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佼佼者(1/1)

警察、医院工作人员及周围人群纷纷向这位大汉投去钦佩的目光。

这类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实属罕见,谁都不愿揽下如此棘手的麻烦,毕竟这不是小事。

这绝不是赔钱就能解决的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尤其是这次情况紧急,医院甚至派人来了解状况,说明伤势非常严重,生死未卜,充满未知风险。

即便如此,彪壮大汉仍选择独自承担责任,令警察不由投以赞许目光,尽管他们确实因冲突而起争执。

但警察清楚,这场冲突由许大茂挑起,若非他出言不逊,后续事件便不会发生。

在这起220案件中,即便工人最终获救,许大茂也难辞其咎。

换作他人遭受如此侮辱,大概率都会反击,更何况对方并未下死手,仅是受伤。

若非当今法治社会,许大茂恐怕早已遭人痛殴。

医生拿到签字的手术单后立即赶回医院安排手术,而3d爷正匆忙赶往警察局。

一路上冷汗直流,毕竟这种打架事件性质不算严重,不该惊动警察,但在小镇通常只需双方道歉即可了事。

3d爷意识到情况严重,若是在家乡还好,毕竟还有熟人可以帮忙调解。

外地人生疏之地突生变故,3d爷亦茫然不知所措,唯有望事态发展,力求从轻发落。

若许大茂之事无法化解,3d爷次日清晨便须领工程队返程。

“警官,人已带来,无事告退,夜深了。”

警察道。

“今晚劳烦你了,回去休息吧,这里暂无大事,如有需要自会联系你。”

警长回应。

“你是许大茂的雇主3d爷吧?想必警员已将大致情况告知?”

警长继续说道。

“今夜请你来,只为告知,许大茂此次所犯之事非同小可,很大概率会被羁押一段时间,还请理解。”

警长补充道。

“这孩子性子莽撞,望能网开一面,少拘押些时日即可。

其父重病在床,他不过是借酒消愁,才致今日之事。”

3d爷忙编织借口,欲博取警察同情。

此事或轻或重,全凭态度,3d爷深知此理,于是低姿态应对,试图打动警察,毕竟赔偿便可平息。

“决定权不在我们手中,规矩就是规矩,不容商议,这是按程序行事。”

警长直言。

“许大茂确为始作俑者,这一点务必明确,无论何因,都不能轻易释放。”

警长强调。

“那就这样吧,但许大茂头部伤口需尽快检查,免得留下隐患。”

3d爷无奈叹道。

警长道:“赔偿的钱至少先留两千块,毕竟对方刚垫付了医药费。

罚款这次就这样吧,没事的话你可以走了。”

“行,许大茂留下,我先走。”

3d爷说。

第二天,他要带工程队去修建学校的地方谈事情。

实在没时间陪许大茂了。

这些事都是他自己惹的,3d爷尽力了,只留下两千块,剩下的得靠他自己。

警长补充:“这里没您的事了,忙去吧,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我会派人找您。”

3d爷看了眼许大茂,摇头离开警局。

医院里,三名医生为受伤工人做四小时手术,体力几近耗尽,但过程顺利,玻璃瓶取出,未发生大出血,工人暂时脱险,还需住院观察几天。

许大茂需承担费用。

手术花费千元左右,3d爷留的两千块剩下一千能否支撑工人出院还不确定。

许大茂也做了检查,无大碍,缝了几针后回警局。

警局内。

医院传来消息,所幸受伤工人情况稳定,手术顺利完成。

但参与斗殴的几人都需承担责任,现由我宣布处理决定。

针对此次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作为挑事一方的许大茂,将被处以15日拘留及2000元罚款。

若工人在住院期间出现特殊情况,许大茂还需承担后续责任。

其余几位动手打人的工人虽非挑起事端者,但行为同样不当。

鉴于此事未造成严重后果,决定对他们每人处以500元罚款及5日拘留,以示警戒。

如再犯,将依法严惩。

“我不服!明明是他们先动的手,我只是正当防卫。

为何处罚如此不公?判我重而他们轻,这结果我无法接受,请求重新审理!”

