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有钱吗你就建建建(1/1)

章太炎气得吹胡子瞪眼,因为他计划了好几年的引水方案,在最后拍板关头,被皇女全线否决了。

“殿下,这可是老夫研究多年,并且有水文司多年工作经验后写出的调水方案,您怎么能说否决就否决呢!”

章太炎脸色涨红,明显是气急了。

这次进宫,一切都随着好的方向发展,皇帝支持,水文司的莫大侑跟其他同僚也都同意了。

这几天也一直在商量细节,今早本是跟着皇女最后跟皇帝汇报,没有问题就盖大印,开始施工。

没想到章太炎汇报了一半,皇女突然叫停,并且说要重新调整 ,黄河水不能调!

章太炎怔愣片刻,瞬间变脸,以为念瑶在耍他,一甩袖子就要走。

被贺念瑶拦住了,莫大侑也劝他听皇女说完再决定,一群人这才来了后面。

“章老,您去过黄河吗?”

章太炎一愣:“当然去过,老夫十年前就去过,去了不止一次!”

“殿下到底想说什么!”

念瑶拍了拍手,候在另一边的苏生上前:“殿下。”

念瑶抬手:“免礼,坐下吧,你来跟章老说说你的发现。”

“是。”

苏生没有直接坐下,先走到了章太炎跟莫大侑面前:“莫大人,章老,请看。”

苏生递上了整理后的黄河流域数据。

苏生自从科考结束后,和大多数学子一样,进了翰林院成为编修。

负责的正是关于黄河水治理的部分。

这些天皇女跟水文司的大人们计划南水北调的事,已经不是秘密,大家都听到了风声。

苏生自然听到了。

在他参与编修的时候,便觉得不太合适,有很多风险。

苏生开口先说了自己的结论:“首先,下官觉得引长江水比黄河水有利。”

“为什么呢?大家看看手中拿到的数据。”

“这是下官在翰林院编修时候拿到的黄河水历年数据。”

“另外一份长江水数据是下官查阅资料后整理的。”

“都是官方数据,对比起来很权威。”

“现在我说说理由:黄河年径流量约500亿立方米,水资源紧张,流经地区供水都无法满足。”

“而长江水年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水量丰富,调水潜力大。”

莫大侑跟章太炎看着手中的数据对比,皱着眉。

章太炎找了个理由:“引水并不需要全部引到北方来,不会把黄河抽干的。”

这话苏生不好接。

贺念瑶说道:“章老,这项工程已经不是您完成抱负的任务。”

“而是大夏民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来建设。”

“若是因为这项工程,导致黄河流域缺水,那这项工程的意义在哪?”

“拆南墙补西墙?”

此问一出,章太炎一句话都回答不上来。

念瑶看没有人再说话,示意苏生接着说。

门外的冷景澜看念瑶把章老头怼得说不出话,脸上都是笑意,他的媳妇锋芒越来越盛了。

贺英西看他这个样子,啧啧两声:“看你那个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在怼章老头呢。”

冷景澜斜眼看他:“怎么,你有意见?”

贺英西被他噎住:“行,不愧是一家人。”

说完也不再说话,专心听里面继续讨论。

苏生接着道:“第二个问题是黄河的泥沙含量高,调水可能导致泥沙淤堵,不论是调水到北方后的过滤,还是引水路上的维护,都是很大的问题。”

“长江水就没有这个问题。”

章太炎数次巡游黄河,自然知道这个问题,不过之前的方案都已经给出了方案。

念瑶主动说道:“这个问题,章老已经给出了方案,可以解决,就是投入有些大。”

章太炎叹了口气:“依照现在大夏国的国情,这么多投入,恐怕难以为继。”

对苏生道:“接着说吧。”

苏生看章老自己说服了自己,接着说道: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黄河水冬季会出现季节性结冰断流,影响引水稳定性。”

“而长江水量稳定,能持续供水。”

苏生说完,对着念瑶拱手:“殿下,下官的话说完了,以上便是下官认为,长江水引流优于黄河水的证据。”

“好,你先回去吧。”

“是,下官告退。”

苏生退了下去,他知道皇女殿下是不想他被水文司的人为难。

苏生退出来的时候,正好见到了等在门口的冷景澜跟贺英西。

苏生一喜:“五殿下,冷大人!”

贺英西跟他不熟,免礼后便没有再说话。

冷景澜问道:“苏生,在翰林院还适应吗?”

苏生拱手:“回大人,章大人对下官颇多照顾,一切都适应。”

“好,你在翰林院好好干,过段时间我会跟皇上提,让你出来做事。”

苏生一喜:“是,多谢大人!”

冷景澜点了点头:“回去吧。”

冷景澜看了看时间,念瑶怕是忘记了,里面说的正欢,恐怕得定下方案才能回去了。

贺英西对这事不太感兴趣,有些不耐烦了。

冷景澜看他这个样子,说道:

“你不是想去府里吗,我爹来了,你先去吧,陪我爹喝几杯,告诉他们一声,我跟念瑶晚上回去吃夜宵,准备一点烧烤。”

贺英西看里面的架势,确实一时半会没法结束。

“那行,我先去陪冷叔喝几杯,你跟念瑶结束了就回来,晚上咱们再喝。”

贺英西刚走,冷景澜就进去了,南水北调工程,他肯定得投资一部分,进去参与也不会有人反对。

众人看冷景澜来了,立马停下了讨论。

“景澜。”

“冷大人。”

“嗯,我听你们在重新选引水地,我觉得有一个地方挺合适,你们看怎么样?”

章太炎对冷景澜的信任超过贺念瑶,听他这么说,立马问道:“冷大人,你说的是哪个地方?”

“丹江口。”

章太炎一锤大腿:“咳!老夫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地方呢!”

丹江口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跟丹江交汇之地,水量充沛,若是在此处建一个水库,便能存下大量的水。

莫大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冷大人,丹江口虽然是个好的选择,但是南北落差巨大,咱们怎么让水倒流呢?”

章太炎啧了一声:“亏你还是水文卿,只要加高水库,水位上涨,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莫大侑哼了一声:“你说的容易,建成这样一个水库大坝,需要投入多少人力资金,你考虑过吗?”

“咱们大夏现在什么情况你不清楚吗?朝廷有钱吗?你就建建建……”

章太炎吃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