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秘密会晤(2/1)

乔家母女这次也弄到不少海鲜,足够她们这两天做浇头用。

但是她们的收获和姜淳于他们比,确实是没法比。

乔嫂子对这次收获很满意。

以前,她男人腿好的时候,家里的海鲜浇头大部分都是捡的,能省不少钱。

后来男人出事,她带着两个闺女白天来还行,天没亮她是不敢的。

棚户区不单单只有同胞,还有其他国家肤色不同的人。

这些人里面,什么人都有,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去年冬,乔嫂子刚跟男人来的时候,她家隔壁的两姑娘,就是因为起早去海边再也没回来。

找到的时候,身上已经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父母一夜白头,后来带着小闺女和小儿子跟船回了国。

平时,乔嫂子也不让两个闺女在棚户区乱走。

除非D区和C区。

这两个区,都是同胞,虽然坏人也有,但是底线还在。

又有高小龙和高天乐管着,也没人敢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

乔嫂子低头看了眼自己手里和两个女儿手里拎的小海鲜,不禁有些头疼,东西多了虽然省钱,可也确实比较麻烦。

还得买点冰回来冰着,不然放一天味道就变了。

高天乐卖的冰可不便宜,冰的价钱太贵,买了只是冰小海鲜其实并不划算。

现在,乔嫂子可没有占便宜的心思,坏了的海鲜也敢卖给客人。

她怕自己这样做下去,迟早客人都跑光了。

要想海鲜保存好,还得买冰。

半路上,乔嫂子追上陆超云,吞吞吐吐道:“大妹子,你家那个冰我能买点不?今天我们娘仨捡了不少海鲜,估计两天的浇头都不用愁。

就是这天气热,怕放不住。买别人也是买,买你家也是买。我就想着还不如买你家的,你们多少也能多点收入。

当然,我也是想占便宜的,你家肯定没高天乐买的贵。”

乔嫂子觉得人家对你好,自己也该坦诚。

占便宜就是占便宜,不能便宜占了,还一副我想让你挣钱的姿态。

陆超云爽快道:“不用买,回头我让侄子给你送点。要是存海鲜的话,最好是大冰块不易化。

要不嫂子回去把暂时用不上的海鲜焯水,提我家来,我让小宇想办法给你家的海鲜冻冰里面,这样保存的海鲜不怕坏。”

家里制冰就一直没断过,反正卖小海鲜和果茶都要用,晚上天气热屋里放点也阴凉。

不过冰块再多,陆超云和姜淳于的房间没放过。

她们都是女的,不适合太寒冷的东西。

所以冰桶就放在两人的门口位置,章鱼睡的小厅里。章鱼说他晚上睡觉还要盖个薄被,不然都觉得冷。

“那感情好,我就是怕海鲜坏了,不过钱还是要给的。”

乔嫂子笑的一脸真诚,“要是不要钱的话,我可不能要你们的东西。我买别人还要花大价钱,买船上的那都是用过的,虽然便宜也不干净。”

她说的是真话,船上出海会带冰块,为了保鲜。

回来的时候,也会便宜卖给别人。

但是他们的冰块都是为了海鲜的保鲜,弄的很脏,腥味也大,并不适合再保存吃食。

做过一次错误的事情,乔嫂子现在比之前想的多。

要是客人因为她用船上剩下来的冰,吃坏了肚子,那真砸了她好好的生意。

陆超云忙道:“嫂子你不能这么算,云霞和彩霞每天摘的水果不是钱吗?我们就是每天给你家一桶冰,真不算什么。”

她们也不能一直免费让云霞彩霞给摘水果,拿冰换水果,刚好两不欠。

乔嫂子喃喃道:“那水果长树上又不要钱。”

陆超云笑了:“我们会制冰,对我们来说,冰块也不用花钱。”

乔嫂子不说话了,她摆摊做生意,其实也算是个能说会道的。

但是在张家姑侄面前,她常常觉得自己那些小心思有些龌龊,人家坦坦荡荡对她,她就应该坦坦荡荡对人家啊。

想明白了,乔嫂子也不再纠结,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行,我家云霞和彩霞经常去果园帮忙,我让她们给你们多找几样能吃的水果,我看你家果茶比小海鲜好卖。”

果茶是市场上从来没出现过的,加上姜淳于配的料味道也好,还加了冰块。

大晚上的暑气未消,有这种酸酸甜甜冰冰凉凉的东西,谁都想买一杯尝尝。

至于小海鲜,只要家里有闲人的,随时能去海边捡。

多少都能划拉一顿,所以尽管姜淳于口味做的好,一时也很难吸引到大家。

所以乔嫂子才好心,提醒姜淳于可以去城里卖她们的小海鲜。

包括她们的果茶,乔嫂子觉得,只要她们去城里卖,肯定能赚到大钱。

陆超云不知道乔嫂子都和姜淳于建议去城里卖货,她是不急的,现在她们去海滩捡了这么多小海鲜,三四天内小海鲜都不需要本钱。

到时候随便卖个两三份,调料的本钱就上来了,其余都是赚的。

这种赚钱速度,以前她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姜淳于追上章鱼,章鱼把自己得到的情报简单和她说了一下。

章鱼说他回去的时候见到两个倭国人,章鱼是简单学过过一段日国语言的。

虽然他们说话章鱼只能简单地听懂一部分,但是不妨碍章鱼根据自己听懂的部分推测。

那两个倭国人,说的是他们的岗村将军要和珍珠岛某海军官员,在檀香山秘密会晤。

他们接到消息,务必要做好岗村将军来檀香山后,外围的安保工作。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场秘密会晤,就不是这两个人知道的。

岗村将军?

姜淳于想起历史上一个人叫岗村宁次的人,这个罪行满满的日军总指挥官,最后却因为某些人的包庇,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安全回了国。

这个人当上总指挥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现在应该已经八十二了,八十多岁的人还在外面跑?

精力这么旺盛的吗?

应该不会是他吧?

要是他,姜淳于倒想去看看,这个不顾天皇诏书,选择继续开战的总指挥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八十多岁,儿孙都死光了。

他一个人还活着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