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江湖从此无天机,帝师归隐朝堂间(1/1)

武当金顶,风过无痕。

那座,屹立了数百年的真武石像,连同那个,来自异世的疯狂灵魂,都已,烟消云散。

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陈平安,抱着那个,昏迷的小道童,一步一步地,走下山。

他的步伐,很稳,也很轻。

当他,走出武当山门时。

山门之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早已,等候多时。

大太监,冯保。

他的身后,还站着,十几名,气息内敛的,内廷“魅影”。

“帝师大人。”

冯保,对着陈平安,深深地,躬身一拜。

他的姿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恭敬。

他,没有问,山顶之上,发生了什么。

也没有问,那个,逃脱的“先生”,去了哪里。

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

那股,盘踞在武当山上空,数日不散的,邪异气息,消失了。

这就,足够了。

“冯公公,有劳了。”陈平安,点了点头。

他,将怀中的小道童,交给了冯保。

“这个孩子,是武当山,新收的弟子,被奸人所害,受了些惊吓。”

“劳烦公公,将他,送回,山下的道观,好生照料。”

“老奴,遵命。”

冯保,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

他,看着陈平安,那张,依旧平静无波的脸,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刚刚,以一人之力,平息了一场,足以,颠覆天下的,巨大浩劫。

而他,却说得,如此,云淡风轻。

仿佛,只是,出门,办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份,心性。

这份,气度。

当真,不似凡人。

……

陈平安,回京了。

他,依旧,是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自己,那座安静的府邸。

没有,惊动任何人。

仿佛,他,从未,离开过。

第二日,他,便恢复了,往日的作息。

去翰林院,点个卯。

然后,便回到自己的公房,整理古籍,编撰教材。

他,真的,像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

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锋芒,都收敛了起来。

然而,他,想归于平静。

朝堂,却,不会让他,真正地,平静。

他,回京的第三日。

景泰帝,便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他。

君臣二人,没有谈论,任何,关于武当山的事情。

仿佛,都默契地,将那段,诡异的往事,尘封了起来。

他们,只是,像,一对普通的朋友,下着棋,喝着茶。

“平安。”

景泰帝,落下一子。

“北境,已经,彻底安定了。”

“周培公,和林景瑞,做得很好。”

“新的边防体系,已经建立。瓦剌,也已,彻底臣服。”

“十年之内,北境,无忧。”

陈平安,应了一子。

“这是,陛下,圣明。”

景泰帝,笑了笑。

“江南,也同样,如此。”

“‘考成法’与‘一体纳粮’,推行得,很顺利。”

“国库的税收,比去年,翻了,一倍有余。”

“百姓,安居乐业。”

“这,也是,陛下,与,满朝诸公,同心协力之果。”陈平安,依旧,将功劳,推了出去。

景泰帝,看着他,摇了摇头。

“你啊。”

他,叹了口气。

“总是,这般,不争。”

“你,为大夏,立此不世之功。朕,若,再不给你,一个,真正的名分。”

“怕是,天下人,都要,骂朕,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君主了。”

他,放下棋子,看着陈平安,神色,变得,无比郑重。

“平安。”

“朕,欲,加封你为,‘安国公’。”

“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你,以为,如何。”

安国公。

这,已是,人臣,所能达到的,最高爵位。

整个大夏,开国百年,也只,出过,两位。

都是,在开国之初,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勋。

而现在,景泰帝,要将这份,无上的荣耀,给予,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

陈平安,闻言,也放下了手中的棋子。

他,站起身。

对着景泰帝,深深地,一拜。

“陛下。”

“臣,不能受。”

“为何?”景泰帝,眉头微蹙。

“陛下。”陈平安,抬起头,“臣,此生所愿,非,封侯拜相,非,位极人臣。”

“臣,所愿者,唯,四句而已。”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他,看着景泰帝,目光,清澈而又,坚定。

“如今,这盛世,已如陛下所愿,即将,到来。”

“臣,也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臣,不想,成为,下一个严嵩。”

“也不想,让,未来的史书上,出现,一个,功高震主,不得善终的,权臣。”

“臣,只愿,做一名,普通的,帝师。”

“用,臣的余生,去教导,皇子们。”

“去,为大夏,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景泰帝,看着下方,那个,平静的少年。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无比复杂的,神色。

有感动,有欣慰,有不舍,也有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知道。

陈平安,说的是,真心话。

他,也知道。

这,或许,是,对他,对陈平安,对整个大夏,最好的,结局。

良久,他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也罢。”

“既然,你,心意已决。”

“朕,便,成全你。”

他,没有再,提封爵之事。

他知道,对于陈平安这样的人而言。

任何,世俗的爵位,都是一种,束缚。

也是一种,侮辱。

“你,想做什么,便去做吧。”

景泰帝,挥了挥手。

“这个天下,只要,有朕在,一日。”

“便,无人,敢,动你,分毫。”

这,是一个帝王,对一个臣子,所能给予的,最高的,承诺。

陈平安,再次,躬身一拜。

“臣,叩谢圣恩。”

……

从那一日起。

陈平安,真的,成了一个,“闲人”。

他,辞去了,所有,具体的,职务。

每日,只在,翰林院,与,自己的府邸之间,两点一线。

他,将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那些,教材的编撰之上。

他,将,地球上,那些,先进的,科学、文化、哲学、制度,都用一种,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写了下来。

他,要为,这个古老的帝国,种下,一颗,名为“文明”的,种子。

而朝堂之上,也因为,他的“归隐”,而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平衡。

没有了,权臣。

没有了,党争。

所有的官员,都在“考成法”的鞭策之下,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事。

大夏王朝,这艘,古老的巨轮。

正,沿着,陈平安,早已,为它,规划好的航道。

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光明未来,平稳地,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