许大茂情绪激动地抗议道。

事实上,挑事者确为许大茂,但他并未率先伤人。

当时是几名工人先用酒瓶攻击他,而他的反击可视为正当防卫。

然而,若非许大茂主动挑衅,根本不会发生这些不必要的冲突。

“看来你还不服?那好,改为拘留30日,罚款3000元,并明确记录‘扰乱社会秩序’。”

警察语气平静但坚定。

许大茂听后顿时慌了神。

原本15日拘留已够长,若增至30日,工地可能早已复工,这对他的处境极为不利。

他赶忙低头认错,承认自己的言辞不当。

几位工人也觉得现有处罚合理,毕竟他们确实动手打了人,好在未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他们接受了这次的判决。

众人集资,将五百元罚款缴纳完毕,同时因参与事件,也被警方拘留了五天,与许大茂的情况相同。

3d爷在屋内踱步,他已经尽力为许大茂的事奔走了。

目前实在无计可施,只能让许大茂暂时留在这里。

至于他何时能出狱,就看他自己的运气了。

毕竟明天1d还得带工程队返回,工期非常紧迫,若非如此,3d爷本可以多陪伴许大茂几天。

棒梗高考落榜,他过去一直像混混般在学校游荡,听课的日子寥寥无几,再加上被送往少管所待了近两月,出来后学业已难以跟上。

随后,他被送去技术学校学习一门实用技能,无论如何,掌握一项技术总能让生活有所保障,不至于流落街头行乞。

最终,棒梗在技术学校完成了学业,学会了理发手艺。

理发是每个人的必经之事,至少每月一次,因此这项技能需求稳定。

并且在职业技术学校,这门专业颇受欢迎,入门简单,工具也只需一把推子和几把剪刀,甚至无需租店面。

这门手艺轻便易学,实用性强。

街头巷尾摆个小摊并不难,总比秦淮茹在外奔波强。

棒梗家。

“妈,奶奶,我回来了!”

棒梗兴冲冲地说。

尽管他在读书时成绩平平,但学手艺却很用心。

在技术学院专攻理发技术后,他已算是同届学生中的佼佼者。

秦淮茹见状欣喜不已:“儿子,学校生活还好吗?你都瘦了,快来,我去买点肉,晚上给你做顿好菜。”

棒梗笑答:“妈,我在学校挺好的。

这次回来,我想开间小理发店,自力更生,至少能解决基本生活开支。”

“好啊,你先休息,我去准备食材。”

秦淮茹乐呵呵地出门了。

“奶奶,您在家过得还好吗?妈没为难您吧?”

棒梗关切地问。

“孩子,我都这样了,还能有你妈照顾已是万幸。

你要在外头好好干,早日成家立业。”

奶奶虽然只有一条腿,却一直乐观面对生活。

阴雨天对奶奶来说格外艰难,但她依旧坚强地独自外出摆摊。

秦淮茹忙时,奶奶便是家里的顶梁柱;闲时,母子俩便一起摆摊补贴家用。

这娘俩总算没挨饿。

总的来说,棒梗一家目前生活尚可,不再像从前那般困苦。

勉强维持生计还是能做到的。

大院里的几位大爷再也不会为难秦淮茹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她的处境。

加之十年过去,秦淮茹年岁渐长,院子里的三位大爷对她的兴趣淡了许多。

而且他们正忙于赚钱,无暇顾及这些事。

秦淮茹终于迎来了较为正常的生活。

棒梗向奶奶讲述职业技术学校的日子,虽然不算快活,但至少学会了谋生的手艺,能够自立。

棒梗奶奶对此十分欣慰。

原本她和秦淮茹并未期待棒梗有多大成就,只盼他能靠双手养活自己,不必再沿街乞讨或做其他营生。

秦淮茹没多久便买回两块猪肉和一些蔬菜。

她手头拮据,只能挑选便宜的肉,不过比棒梗在学校时的伙食强不少,至少有肉吃。

在学校时,棒梗几乎没尝过肉味。

毕竟那只是个职业技术学校,能把一门技术学好已属不易,根本谈不上改善生活条件。

秦淮茹招呼棒梗奶奶一起包饺子。

棒梗从小就爱吃饺子,走到跟前挪不开步子。

如今他在学校待了一段时间,更想念这熟悉的味道了。

自然从未尝过饺子这类食物。

棒梗在一旁协助包饺子。

到中午用餐时,

全家人总算完成了所有饺子的制作。

棒梗一家欢欢喜喜地享用了一顿团圆饭。

这种再普通不过的餐食,

对棒梗一家而言,

曾经遥不可及。

如今已能轻松负担,

不再如往昔般困苦。

棒梗深知母亲与奶奶当前的处境,

饭后便提出向秦淮茹借款。

打算购置必需品,外出为人理发以赚取收入。

既学了这门手艺,就应以此谋生,

否则与在学校虚度光阴又有何异?

秦淮茹听罢甚感欣慰,

毕竟棒梗能自立门户也是好事一桩。

她满心欢喜,

毫不犹豫地将积攒许久的钱悉数交给棒梗,

让他置办所需之物,

方便日后开设自己的理发店。

在这一方面,秦淮茹难以提供太多实质帮助,

但棒梗的奶奶主动表示愿意在店里帮忙洗头、整理毛巾。

毕竟奶奶年事已高,外出摆摊确实力不从心,

只能尽己所能支持棒梗。

秦淮茹认同此法,欣然接受奶奶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