山上去,将这些石灰运到各村内,再把这些生石灰上面洒上水,让它们变成粉末,就变成了熟石灰,再将这些熟石灰撒到水中,这些熟石灰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他们可以阻止疫情的发生。”

县令又连磕了三个响头道:“谢谢丞相大人,谢谢丞相大人!县令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一个劲的说:“谢谢丞相大人!”

俞莲儿道:“不用谢,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如果我不想做的话,我就不会烧这些石灰了,烧这些石灰纯粹都是为了阻止这一场疫情的发生,疫情一旦发生,那可不是个小事,会要人性命的。你绝不能粗心大意!”

县令大人又磕了几个头道:“丞相大人,我记下了,我一定会严格按照你的要求去做的。我今天晚上就开始行动,把这些事情落到实处,将盐送到各个村庄去,石灰也送到各个村庄去,让他们今天晚上都全部洒进水中去及各村庄的庄内及庄子的附近。”

县令停了停又道:“只是丞相大人,我们去拉石灰的时候,无凭无据的连妍村的村长会让我拉吗?”

俞莲儿想想也是,就让县令拿出笔墨纸砚,自己给村长写了一个便条:

“村长大人,世才二弟:我是俞莲儿,见条如面,明天县令大人去咱们村拉石灰的时候,让他们随便拉,除了让他们撒在水中,杀菌消毒用之外,剩下的让他们给灾民们盖房用。”

致礼!

落款:俞莲儿

俞莲儿又加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县令大人满心欢喜地接过俞莲儿递过来的便条,展开一看,只见那纸上的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娟秀中透着一股刚劲之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才情与智慧。

他不禁瞪大了眼睛,仔细端详着这些字,不由的惊叹:“好字啊!如此娟秀而有力的字体,实乃罕见。”

这字不仅写得漂亮,更透露出书写者的心境和修养。

县令大人越看越觉得这字写得精妙绝伦,心中对俞莲儿的钦佩之情愈发深厚。他不禁感叹道:“丞相大人,当真是一位才女啊!其才学之高,令人赞叹不已。我真是自愧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