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当归牛肉汤(1/1)
“夫君?”苏湛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像夜空中突然被点亮的星辰,“阿婉叫我夫君了!”
不等慕容婉反应,苏湛一把将她抱起,在原地转了个圈。
慕容婉惊呼一声,手中的锦帕飘落在地。
门外的小桃听到动静,从门缝偷看一眼,立刻捂住嘴笑着跑开了。
“阿婉,你再叫一声?”苏湛将她轻轻放下来,却仍圈在怀中不肯松手。
慕容婉被他孩子气的模样逗乐了,故意问道:“叫什么?”
苏湛低头在她耳边轻语,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垂:“刚才那两个字。”
慕容婉咬了咬下唇,踮起脚尖,凑近他耳边轻唤:“夫君。”
不知是不是因为那热气过于苏麻,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苏湛燥得深吸一口气,拦腰抱起慕容婉又回了床榻上。
或许昨夜他克制着,有礼着,可此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红色的鸳鸯帷幔被急急扯下,掩住了一室春光。
“阿婉,我会很小心的......”
“嗯......”
......
“将军!将军!几位夫人已经到二门了!”小桃在门外急声禀报。
帷帐内一阵窸窣响动,慕容婉慌忙推了推:“快起来!人都到二门了!”
苏湛把脸埋在她肩窝里闷声道:“就说我突发恶疾...”
“胡说,”慕容婉扯过中衣往身上套,急得去拧他耳朵,“你方才不是还说几位婶婶最要命吗?”
苏湛不情不愿地支起身子,眼睛一亮:“不如我们装睡?”
慕容婉正要嗔怪,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哎哟,我们湛哥儿什么时候学会赖床了?”
另一个浑厚些的女声接道:“三弟妹你有所不知,咱们新媳妇生得跟画里仙娥似的,换我我也...”
苏湛猛地掀开帐子,脸涨得通红。
这怎么直接闯入洞房了?果然要命!
慕容婉慌忙把被子拉到下巴,只见屏风外影影绰绰站着四五个妇人身影。
最前头那个已经探进半个身子,见他们真的还在床上,"哎呀"一声笑着缩了回去。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穿绛紫裙裾的妇人拍手笑道,“当年湛哥儿抓周时左手抓住将军印,右手抓住一朵花,他爹还说这小子将来必定是个解风情的武夫...”
“二婶!”苏湛手忙脚乱地给新娘子整理褪到肩头的衣裳,“您怎么连我抓周的事都翻出来了!”
慕容婉飞快地穿戴整齐,小桃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手脚麻利地帮她挽了个简单的随云髻。
等苏湛把屏风拉开时,慕容婉已经端端正正站在床边,只是耳垂还泛着可疑的粉色。
屋里齐刷刷站着七位女眷。
最前头三位看着三十出头,想必是婶婶辈的;后面四位年轻些,该是嫂嫂们。
慕容婉一眼就认出了昨日说过话的大嫂李氏,正冲她抿嘴偷笑。
“新媳妇给各位婶婶、嫂嫂见礼。”她盈盈下拜,却被穿玫红衫子的少妇一把扶住。
“可别拜我!”少妇笑嘻嘻地说,“我是你三嫂柳氏,比你还小半岁呢!”她圆脸大眼,发间只簪了支银蝴蝶步摇,活泼得像只黄鹂鸟。
穿藕荷色褙子的妇人淡淡道:“我是二嫂。”听苏湛说,这位二嫂守寡多年,二哥刚考上状元就去世了......
“好了好了,都别杵在这儿。”穿绛紫裙子的四婶拍拍手,“湛哥儿,带你媳妇到祠堂吧。”
一炷香后,苏家祠堂院中。
祠堂门前两株老梅虬枝盘曲,苏湛道:“父亲生前最爱这梅树,说它像戍边将士的傲骨。”
推开沉重的檀木门,慕容婉抬眼便看见最上方并列的两块灵牌——"显考苏公讳远山忠勇侯之位"与"显妣苏母温氏夫人之位"。
“来,先给公婆敬茶。”大房张氏温声提醒,眼角细纹里盛满慈爱。
她身旁的二房赵氏已斟好两盏雨前龙井,茶汤清亮如琥珀。
慕容婉跪在蒲团上,双手奉茶过眉:“儿媳慕容氏,拜见父亲、母亲......”
“好孩子。”张氏红了眼眶,与赵氏一同扶她起身,“你婆母走得早,日后我们会好好疼你的。”
苏湛立在牌位前,指尖抚过灵牌上那道刀刻般的"忠"字,他十五岁时,父亲战死沙场。
三年前母亲去世时,他正在玉门关外追击突厥残部。
慕容婉握住他的手,才发现将军的手在微微发抖。
苏湛反手将她的手包裹在手掌心里,以后他再也不孤单了。
*
帝王仁慈,恩赐两人新婚假期半月,苏将军却提前五日带着新妇归营。
京南大营,校场上黄沙漫卷。
慕容婉褪去凤冠霞帔,换上了一身飒爽的女兵戎装。
“立——正!恭贺将军、夫人新婚!”
随着值星官一声喝令,两千精兵齐刷刷站成刀削般的阵列。
苏湛与慕容婉一前一后踏上演武台。
女兵队列最前排,宋歌忍不住高声问道:“慕容队长回来,咱们女子队日后听谁的?”
沈青霜站在队列最前,指节摩挲着临时队长的臂章,心中紧张。
苏湛声如金戈:“沈青霜!”
“末将在!”银甲女将单膝砸地,尘土惊飞。
“你这月代队长做得甚好。”苏湛解下慕容婉的队长令牌,“今日起,女子队正式由你执掌!”
“遵命!”沈青霜出列接令,众人鼓掌,都高喊:“沈队长!沈队长!”
正当此时,营门处传来急促马蹄声。
李铮带着兵部侍郎手持黄绢圣旨疾步而来,身后亲兵捧着朱漆托盘,上面赫然是五品武官的鱼符。
“慕容婉接旨!”
字句随着兵部侍郎浑厚的声音回荡在校场上:“......慕容婉改良连弩增射程百步,臂张弩减重三成,在军中试行已见成效......朕特授军械监弓弩坊主事,专司军械改良......钦此。”
慕容婉跪地接过明黄圣旨。
身后爆发出欢呼,几个相熟的女兵甚至抛起了皮盔。
不知谁起哄喊道:“将军,日后咱们是喊夫人还是参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