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理解(1/1)

他目前的子女尚未就业,但一旦他们有了工作,很可能就开始算计他了。

然而,他对此毫无察觉,还在与妻子谋划如何算计秦淮茹。

秦淮茹意识到,指望何雨柱已无可能。

何雨柱明确表示,无论她如何行动,都不会伸出援手。

每当想起棒梗曾意图杀害何雨柱时,秦淮茹心中便满是痛惜。

她努力维系与何雨柱的关系,却因贾张氏和棒梗的干扰屡屡受挫。

若非如此,何雨柱早该被她牢牢掌控,哪里还有慕晴雪插足的空间?

尽管如此,秦淮茹对棒梗并无太多怨恨,毕竟他是她的亲生儿子。

如今,即便只剩下一年时间,秦淮茹也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儿子找到工作,哪怕让他辍学去做学徒。

她坚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棒梗吃苦受累。

这一想法让她内心愈发坚定。

在前往轧钢厂的路上,何雨柱开着车,注意到沉默不语的慕晴雪后,微笑着询问:“老婆,你怎么了?”

慕晴雪抬起头,歪着头打量着何雨柱,说道:“老公,你说秦淮茹到底怎么想的?既然你知道自己动手会触犯法律,那她为什么还要执着于此呢?”

秦淮茹为了儿子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破坏别人的家庭。

何雨柱起初对她很好,只是出于感恩,并无其他意图。

然而,秦淮茹却误以为他是最佳人选,多次破坏他的相亲。

即便何雨柱停止资助,她不仅不感激,还对他恶语相向。

对此,慕晴雪劝慰何雨柱不再与秦淮茹一家往来。

何雨柱表示自己已看透她们的为人,决定过自己的生活。

只要对方不过分,他也不想再有瓜葛。

但秦淮茹一家的行为愈发过分,他曾将她的儿子棒梗送至少管所,因棒梗偷窃行为又延长刑期。

出狱后的棒梗试图报复,被何雨柱再次送入监狱。

从此秦淮茹一家不敢轻易招惹他,却又因棒梗的事再度纠缠。

何雨柱深知,秦淮茹绝不会轻易罢休。

何雨柱回应慕晴雪时提到,那个女人即便会找他,也不过是老一套——装模作样、耍无赖。

但他对此毫不在意,因为如今轧钢厂的人都信任他,不会被那个女人迷惑。

况且她的那些招数早已被他看穿,无法在他这里得逞,她迟早会另寻他法。

慕晴雪则表示要前往轧钢厂办公室,她还提及办公室的一些工作未完成,但已向上级申请,发现矿脉的工作已经启动。

何雨柱提供的设备非常出色,现在已有多个工厂在生产这类设备。

何雨柱安排后,采矿效率显着提高,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操作。

听慕晴雪夸奖,何雨柱只是微笑不语,他心里清楚,这些技术和方案源于他对未来的认知以及自己的推演,比现实中更为先进且安全高效。

他甚至设计了一些无需复杂芯片就能运作的机械设备,这完全符合当前的技术水平。

随后,何雨柱叮嘱慕晴雪,采矿事务交给国家处理即可,若有技术难题再找他,切勿亲自参与危险作业。

慕晴雪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表示这是他多次强调的事项。

何雨柱笑着解释,这样做只是为了确保她的安全。

何雨柱将车停下,慕晴雪轻轻吻了他后柔声叮嘱:"别太辛苦了,老公。

"何雨柱自信回应:"我的能力你还信不过?"慕晴雪骄傲地说:"你是最棒的,我去看看项目进展,之后再向你报告。

"得到应允后,她离开,而何雨柱则径直前往杨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迎接了他,告知对讲机技术已上报且预计近日会有相关人员来访,主任职位的推荐也已完成,高层很快会与其交谈。

何雨柱表示明白,同时试探性询问是否还有回旋空间。

尽管心存疑虑,他最终接受了现实。

杨厂长提醒他,白笙杰即将来访,建议留在原地等待,而非前往星辰科研基地,并好奇对方此行的目的。

何雨柱坦诚表示此事涉及国家机密,无法多言,希望杨厂长理解。

杨厂长笑着回应何雨柱的信任质疑,表示理解并认可他的原则立场。

随后,白笙杰前来借调何雨柱,得到了杨厂长的支持。

两人前往上次会面的地点,白笙杰向何雨柱透露,郑胜提供的关键情报已被证实属实,计划将他引入情报网络。

何雨柱对此并不意外,因为他深知郑胜等人的价值观端正。

何雨柱曾提到他对四位年轻人的看法,他认为这四人受过良好教育,态度诚恳。

即便他们的父亲不幸去世,他们也未曾责怪国家。

这让他对自己的判断感到自信。

白笙杰听后点头表示理解,并询问何雨柱是否知道如何联系这四人。

何雨柱坦然回答,除了曾经去过黑水城外,他并未涉足其他地方,更不用说国外。

因此,他无法提供联系方式。

白笙杰随后确认了何雨柱的说法,因为相关部门已核实,除了那次出差,何雨柱从未离开过国内。

这一事实增强了白笙杰的信任感。

他感慨道,希望能将这位有才能的人吸引到国家建设中来。

面对何雨柱的直言,白笙杰更加确信其诚意。

何雨柱不仅在帝都时给予那几位年轻人帮助,还因其善良品行广受厂里同仁认可。

这也是白笙杰选择与他交流而非采取强硬措施的重要原因。

白笙杰确认了一件事,何雨柱与此毫无关联。

同时他也明白,郑胜等四人之所以愿意为国冒险传递情报,与何雨柱以往的善举密不可分,这也间接体现了何雨柱的贡献。

白笙杰感慨道:“真是可惜了这些优秀的年轻人。”

何雨柱淡然一笑,“这是大势所趋,世间既有爱国者,也不乏败类。

但为了国家利益,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想想当年为了这片土地而牺牲的人又何止千万?为了和平与未来,这些牺牲不可避免,因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听罢,白笙杰联想到了自己的同行们,他们毕生漂泊海外,却始终心系祖国,为国家的发展默默贡献着力量,甚至提供重要情报。

他认同地点点头,“你说得对,确实有人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何雨柱对此表示理解,但他并未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