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张旭东(2/1)

“照这么说,您也没看清侵犯您的人是谁,更不清楚对方的身份?”

“是的,当时我站在轧钢厂门口,身后有人碰了我一下,我也不敢抬头看。”

说到此处,刘燕宁低下头,满面羞愧。

“别怕,接着讲。”

“后来有人站出来阻止侵害我的人,随后双方动起手来。

趁着周围无人注意,我就赶紧回了家。”

刘燕宁抬起头继续说道。

“你知道那是谁的声音吗?”

“当时光线很暗,我没能看清脸,但声音我还是能辨出来的。”

听到刘燕宁提到声音时,胡副所长的眼神立刻亮了起来。

胡副所长一向以正直着称,自参加工作以来,做事一贯认真负责,曾办过多起重要案件。

在他这里,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既然能通过声音辨别身份,这当然是好事。

人都在审讯室里,只需让他们说几句话,不就能确定是谁了吗!

“那我们这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

胡副所长同样心急如焚,既不想冤枉好人,也不想放过坏人,恨不得立刻揪出那个肇事者。

“稍等。”

刘燕宁站起来拦住了正准备离开值班室的胡副所长。

“我知道你的想法,不过你在外边守着可以吗?你在外边听就行。”

胡副所长明白刘燕宁的担忧,这种事确实不该让小女孩直接面对,还是小心为妙。

让她站在门外,自己进去询问,这样既能确认谁是目标人物,也能保护她,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

刘燕宁一听这个提议,顿时激动不已,连连对胡副所长表示感谢。

两人来到审讯室门口。

“这边是何雨顺,那边是张旭东,你想先听哪个?”胡副所长征求刘燕宁的意见。

大家都知道刘燕宁认识何雨顺,所以让他自己选择,而不是由他先行决定,这样就不会有人质疑有偏袒之嫌。

“这边吧。”

刘燕宁指了指张旭东所在的审讯室,她相信何雨顺不会对自己下手。

何雨顺有自己的女友,而她的闺蜜又是何雨顺的同学,即便他真有恶意,也不会针对熟识的人吧。

更何况,何雨顺身为轧钢厂的工程师,怎会在自己单位门口做出这种事呢?怎么想都觉得不合常理。

“那就这间。”

“好,你留在门口,我去里面问话,你仔细听。”

林小沐一边点头,一边退到墙边站定。

审讯室的门被胡副所长推开时,两人立刻表现出异样,目光闪烁,有意避开他的视线。

不再如之前般神态自若地交谈,而是刻意隐藏些什么,甚至对推门而入的胡副所长视而不见。

这难道就是心虚的表现?刚刚接受询问时,他们还咄咄逼人,将责任全推给何雨顺。

如今却这般态度,莫不是得知受害者到场,因而慌张?

胡副所长阅人无数,这种小动作自然逃不过他的双眼

第二〇九章

七点二十分,轧钢厂的杨厂长与几位领导已齐聚会议室,几位车间主任也在场,等待一场关键会议的开始。

杨厂长环顾四周,未见到何雨顺,他难道还没到?怎么回事?

何雨顺一向勤勉,从未有过迟到,可今日会议即将开始,仍不见其踪影,杨厂长心中泛起不安。

“小刘,”杨厂长唤道,“为何不见何雨顺?去探探情况。”

小刘领命离去,会议室里的车间主任们面面相觑。

会议迫近,此时小刘外出,众人皆感疑惑。

此次热炉改革对红星轧钢厂意义重大,所有资料均由何雨顺筹备,若他缺席,会议恐难顺利进行。

这对轧钢厂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红星轧钢厂现有的热炉设备老旧,耗煤量大,工人需二十四小时值守,频繁添煤以维持运行,不仅加重工作负担,更造成资源浪费及人力损耗。

若何雨顺提出的改革方案得以推行,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作为热炉领域的工程师,他建议改良设备,从而制定节能标准,降低人工成本与煤炭消耗。

当然可以。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整理和精修后的文章:

---

何雨顺这些年在外钻研热炉改造,借鉴多国经验,结合扎钢厂实际需求,终于设计出满意的方案。

然而此刻他被困,能否及时参加重要会议成了未知数。

一旦错过,多年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会上有几位关键领导,若方案未获支持,他们或将考察其他轧钢厂,红星扎钢厂恐落后同行。

