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香菱学诗(1/1)
皇宫,慈宁宫内。
牛太后端坐在鎏金凤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却驱不散她眉间的阴郁。
这时,门外传来李嬷嬷小心翼翼的禀报声:"太后娘娘,伯爷到了。"
牛太后长叹一声,揉了揉眉心:"都进来吧。"
牛继宗与李嬷嬷一前一后入内。牛继宗恭敬行礼后,迫不及待道:
"长姐,方才李嬷嬷同我说了贤德妃省亲时的事。若真如她所言,贤德妃与陆铭或有私情,若让李嬷嬷禀告圣上,即便最后查出私情为假,也必会让他圣眷大减,为何您不让李嬷嬷去啊?"
"糊涂!"
牛太后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她失望地看着自己的弟弟:"我看你是被仇恨蒙了心!单是让皇帝对陆铭观感降低有何用?更何况..."
她冷冷扫了李嬷嬷一眼。"咱们用的那些手段,经得起龙禁卫彻查吗?"
牛继宗面色一僵,额上渗出细汗。殿内一时寂静,只听得更漏声声。
"牛家怎会让你来掌舵。"牛太后疲惫地闭上眼,声音里满是失望。
牛继宗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道:"长姐教训的是。"
牛太后这才睁开眼,语气稍缓:"再有半月便是哀家寿辰,皇帝已下旨,让内务府在宫中安排家宴。"
她目光如刀,直刺牛继宗。"哀家求了太上皇,让你也来赴宴。到时宴会上你见了陆铭,不许露出半点异样,也不许与他为难,明白吗?"
最后一句,字字如铁,吓得牛继宗冷汗直冒。
他连忙躬身道:"臣弟谨记。"
......
与此同时,东宫书房内。
太子斜倚在紫檀木榻上,一名娇媚的侍女正跪在一旁为他捶腿。
他懒洋洋地对下首的赵詹事道:"给太后的寿礼可备妥了?"
赵詹事恭敬答道:"回殿下,已按您吩咐备好了上等玉帛,只是..."
他犹豫片刻,问道:"东宫库中分明有更好的珍宝,为何选这普通玉帛..."
太子轻笑一声,手指勾起侍女的下巴:"父皇与太后向来不睦,若孤送得太过贵重,反倒惹父皇不快。"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玉帛有结盟之意,上次太后让我替她除掉陆铭,虽未成功。但孤还是想让太后,能在关键时刻助孤一臂之力,就是不知道她能否领会。"
赵詹事恍然大悟,谄媚道:"殿下英明!圣上突然召回燕王,虽未加以重用,但也不可不防啊。而且属下听闻,那燕王近来频频入宫伴驾,其心可诛..."
"呵。"太子不屑地打断。
"我那弟弟我清楚得很,不过是些小把戏罢了。"
他忽然收紧手指,捏得侍女痛呼一声。"他以为陪父皇说说话,就能动摇我的地位?"
赵詹事连忙附和:"殿下所言极是,朝中大臣十之八九心向殿下,再加上李相的影响力,殿下太子之位稳如泰山。"
"稳如泰山?"
太子突然冷笑,一把推开侍女,喃喃道:"但我要的,可不止是太子之位啊!"
赵詹事吓得跪伏在地,不敢接话,殿内一时寂静,只听得太子粗重的喘息声。
......
另一边,香菱提着一个青布包裹,悄悄从两府相连的拱门穿过,来到潇湘馆前。
竹影婆娑间,她轻轻叩了叩门:"林姑娘可在?"
屋内,黛玉正伏在紫檀书案前写诗。宣纸上墨迹未干,是一首新作的《咏菊》。
紫鹃在一旁研墨,见诗成,不由赞道:"姑娘这诗写得真好,尤其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两句,当真道尽了姑娘的心事。"
黛玉正要说话,忽听门外香菱的呼唤。紫鹃疑惑道:"这会子是谁来了?我去瞧瞧。"
说着,便放下墨锭,快步走出。
不多时,紫鹃领着香菱进来。香菱手里提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见了黛玉便笑道:"林姑娘,我家老爷让我给您送些东西来。"
黛玉放下毛笔,浅笑道:"怎么好端端的,怎么突然给我送东西?"
她示意紫鹃接过包裹。"是什么稀罕物件?"
香菱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这才压低声音,将黛玉药材被换一事细细道来。
说到最后,又补充道:"我家老爷发现此事后,便让我将这些药材送过来,以后定期还会送。他还说,让姑娘莫要声张!"
黛玉闻言,手中的帕子不觉落地。一行清泪顺着苍白的面颊滑下,在月白色的衣襟上洇开一朵暗花。
紫鹃连忙上前,轻轻搂住她单薄的肩膀。
"替我谢谢铭表兄。"黛玉强忍哽咽,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我知道他的意思,让他费心了。"
香菱憨厚一笑:"姑娘别客气,我家老爷最是热心肠,见不得这些腌臜事。"
她见黛玉神色黯然,目光瞥见案上诗稿,忙岔开话题道:"这是姑娘新作的诗吗?写得真好啊!可惜我虽认得几个字,作诗却是想也不敢想的。"
黛玉拭去泪痕,勉强笑道:"只要认得字,作诗便不难。你若有心学,随时可以来找我,我教你。"
"真的?"香菱眼睛一亮。
"那太好了!那我得空就来,姑娘莫嫌我烦便是!"
黛玉忙道:"怎么会呢,我在这府上也是时间一大把。"
三人又说了会闲话。窗外日影西斜,香菱起身告辞:"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了,改日再来叨扰姑娘。"
黛玉温声道:"你随时来便是,我这儿清静,正缺个说话的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