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这群人终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1/1)
“孙成来了!”
“没被发现吧?”
“没有。”孙成摇摇头。
他向众人讲述了路上的遭遇。
众人义愤填膺。
“我们都是有志青年!”
“怎能眼睁睁看着国家 ** 而无动于衷!”
“那些人真是麻木不仁!”
“孙成,我记得你父亲是布庄老板,他不会也屈服了吧?”
孙成脸色一沉。
“我劝过他。”
“但他太软弱了。”
“向那些粗鲁的大明士兵低头。”
“真是可悲,这种叛徒,是我们高丽的耻辱!”众人怒骂道。
孙成面色难堪,羞愧、难过、悲愤等情绪交织在他脸上。
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父亲竟会做出那样的举动。
在他心中,贩卖大明商品就是背叛。
“这些大明人太可恶了!”
“他们肆意欺凌我们。”
“把我们当作牲畜一样对待!”
“完全不把我们当人看!”
“如今他们独占了我们高丽的商贸。”
“掠夺我们高丽的财富。”
“再这样下去,我们高丽的财富都要流进大明!”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继续下去,我们只会成为大明豢养的牛羊。”
“必须阻止他们!”
“要不我们去烧毁大明的货物?”
“这样,他们就没法在这里卖货了。”
“我们的反抗定能吸引众多高丽人加入!”
“那时,就能高举反抗的旗帜,对抗大明的蛮横统治。”
“好主意……”
……
砰!
话未说完,门猛地被撞开,一个浑身是血的高丽人跌倒在地,吐血道:“不、不好了,赵南被捕了……”
“我们暴露了。”
众人惊恐。
“此地危险,快走!”
“我们必须立刻……”
孙成话未讲完,马蹄声和士兵整齐的脚步声已逼近。
“糟了!”
“我们被大明士兵包围了!”
一个高丽人望向窗外,脸色骤变。
马蹄声、脚步声愈发清晰。
无数身披铠甲、手持武器的大明士兵,将孙成等人所在的房间团团围住。
不远处茶楼的二楼。
朱棣身着红袍,手扶栏杆,冷漠地望向被重重包围的房屋,眼神里满是嘲讽。
“这群高丽人真是愚蠢。”
“他们以为这样公然反抗我们,我们会不知道吗?”
“道衍,你说好不好笑。”
他看向身旁的人。
道衍微微一笑。
“勇气可赞。”
“但行为太过幼稚。”
“毫无策略。”
“简直是笨蛋。”
他毫不留情地批评。
大明将领将孙成的父母推上前,他们颤抖着喊道:
“阿成!”
“阿成!”
“别再抵抗了。”
“你们错了。”
“只要悔改,大人们会宽恕你们的。”
“快出来向大人们请罪!”
“爹求你了。”
“你弟弟妹妹还年幼……”
屋内的孙成猛然一颤。
他透过窗棂望去,只见父母、亲友以及弟妹全被明军押解在外,锋利的刀刃紧贴着他们的脖颈。
此刻,他终于体会到了那些他曾视为懦弱之人的恐惧。
……
第216章 大明科技飞速发展!大明日不落帝国步入正轨!
房间内,其他高丽反抗者仍在叫嚣。
“明军竟挟持无辜百姓!”
“太过分了!”
“我们跟他们拼了!”
“我……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
“哭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死何所惧,要死也要站着死!”
“不,我不想死!”
有人想拼命,有人哭泣求饶,有人浑身颤抖。
屋内乱作一团。
这群人终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在大明铁骑的冲锋下,他们一败涂地,倒在血泊之中。
孙成眼中映出最后一幕,父母、亲友、弟妹皆因他而死,一滴泪水从他眼角滑落,缓缓沿着脸颊滴落。
这泪,或许是对自己不自量力反抗大明的悔恨,或许是对自己力量不足的懊恼。
茶楼二楼,朱棣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轻吐两字:“愚蠢。”
他推行奴隶制,贩卖高丽奴隶,搜刮高丽财富,垄断高丽大部分生意。
这些人怨恨他,于是反抗。
这很正常。
但每次都被轻松 ** 。
普通人根本无法与朱棣藩国的铁骑抗衡。
朱棣和道衍都明白,这正是朱元璋所期望的。
一个动荡不安的藩国局势,方能令朱元璋心安。
朱棣无动于衷。
毕竟,他现已是这诸多殖民地的君主。
...