此时何雨顺内心的焦虑复杂难言,不只是领导是否支持的问题,更是自己能否脱身参与会议的现实困境。

另一方面,他不愿因个人原因阻碍工厂未来发展。

如若失败,不仅技术革新停滞,还会连累工人处境。

小刘急匆匆赶到食堂,寻找何雨顺的哥哥何雨柱。

他相信何雨柱能指引何雨顺的位置。

食堂清晨无人,小刘径直走向后厨,料想厨师们正为午餐准备食材。

“何师傅在吗?”小刘边走边呼唤。

然而回应寥寥,他抵达后厨时,只见何雨柱的徒弟独自忙碌,不见何雨柱踪影。

---

希望这段文字符合您的要求。

这是上班时间,何雨顺迟迟未到,连何雨柱也踪迹全无,两人究竟去了哪里?小刘心中一沉,隐约感到不安。

“真奇怪,平时师父比我到得早,今天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人影?”何雨柱的徒弟站在门口,困惑地挠头。

小刘没时间多聊,径直奔向厂里的车棚,随便挑了一辆没锁的自行车,飞速骑向何雨顺家。

他必须尽快找到何雨顺,否则可能错过今天的重要会议。

他用力蹬着车轮,一刻不敢停留。

轧钢厂的工友们看着小刘匆忙离去的背影,议论纷纷。

“他这是要去哪儿?这么急,难道家里出事了?”有人猜测。

那个年代的人好奇心重,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小刘无暇理会旁人的目光,一心只想找到何雨顺。

即便找不到他,只要能联系上何雨柱也好,至少能弄清他们的下落。

刚出轧钢厂大门,小刘便看见前方有个熟悉的身影。

那不正是何雨柱吗?他大声呼唤:“何雨柱!”

何雨柱正缓缓走向轧钢厂,听到有人喊自己,抬眼望去。

是小刘?他来找自己做什么?也许是杨厂长要准备午餐宴请客人,让他提前做好安排。

何雨柱心思单纯,只想着后厨事务,以为小刘是为厨房的事而来。

小刘下了自行车,气喘吁吁地赶到他面前。

刚从食堂匆匆赶到车棚,在最初张家港厂的大院。

“何雨顺在哪?”

小刘开口就问,让何雨柱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还以为他会问自己为何来得晚。

按理说现在该在轧钢厂干活,怎么还问起何雨顺?

“不是在厂里吗?”

“若是在厂里,我还问你干啥?”

小刘没空跟何雨柱闲扯。

“不在厂里,还能在哪?”

何雨柱同样疑惑,上班时间不在厂里,他能去哪呢?

---

何雨柱早上起床后没看见院子里的自行车,以为何雨顺骑了自己的车去上班,也没细想,整理完就出门了。

谁知半路被小刘这么一问,何雨顺竟然不是去上班,那到底去哪儿了?

何雨顺一向工作认真,从不迟到早退,这下何雨柱开始担心了。

难道出什么事了?昨晚自己喝了几杯先睡了,早晨起来就没见到何雨顺。

“我还以为他来上班了。”

“他不在厂里,你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这个我真不清楚。”

“那你赶紧去找找何雨顺,今天有大事等着他呢。”

小刘听何雨柱不知道何雨顺的下落,急了。

原本以为找到何雨柱就知道何雨顺在哪,现在看来得先回厂里汇报杨厂长再说。

小刘跨上自行车往厂里赶。

何雨柱觉得何雨顺既没在家也没上班,会不会去找林小沐了?

他拔腿就跑,打算去林小沐家看看能否找到何雨顺。

另一边,林小沐和薛娟也到了局子里,看到她们那辆粉红色的自行车停在橘子门前。

看来刘燕宁已经到了,林小沐低头看了看表,刚好七点三十分。

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只要完成何雨顺交代的事,他就不会有事了。

“咱们进去吧。”

“好。”

林小沐和薛娟踏入了派出所。

审讯室门口,刘燕宁驻足倾听,捕捉着内部的每一句话。

“你叫什么名字?”

张旭东刚要开口,却被胡副局长制止,转而指向他的同伴朱小军:“你先说。”

“我叫朱小军。”声音细如蚊鸣,胡副局长没听清,要求他重述。

“大声点!你叫什么名字?”

被突如其来的严厉语气吓到,朱小军颤抖着提高了音量,勉强重复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他回答问题时声音明显洪亮许多。

站在门外的刘燕宁皱眉思索,这并非昨夜那个人的声音。

对方的声音清脆,与记忆中沙哑的嗓音截然不同。

脚步声传来,胡副局长从审讯室走出,刘燕宁确认身份后摇头否定。

回到审讯室,胡副局长转向张旭东:“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旭东。”

刘燕宁心中已明,此人虽刻意掩饰,但那沙哑的嗓音难以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