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除恶务尽(1/1)
难波京的夜空被火光染成血色。
藤原广嗣站在都督府对面的屋顶上,看着自己亲手点燃的火焰吞噬了这座唐式建筑的一角。他身后的五十名死士全部身着白衣,额头上系着写有神名的白布条——这是赴死的装束。
"大人,东门已经攻破!"一名武士飞奔来报,"少贰氏的援军正在入城!"
藤原广嗣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面古朴的铜镜。这是伊势神宫世代供奉的神器仿品,镜面在火光映照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天照大御神在上,"他将铜镜高举过头,"今日我等以血祭神,誓将唐寇逐出神州!"
"诺!"五十名武士齐声应和,声浪压过了远处的喊杀声。
突然,都督府的大门轰然洞开。一队唐军重甲步兵如铁流般涌出,为首的将领手持陌刀,正是riben都督李光弼。
"藤原广嗣!"李光弼的怒吼穿透夜空,"陛下待尔等不薄,何故谋反?"
藤原广嗣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癫狂:"待我不薄?夺我土地,毁我神社,废我天皇,这就是你们的恩德?"他猛地挥下太刀,"杀!"
五十名死士如雪崩般冲下屋顶。他们不穿铠甲,行动却快如鬼魅。第一波箭雨过后,竟然只有三五人倒下。
李光弼瞳孔微缩——这些倭人武士的悍勇远超他的预计。
陌刀与太刀在火光中交错,金属碰撞声与惨叫声交织。藤原广嗣的武艺显然经过名师指点,竟能与李光弼战得难分高下。
"都督小心!"一名亲兵突然扑来,用身体挡住了从暗处射来的冷箭。
李光弼趁机后退,擦了擦额头的血迹:"结阵!不要单打独斗!"
训练有素的唐军迅速组成盾墙,将疯狂的武士们挡在外面。藤原广嗣见强攻不下,吹响了撤退的骨笛。
"李光弼!"他在消失于街巷前回头喊道,"这只是开始!"
博多港外海,东海镇守军旗舰"定远"号。
高仙芝站在船楼上,望着远处浓烟滚滚的港口。从三天前宗像氏发动突袭开始,他已经收到了七份求援急报,却始终按兵不动。
"将军,李都督的第八封求援信。"副将呈上沾着血渍的绢书。
高仙芝看完,面无表情地将信投入海中:"传令各舰,保持警戒,不许出战。"
"可是将军..."副将欲言又止。
"这是圣旨。"高仙芝冷冷道,"陛下要的是一劳永逸解决倭患,不是击退一次叛乱。"
他转身走向海图,手指点在难波京的位置:"叛军现在气势正盛,我们贸然出击只会逼他们化整为零,转入山林。等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握,全部暴露在阳光下时..."手掌猛地拍在海图上,"再一网打尽。"
副将恍然大悟:"所以登州那边秘密调集的平卢军..."
"不错。"高仙芝露出一丝残酷的微笑,"两万精锐已经在海上。五日内,他们将直接登陆难波京后方。"
王老五蜷缩在山洞深处,怀中紧紧抱着小儿子。三天前,暴民袭击了移民村,他的妻子和大儿子在混乱中失散,生死未卜。
"爹,我饿..."孩子虚弱地呻吟着。
王老五咬破手指,让孩子吮吸鲜血:"再忍忍,等唐军来了就好了..."
洞外传来脚步声,王老五捂住孩子的嘴,屏住呼吸。透过石缝,他看到几个本地农民手持带血的农具走过,为首的正是曾经与他相邻而居的藤原家的佃农。
"那些唐狗躲不远的,"佃农恶狠狠地说,"找到他们,一个不留!"
等脚步声远去,王老五才敢呼吸。他想起授田法推行时的风光——官府承诺的免赋税三年,分发的优质种子,还有那五十亩肥沃的田地。当时多少同乡羡慕他能来这"蛮夷之地"开荒立业。
"骗子...都是骗子..."他喃喃自语,泪水混着脸上的血污流下。
突然,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王老五爬到洞口,看到一队唐军正沿着山路搜索。
"官军!是官军!"他抱着孩子冲出山洞,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救命!救救我们!"
领队的校尉认出了这个满身是血的移民:"你是...王家村的?"
王老五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大人...为我们做主啊..."
