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这也情理之中(1/1)
大明国库虽丰,但经济初兴,百姓生活尚不宽裕,朝廷风气待整,制度尚待完善,土地尚未全面统计。
更何况,叶轩提及的蒸汽机尚未问世。
据叶轩所言,蒸汽机一旦发明,大明将焕然一新。
蒸汽将成为主导力量,马车、牛车等都将被蒸汽动力取代,人力亦然。
战舰亦可用蒸汽驱动,新型蒸汽动力运输工具将应运而生,人们出行将更为便捷。
叶轩对大明确实重要,
朱元璋怎会轻易舍弃他?
他甚至有意让叶轩成为朱标的辅政大臣。
近日闻标儿与叶轩交情甚笃,标儿欲结纳叶轩,叶轩亦允诺助之。如此,待标儿继位,有叶轩辅弼,朝堂必稳,大明有望昌盛。
朱元璋面上浮现笑意。大明江山,终将传于朱标。
今朝堂,胡惟庸独大。
他意欲除之。
待朱标登基,恐无人能堪大用。
所幸,尚有叶轩在侧。
叶轩佐标儿,朱元璋心安。
以叶轩之才,大明必治。
朱元璋轻叩桌面,自语:“蒸汽机可加速大明发展,须令叶轩加速研发,早日制出……”
一日,叶轩授课于皇孙。
皇宫大本堂内,叶轩身着白袍步入,身后随数名壮汉,抬物而入,物被黑布覆盖,不明所以。
皇孙们坐于下,见壮汉抬物,面露惑色。
叶轩指讲台后壁曰:“置于此。”
壮汉应之,揭黑布,露一长方形绿褐大板,旁有数小木盒,似首饰盒。
壮汉抬板,固定壁上。余人执锤钉,敲打起来。
砰砰砰!
敲打声引众官员来观。
官员们见状,愣立良久。
“叶大人,此举何意?”
大本堂内,官员们忍不住呼喊询问。
叶轩回答:“我正安装黑板。”
“黑板?”官员们面面相觑,疑惑不解。
一位老迈官员站出,语气严厉:“此乃大本堂,皇子皇孙求学之地,布局皆由皇上钦定。你擅自改动,太过无礼!立即停止,否则我们将上报皇上。”
工匠们闻言,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惊恐地望向叶轩。
叶轩摆手示意:“无妨,继续安装。若有问题,我负全责。”
工匠们安心继续,敲打声再次响起。
大本堂官员们见叶轩无视他们,气得怒目圆睁。
叶轩瞥了他们一眼:“若有问题,我负责。现在这是我的课堂,我要教皇孙们。若无事,请勿打扰。”
他无意卷入大本堂内的纷争,只想完成兼职教学任务。
这群人还想争辩,叶轩却道:“皇孙时间宝贵,若你们耽误,我不介意向皇上反映。”
官员们顿时偃旗息鼓,愤恨离开学堂,站在门口不肯走,想看叶轩究竟有何举动。
叶轩不予理会。
工匠们完成黑板安装后返回神造局。叶轩开启木盒,取出粉笔,随即开始授课。他挥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传授知识。此刻,皇孙们及大本堂的官员们方知黑板之妙用。他们惊叹于这新奇之物,又好奇叶轩手中那能在黑板上留下痕迹的白色小棍是何物。他们意识到,这黑板与粉笔或许能取代传统的沙盘,实为教学上的极大便利。大本堂的官员们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下课铃声响起,叶轩欲携书离去,却被大本堂的官员们如鲨鱼嗅到血腥般团团围住。叶轩微皱眉头,心中暗自思量这群人是否又要生事。然而,官员们却突然转变态度,谄媚地向他道歉,态度诚恳。
“我们承认先前的态度有误,特来向您致歉。”
“叶大人,那黑板与书写的工具究竟是什么?若能在大本堂推广,对皇子皇孙的教育大有裨益,甚至可能颠覆数千年的教学方式!”
面对官员们的恳请,叶轩略感意外,随即淡然回应:“那是黑板与粉笔,若你们需要,可前往神造局,请工匠们为你们制作。”言罢,叶轩转身离去。
大本堂的官员们愣怔片刻,随即欣喜若狂,纷纷奔向神造局,竞相请求制作黑板与粉笔。
关于不能擅自改造大本堂的说法,只是用来吓唬叶轩的。
“叶大人。”
“请稍候。”
一名平凡的宫女叫住了叶轩,迅速向他走来。
……
“叶大人,我是皇后娘娘的贴身宫女静月,此番前来是奉娘娘之命,邀请您前去商议要事。”
马皇后要见他?
叶轩有些惊讶。
他自问与马皇后并无交集。
为何马皇后要见他?
