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得,这又是位催更的(1/1)
等坐在仲家茶楼里听完西游记第三回和第四回的故事之后,刘茂整个人抓心挠肺般的难受。
他既好奇接下来的故事,又想知道孙悟空从哪儿学来的这一身通天本领。
台下有些人是昨日听过前两回故事的,但也有很多人是新来的。
此时跟他的状态差不多,屁股下的凳子好似岩浆一般,根本坐不住。
场内喧哗议论声越来越大,最后居然有人举着奶茶“噌”一下站起身,长条板凳在地上拖行发出短促刺耳的“刺啦——”声。
“掌柜的,这故事的前两回,什么时候再返场说一回啊?”
此言一出,场内众人纷纷附和。
“是啊,前面的故事再说一回呗。”
“只听了一半,太难受了,掌柜的再让先生说一回,我们付钱!”
有财大气粗者直接掏出白花花的碎银往台上丢,很快便有附和者跟着丢起各类珠宝首饰,一时间“叮呤咣啷”地环佩脆响声不绝于耳。
完全没想到故事刚刚说完,台下看客讨论着故事剧情一派热闹景象会如此迅速地演变成如今这幅状态。
刘掌柜有些意外但却并不慌张,在众人的注视下往说书台上走去。
等站定后,他拱手朝着四周行礼:“诸位客官,且听我一言。”
眼见能说话的人出现,台下的喧闹渐渐平息,一双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身材魁梧的刘掌柜。
“感谢诸位的厚爱,这《西游记》是新开的话本故事,几位说书先生都还不太熟悉。承蒙各位看官不嫌弃,马上就再新开一场说前两回的故事。”
又许诺下给每桌送一碟干果的承诺之后,茶楼里的抱怨声与不满声终于彻底消失不见。
一个个复又攀谈起今日两回的故事,推测着接下来的情节发展。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桑榆微微挑眉,这位刘掌柜比她想象中更会经营,倒是她最初以貌取人了。
安抚情绪、赠送干果、新开一场说书,一系列的弥补方式与应对措施,哪怕是她来,也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果然,能被仲雪茹看中的人,都不是吃干饭的。
下得台来,刘掌柜先入后堂跟说书先生说了加场的事,而后才转回大堂来。
他掀开门帘入得门来却不去柜台位置,视线环视一圈寻到桑榆的踪迹,径直朝她走来。
“桑小娘子,今日的生意可还好?”刘掌柜拱手行礼,在桑榆的示意下顺势坐下。
“托刘掌柜的福,生意还算不错,掌柜找我有事?”桑榆不喜欢说话绕圈子,简单应付两句便直入正题。
刘掌柜本身也是个爽快性子,见状也不兜圈子,直接说:“桑小娘子的这本《西游记》着实引人入胜,不知能否每日多给两回?”
得,这又是位催更的。
桑榆心中嘀咕一句,脸上依旧带笑:“掌柜的是打算以后每日上下午一起,连说四回?”
“正是这个意思,趁着看客们如今兴趣正浓,多说几回,没准这故事就火爆起来。”
刘掌柜微微颔首,他的商业眼光还算不错,能通过这两日看客们的表现得出结论,从而向桑榆多讨要两回的故事。
不过,负责故事更新的人却不想这么做。
桑榆倒不是真的懒得想懒得说,故事就在脑子里现成的,她的作用就是把故事理顺然后说出来,动笔都有人代劳,又能累到哪去。
她只是觉得《西游记》这个故事不该像别的话本一样,匆匆忙忙地不断往前推进直到大结局。
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值得探讨,需要一定时间的发酵,让更多的人被吸引关注到这个故事。
“刘掌柜,我明白你的意思,连续的多场说书,确实能吸引忠实看客。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此一来,茶楼的利润反而会变得微薄。”
桑榆没有直接拒绝,反而换了个角度来劝说对方。
“变得微薄?”
刘掌柜先是一愣,明明忠实看客多了,为什么利润会更微薄?
但他很快便反应过来,他们是茶楼,挣的是茶水糕点的费用,又不是按时长收费。
如果有人上午便来,点上一壶茶水两碟点心,然后一直坐到下午听完四回故事再走,他敢撵人吗?
拼桌这事旁处还行,在青寰街着实困难。
除非故事精彩到能让各位看官都摒弃那些孤傲的小习惯,不在乎坐在哪里身旁坐着谁。
那也就意味着,仲家茶楼能接待客人的数量是有限的,每日的营业额同样也有限。
连开两场说四回,就像桑榆所说一样,不仅不能增加营收,反而会减少收入。
“对对对,小娘子提醒得对,瞧我这脑子。”
刘掌柜只觉得后背发凉,要是刚刚桑榆真的答应下来,他真按照这法子做了。等以后回过味来,指不定要怎么后悔呢。
“照我说,其实刘掌柜的法子也不是不行,就是得改改。”桑榆心中早就想好了主意,却推脱说是对方的想法。
“如何改?”
刘掌柜现在再看桑榆,那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已然荡然无存,只觉得对方不愧是能和自家小姐做生意的主,一个赛一个的聪慧。
“我瞧咱们茶楼每日上午下午各说两回书,要不上午腾出一回说前一日的章回,下午再说新的。”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那些没能听过的人听到前面的故事情节,又能持续地吊着看客们的兴趣。”
刘掌柜越听越觉得有道理,等她说完之后更是连连点头:“妙啊,这法子妙啊。”
按桑榆提出的这个法子进行操作,就能确保上午和下午来的是两批人。
如果实在不放心,还能把说书的顺序拆成一、四两段。他就不信那些体面人,能从一大早硬生生坐到下午。
“小娘子蕙质兰心,想出的法子比我想的靠谱得多。”刘掌柜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有顺着桑榆的话直接认下。
“也多亏掌柜给的思路。”人家给自己脸面,桑榆自然也得捧回去,这就叫人情世故。
两人就此事又详谈了好一会儿,刘掌柜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