地面被鲜血浸染,一片猩红。
反抗者的 ** 悬挂于城墙之上,警示着高丽奴隶们。
高丽奴隶们掩住口鼻,面露惊骇、畏缩与恐惧。
朱棣目睹此景,面容冷漠。
他意图让所有高丽奴隶明白,反抗者的下场便是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唯有顺从于他,臣服于他,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经过此番血腥 ** ,这群高丽奴隶表面上变得驯服,不敢再有反抗之心。
朱棣的密探不时能探知欲图反抗的高丽奴隶。
朱棣对此毫不手软,将这些反抗者悉数悬挂于城墙,供其他奴隶观瞻。
高丽的殖民地逐渐成形。
大明过剩的廉价商品,在殖民地中倾销一空。
大量金银财富涌入大明,助力大明日益强盛。
大明的不落帝国之梦,正缓缓步入正轨。
虽为伊始,却已踏上昔日大不列颠的征途。
相信不久之后,大明将铸就强大的不落帝国。
在大明的疆域上,太阳永不西沉。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将遍布大明的殖民地。
全球的财富,将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明。
大明必将愈发昌盛。
......
神造局内,在叶轩的引领下,匠人们研发出诸多新奇机器。
制造工艺与科技取得显着进步。
冶金领域,钢铁、青铜、白银、黄铜技术均有重大突破。
造船技艺实现从传统到洋式的蜕变。
医药卫生方面,叶轩正致力于编纂《伤寒论释义》、《医学四字诀》及《本草纲目》。
这些着作内容繁复,非短期内所能完成。
他只能抽暇为之,缓缓推进。
这些医书对中医的传承与推广至关重要,尤以《本草纲目》为甚。该书堪称药物学的鸿篇巨制,被誉为东方药学的百科全书,囊括了明朝所有药方与药物,并对其功效与用途进行了详尽阐述。
叶轩认为大明亟需建立一套卫生体系,因城中垃圾若无人清理,任其路边堆积,既污染环境,又会招致蚊虫鼠蚁,引发疾病。他有意择机向朱元璋提议设立机构,专管京城垃圾清理,但目前事务繁多,尚未成行。此外,他还认为饮食饮水亦需规范管理,以保障民众健康,推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
在地理天文学领域,《天工开物》尚未问世,该书由明末清初的宋应星所着,距其出生尚有两三百年之遥。叶轩考虑是否应提前编纂《天工开物》,因其中记载了诸多天文测量方法,如用水平仪测天体视差、绳规测天体高度、度盘测天 ** 置等,且提及的天工仪等器械尚未问世,这些对航海极为有用,如利用风力和海流导航、以星象计算经纬度等。
纺织、造纸、铁器等领域亦有新进展。神造局内,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制造各种器械,蒸汽机虽尚未完成,但因技术难度过高,他们只能先制作其他叶轩要求的道具,如促进农业的新型农具梳齿轮牛耕机、提水机等。
“大人!”工匠们正忙碌时,眼角余光瞥见走进来的叶轩,大惊失色。
“您怎会来此?”
叶轩身着一件朴素白袍,却因自身气质而显得异常高贵。
工匠们见到进入的叶轩,纷纷恭敬地呼唤:“大人。”
叶轩轻轻点头回应。
“蒸汽机的进展如何?”他询问。
叶轩目光落在不远处巨大的蒸汽机上,工匠们面露尴尬。
“大人,蒸汽机的制作实在太难了。”他们坦言,“蒸汽阀和冷水阀的原理构造复杂,我们无法理解。还有钢铁结构和气缸密封要求,以目前的冶金技术无法达到。”
“但我们仍在努力,您传授的冶金技术中,我们已看到一些希望。只要再多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定能制造出蒸汽机!”工匠们坚定保证。
叶轩理解难度,却也知晓已倾囊相授,这已是领先西方数百年的科技。他决定另寻能人。
“这是钢制犁的图纸,你们试着用我教你们的冶金技术制作。”叶轩递上图纸,图中展示了一款三角形、中间凸起的钢制犁。
讲解完毕后,叶轩准备为神造局招募更多人才,希望能找到能制造蒸汽机的人。
而在皇宫,朱允炆的寝宫内堆满了各式机器:飞梭纺织机、洪武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他的心中充满了成为发明家的渴望。
朱允炆为了让水力织布机运作,特地将其安置在人造瀑布边。
瀑布轰鸣,水流自高处倾泻,转化为织布机的动力,令其轰鸣运作。
“哎哟!”
“皇孙殿下,您怎又玩这些?”
宦官小福子一时疏忽,不见朱允炆踪影,焦急寻找,终在瀑布旁的织布机边发现他。朱允炆正捧着一册,聚精会神地观察并记录着织布机。
小福子急忙上前。
“嘘!别出声。”
“我在研究水力织布机。”
“太神奇了,叶轩老师的水力织布机!”
“世间竟有如此奇物!”
朱允炆眼中闪烁着光芒,稚嫩的脸庞满是专注。
小福子无奈。
“殿下,这有何好看?”
“您该去读书了。”
“不然太子妃会怪罪的。”
朱允炆不理,撇撇嘴道:“我现在就在学习,这是老师的杰作,研究它便是学习老师的智慧。”
“别吵了,再吵,我让人赶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