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其实是我设计的他(1/1)
暴奇手上有人命,这就好办了,冷景澜想了一下:“把证据交给大理寺,明日让他们跟我一起去抓人。”
“是。”
甄应天看冷一离开,担心道:“主人,暴奇工程队人不少,明天咱们要不要让策大人过来?”
他担心暴奇的人会激烈反抗,他不想有任何意外发生。
冷景澜道:“不用,撼山门的人已经到京城了,明天有他们在,暴奇的人翻不出浪花。”
甄应天一听,他还以为冷景澜把人派回去保护村子了,没想到调到京城来了。
——————
皇宫。
念瑶正在跟皇帝说这冷景澜对于城西新区的规划内容。
皇帝看着计划书,还有规划图,不停点头。
“父皇,您觉得这规划怎么样?”
念瑶说完,看着皇帝。
皇帝放下手中的规划图,满意道:“念瑶,你这夫婿当真是个不错的。”
随后手指一下一下敲着规划图:“念瑶,你对这事怎么看?”
“父皇,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完全赞同景澜的做法。”
皇帝看着自己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叹了口气:“皇儿,冷家那小子手段高明,心思复杂,若是他有异心,你……”
话未说完,念瑶急急打断了他:“父皇,景澜待我如何,我很清楚,景澜的为人,我也很清楚。”
“还有,父皇,我知道你一直对他有意见。”
皇帝派人去查念瑶的过往,得知两人成亲是因为冷景澜醉酒乱来,便对他很不满。
只是两人成了夫妻已是事实,而且还有两个孩子,两人也挺和睦。
皇帝才压下了心中的不满。
皇帝看念瑶维护冷景澜,叹了口气:“念瑶,今时不同往日,你现在是皇女,将来还要继承大统。”
“冷景澜那小子一开始对你就手段不纯,若是他将来再有二心,父皇魂归九天,就没有能抗衡他的人了。”
皇帝看着冷景澜短短时间,便成为了尚书令,成为朝肱骨重臣。
最主要的他还很有钱。
有钱有权有势,头脑清醒,手段高明。
这样的人就算放在自己身边他都不放心,何况放在刚归朝不久的念瑶身边。
但凡他想,倾覆王朝只在转眼间。
念瑶听皇帝的话,原来不信任的根源在最初的那场误会。
冷景澜对自己如何,她很清楚,开始的时候她是带着怀疑的,只以为他是为了负责,可后面的许许多多的事让她看清楚了。
冷景澜心口一致,不然也不会把那么重要的空间告诉自己。
对于景澜的人品,她也很认可。
冷家菌酱、人参、还有其他的东西,其实给景澜赚了许多钱,十辈子都用不完那种。
可他手中其实并不剩下多少,几乎都换成了金子,换了灵泉水。
念瑶看他收割空间中的粮食,耗费的灵泉水不计其数,但为了百姓,他一点都不心疼。
之前漠北关大战,他让月先生假扮波斯商人卖粮食给北狄人的时候,她很不理解景澜的做法。
为什么要把粮食给不相干的北狄人。
景澜当时简单的回答她:“北狄之所以进攻大夏,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你希望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北狄人除去他们的身份,也是人。”
后来她跟着景澜去了北狄,看着他们瘦骨嶙峋,可怜至极,她想让冷景澜多给一些粮食。
但景澜拒绝了。
她也很不理解,觉得他心狠。
可景澜说:“我们是敌对国家,让他们有口吃的就行,不然喂饱了,就要找事了!”
当时的花念瑶不是很懂。
但现在的贺念瑶懂了。
冷景澜是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念瑶甚至认为,景澜根本就不把大夏放在眼里。
也是,景澜拥有空间,还有那神奇的金藤,只要他想,踏平四方诸国,并不是难事。
只是战争一起,受苦的是百姓。
他不愿意。
皇帝看念瑶发呆,以为她被自己提醒到开始担心了,说道:
“念瑶,你不用担心,在你上位之前,父皇会替你想好制约他的办法!”
念瑶大惊:“父皇!我与景澜同生共死,你要是动他,我便跟他去。”
念瑶担心自己的威胁没有用,皇帝不信任景澜的源头在那晚的荒唐,一咬牙:
“父皇,其实是我主动爬上了冷景澜的床,是我算计了他!”
此话一出,权公公无奈的闭上了眼睛转过身去。
这么劲爆的消息被自己听到了,不会被灭口吧,早知道刚才就出去了,留在这里端什么茶倒什么水啊……
权公公此刻只想当一个聋子瞎子,听不到,看不到。
皇帝听到也呆了片刻,看向一旁的权公公,看他转向一边,啧了一声:“出去吧。”
权公公如蒙大赦,赶紧溜了。
留下念瑶跟皇帝大眼瞪小眼。
皇帝有些不敢相信,他娇滴滴的小女儿,真做了这么大胆的事?
“你真设计了冷景澜?”他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能被你设计到?不会是被他将计就计了吧。
念瑶自然听出了皇帝的怀疑,无奈的把当初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父皇,景澜在我们发生关系之前确实就是村里的愣头青,他也跟我说过,可能是因为我的缘故,让他一夜开窍了。”
“父皇,景澜的心,日月可鉴。”
皇帝看女儿这么维护冷景澜,心里是又酸又涩。摆摆手:“行了,父皇知道了。”
他对冷景澜的不满确实是源于他对自己女儿乱来。
现在情势反转了,是自己女儿给别人下了套,这……
果然是他的女儿,不认命,不服输。
也算她运气好,设计到了一个好男人。
要是冷景澜不负责,任凭念瑶自生自灭,不敢想念瑶会是什么下场。
皇帝想到这,对冷景澜的好感增加了一点点点点……
说来说去,自家的白菜都被冷景澜拱了。
随着念瑶的坦白,冷景澜在皇帝心中的形象算是扭正了过来。
对于他城西新区的规划,皇帝也点头答应了。
翌日。
冷景澜果然如前一日说的那般,提出了重修各地道路。
张浩携一众大臣,积极响应冷景澜的做法。
奏折呈上去,皇帝先看了,之后传给下方诸位大人阅览。
策温看后频频点头。
吴三季、习忠也是表示这项措施能给许多人提供上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