校尉面色阴沉:"带他去见李都督。其他人,继续搜索。记住都督令——"他的声音冷酷如铁,"凡持械抗命者,杀无赦;凡包庇叛军者,连坐;凡移民被害之处,十里之内鸡犬不留。"
长安城,大明宫紫宸殿。
李瑾瑜正在听取张九龄的汇报,殿内只有他们二人。
"陛下,平卢军已经秘密启程。李光弼退守难波京内城,高仙芝封锁了所有海路。"张九龄停顿片刻,"但最新消息,叛乱已经蔓延到本州东部,连平安京都有骚动。"
李瑾瑜把玩着一把精致的倭刀——这是去年藤原广嗣作为贡品献上的。"这个藤原广嗣,倒是个人才。"
张九龄愕然:"陛下,此獠煽动叛乱,罪不容诛啊!"
"朕没说不杀他。"李瑾瑜轻笑,"只是感慨罢了。倭人素来内斗不休,他能短时间内联合二十八家豪族,不简单。"
他起身走向巨幅地图:"告诉李光弼,再坚持五日。五日后,朕要看到藤原广嗣的人头。"手指重重按在难波京的位置,"至于那些参与叛乱的豪族...诛九族。"
"那...普通倭民?"
"移民死了多少,就杀多少倭民抵命。"李瑾瑜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比例嘛,就十比一吧。"
张九龄倒吸一口冷气:"陛下,如此恐怕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
"爱卿过虑了。"李瑾瑜转身,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死人是不会反抗的。等杀够了,活下来的人自然懂得顺从。"
难波京东郊,一处隐秘的山间神社。
藤原广嗣跪在神前,身上还带着与李光弼交战时留下的伤。神社内聚集了各路豪族的代表,气氛却不如起事前那般热烈。
"藤原大人,唐军反击太狠了..."一个豪族声音颤抖,"我族已经有三个村落被屠尽..."
"我们筑后水军遭遇唐军楼船,全军覆没..."另一个豪族掩面而泣。
藤原广嗣沉默地听着,手中的神镜越来越烫。当最后一个豪族诉说完损失,他突然将神镜摔在地上,镜面裂开一道狰狞的缝隙。
"懦夫!"他的怒吼震得神社梁木簌簌落灰,"才死了几个人就怕了?想想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永远做唐人的奴隶!"
"可是..."宗像清司欲言又止,"唐人的援军..."
"没有援军!"藤原广嗣斩钉截铁地说,"高仙芝的水军被我们封锁在博多港,李光弼困守内城。只要再坚持三天,各地的移民村落就会全部肃清!到时候..."
神社的门突然被狂风吹开,一个满身是血的武士跌跌撞撞冲进来:"大人!不好了!难波湾...难波湾出现大批唐军战船!不是高仙芝的旗号...是...是平卢节度使的旗号!"
藤原广嗣脸色瞬间惨白。他冲向门外,望向远处的海湾——晨雾中,数以百计的战船正如同幽灵般逼近,船头的唐字大旗在朝阳下血红刺目。
"怎么可能..."他喃喃自语,"他们从哪里..."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豪族们惊慌失措地围上来。
藤原广嗣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随即又变得决绝:"传令各部,按第三计划行事——化整为零,转入山林。焚毁所有粮仓,污染水井,不给唐人留下一粒米、一滴净水!"
他最后看了一眼神社内惶惑的众人,独自走向后山。在那里,一位白发苍苍的神官正等候多时。
"准备好了吗?"神官的声音沙哑如枯叶摩擦。
藤原广嗣脱下华服,换上粗布白衣:"请神主为我举行'天照御神降'仪式。"
神官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惧:"那会要了你的命..."
"我的命早已不属于自己。"藤原广嗣跪在神前,露出一个惨淡的笑容,"属于这片神国。"
李光弼站在难波京残破的城墙上,望着远处海面上逼近的平卢军舰队,长舒一口气。
"都督,叛军开始溃散了!"参军兴奋地报告。
李光弼却没有丝毫喜色。他低头看着手中刚收到的密旨——皇帝亲笔所书,只有八个字:
"除恶务尽,毋留后患。"
"传令全军,"他抬起头,眼中杀气凛然,"追击溃军,不接受投降。特别是藤原广嗣——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远处山林中,一缕诡异的青烟缓缓升起,在无风的情况下笔直地伸向苍穹,如同连接天地的神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