叶轩对这位奇特的皇后抱有敬意。
然而,这竟是叶轩首次面见马皇后。
静月引领叶轩至宫殿,随后,叶轩见到了马皇后。
马皇后衣着简朴,却尽显尊贵气质,面容慈祥,颇具国母风范。
“本宫久闻叶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然非凡。”
马皇后的目光落在叶轩身上,满是赞叹。
如此英俊的男子,实属罕见。
双方简短交谈后,马皇后先询问了皇孙们的学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叶轩逐一作答。
接着,话题转入正题。
“本宫听闻皇上赞誉先生智谋过人。”
“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本宫今日请先生来,实则有一事相求。”
“先生智谋超群,定有办法。”
马皇后对叶轩赞誉有加。
叶轩:……
“皇后娘娘,臣不过凡人,并无皇上所言那般能耐。”
“娘娘有何吩咐,请直说。”
“本宫欲请教,如何让伯温先生归隐山林?”
第255章 叶轩:这么个自大又清高的家伙,我理他作甚。
马皇后直言不讳地问道。
叶轩一听,顿时无言。
马皇后与朱元璋夫妇二人,若非大事,绝不轻扰于他。
而一旦相求,必是大难临头。
此次竟是询问如何让刘伯温退隐?
刘伯温乃朱元璋紧盯之臣,且有性命之忧。
让自己为刘伯温出谋划策?
这不等于与朱元璋为敌吗?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之妻,或许能得到宽恕,但自己这个献策者,必难逃责罚。
故而,最终或只自己遭殃。
叶轩并不惧朱元璋,有罗网在侧,自保有余。
即便朱元璋欲取其命,他也有法“二八七”护身,或让罗网之人动手,令朱元璋悄无声息地消失,朱标提前登基。
当然,叶轩不愿如此行事。
朱标若提前继位,麻烦诸多,定会来找他相助,届时他无法置身事外。
所以,除非朱元璋威胁其性命,否则他不会让罗网之人对朱元璋下手。
大明锦衣卫虽强,却远不及罗网的天级高手。
只要叶轩愿意,罗网之人可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血洗皇宫。
“皇后娘娘,此事臣无能为力。”
叶轩婉拒。
他不愿卷入这对帝后的纷争,以免引火烧身。
再者,他为何要助刘伯温?
对他并无丝毫益处。
他与刘伯温交情不深,亦无利益瓜葛。
即便刘伯温明日问斩,叶轩亦无动于衷。
马皇后见状,眉宇轻蹙。
她看出叶轩不愿相助,或许是怕受牵连吧?
这也情理之中。
毕竟,助刘伯温便是与朱元璋为敌。
而朱元璋,乃一国之君。
叶轩身为臣子,自当谨慎行事。
马皇后心中揣测着各种可能。
她误以为叶轩是因惧怕朱元璋的威严,担心受牵连,才不愿伸出援手,殊不知叶轩只是嫌麻烦。
其实,叶轩确有对朱元璋的忌惮,
那是怕自己一时冲动,让暗中势力误伤了朱元璋。
“叶先生,我明白这请求让你为难。”
“但请放心,此事绝不会累及你分毫。”
“今日之谈,唯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断不会有第三人得知。”
马皇后言辞恳切地保证。
叶轩沉默不语。
马皇后救刘伯温之心,溢于言表。
这也符合历史上那位仁慈、善良、充满智慧的马皇后形象。
她曾多次劝说朱元璋宽恕贤臣。
既然马皇后如此恳求,又言明不会牵连自己,叶轩心想,若能继续逍遥自在,告知她解救之法也无不可。
然而——
“刘伯温,救不得。”
叶轩直言不讳。
马皇后一脸愕然,难以置信。
“叶先生也无计可施?”
“臣并非无计可施。”
“但即便有计,也得刘伯温愿意才行。”
“皇后该知道,刘伯温性情高傲。”
“他想归隐山林。”
“要么放下心中高傲,彻底臣服于皇上,说得直白些,就是做皇上的忠实走狗,皇上指向东,他绝不能向西。”
“要么,他就得自毁名声,变成一个沉溺酒色之人。”
“这是唯一的办法。”
“刘伯温只有如此,才能让皇上不再猜忌。”
“但以刘伯温的性子,皇后认为他会这么做吗?”
叶轩反问。
马皇后眉头紧锁,面露难色。
刘伯温自视甚高,清高自诩。
不屈于权贵之威。
即便遭受碎骨之痛,他亦坚守不屈。
再者,他向来珍视自身名誉。
如此之人,怎会轻易屈服,或容忍声名受损?
刘伯温或许宁可选择死亡,
也不愿妥协。
“叶先生,除了这两个途径,再无他法了吗?”
马皇后满怀期待地望着叶轩。
叶轩轻轻耸肩。
“皇后娘娘,臣虽计谋众多,但眼下能救刘伯温的,仅此二策……”
他确有其他计谋,
却过于大逆不道。
若想刘伯温免于一死,
唯有除去朱元璋。
此等悖逆之策,他岂能告知马皇后?
毕竟,她与朱元璋乃夫妻。
外人提议弑君,
无异于谋反。
一旦开口,恐立即被皇后下令擒拿,乃至斩首。
尽管朱元璋前不久赐他丹书铁券,
但那对谋反之事并无裨益。
叶轩不愿涉足此类风险,更不会为之。
马皇后满面愁容,
叶轩却显得从容。
他拾起桌旁茶杯,浅尝一口。
茶味清淡, ** 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