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解缙念及此,不禁抚额(1/1)

礼部某室内,烛光勉强照亮昏暗空间。

桌上蜡烛的火苗跳跃,照亮了每位礼部官员的脸庞。

礼部官员的眼角微微颤动,脸色变得颇为古怪,仿佛各种复杂情绪交织,使得五官扭曲在一起。

“降低难度?”

“这便是你所谓的降低难度?”

“倘若你全力以赴,岂不是比攀登蜀道还难,难于上青天?”

此言实在离谱。

更何况,

这题目究竟是否认真考虑过?

部分礼部官员初次协助叶轩,他们曾耳闻叶轩的考题古怪至极,却未曾放在心上。

考题嘛,

再古怪又能古怪到哪里去?

然而,亲眼目睹叶轩为童生试县试所出的第一关考题后,他们才意识到那些关于叶轩考题的传言,竟丝毫不夸张。

叶轩的考题,

确是古怪至极。

这样的题目,真有答案可循?

考生们能否解答?

礼部官员们面面相觑,暗中递着眼色,相互推搡,最终推出了曾与叶轩共同担任过三次科举考官的杨乾知。

会试、试官考试,加上此次县试,杨乾知已是第三次担任考官。

他心中满是无奈与苦涩,

他本不想如此。

担任负责人或考官,皆需承担风险,一旦有事,他这助手也难逃干系。

“那个……能否让我避开此事?”

杨乾知怯懦地挤出这句话。

其他官员面面相觑,

他们讨论的是考题!

你跑题了!

叶轩轻拍杨乾知的肩膀,笑容温暖。

“大家都是礼部同僚,且你我相熟,我信任你的人品,故而看好你,选你一同负责县试。”

杨乾知几乎要感动落泪,

但他真的,真的……

不需要这份信任!

他宁愿叶轩不信任他,不选他。

科举考试风险极高,

他一点也不想参与。

他家中尚有妻子,哦,孩子尚无,但总会有的。

他除非疯了,才会甘愿成为科举考官,承担巨大风险,只为那点微薄的俸禄。

继续留在礼部做日常职务,安稳无虞,远比成为科举考官明智百倍。

礼部官员们沉默不语。

他们制止了越说越离谱的杨乾知,转而簇拥到叶轩身旁,目光炽热地盯着他,仿佛在看什么稀有之物。

叶轩感到后背一阵寒意。

维密?不对,他可不是女子!

正胡乱想着,礼部官员们开口了。

“叶大人,您出的考题,真的合适吗?”

他们语气委婉,暗示叶轩,希望他能意识到问题所在。

叶轩一脸茫然:“我的考题有问题?”

“难道是太简单了?”

他对自己考题的难度毫无概念。

礼部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暗叫不好,这位还想提高难度呢。

他们面露难色,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复杂地看着叶轩,说道:“叶大人,您的考题,有答案吗?”

“这个考题,没有固定答案。”叶轩答得理所当然。

礼部官员们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

没有答案?科举考试怎能没有答案?即便是县试,也不能如此儿戏啊!

“叶大人,没有答案,那考生试卷如何评判?”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问。

“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可以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叶轩解释道。

朱元璋本想以八股文取士,用四书五经束缚士人思想,但经叶轩一番劝说,已打消此念。然而,碍于颜面……

朱元璋未明确废止八股文取士制度。

叶轩设计了开放性的试题,意在鼓励士子们解放思想,不被四书五经所局限。

礼部官员们面面相觑,认为此举欠妥。

试题内容偏离四书五经已属异类,叶轩竟还提倡考生自由发挥,不拘泥于圣贤之说解析题目,此等做法实在是大胆至极。

“叶大人,这……”

“恐怕不太合适吧?”

“若皇上得知……”

礼部考官面露忧色。

毕竟,朱元璋虽让叶轩全权负责童生试,却未曾授权他如此革新。叶轩此番举动,万一惹祸上身,他们这些协办人员恐也难逃干系。

念及此,他们心生恐惧。

叶轩见状,连忙安抚:

“诸位放心。”

“责任在我。”

“真有风吹草动,自有高个子顶在前面。”

“万一有事,我一力承担。”

“定保你们无恙。”

实则,朱元璋已有意放弃八股取士,这才将童生试交由叶轩全权处理,以示信任,同时也想瞧瞧叶轩究竟能搞出怎样的童生试,设计出怎样的试题。

故而,朱元璋心中已有预期。

即便叶轩将考生全数带至郊外,以马拉松作为考试,朱元璋知晓后亦不会怪罪,当然,前提是叶轩真能借此选出人才。

礼部官员听罢叶轩的保证,神色稍缓。

叶轩话已至此,他们又能如何?

干活便是。

于是,礼部官员着手印制试题,密封后送往各县,待县试开启之时,方可拆封。

考前,考题仅为叶轩及礼部考官所悉,外人不得而知。

时光飞逝。

密封考题迅速传递至各县知县手中。

随即,县试来临。

士子们翘首以盼,县试终于开启。

第145章 考生愕然!这是何种考题?

二月,春意尚寒。

大明各县,士兵严阵以待,环绕考场。

考场北侧的“龙门”外,一群身着厚衣的童生聚集,静待入场。

“今年的考题会出自哪位大儒之手?”

“该不会是刘三吾大人吧?”

“皇上现在最信任的不是叶轩吗?会不会是他出题?”

“不可能,绝对没可能。”

“我听说,叶轩出的题极难,连举人、贡士都直呼不易,我们只是童生,怎会面对此等难题?”

“言之有理,只要不是叶轩出题,我就有信心。”

“今年我必过县试!”

“为此,我已筹备良久,决不能再落榜!”

考生们凝视龙门,紧握拳头,满脸坚毅。

考生中,既有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有年逾古稀的老者,皆满怀期待与激动。

解缙身处其间,眼中闪烁着自信光芒。

尽管天文地理算数他仍在钻研,但若考四书五经,他自信不输同龄,甚至年长之人。

自幼被誉为神童,他从未体验过失败的滋味。

对他而言,县试不过小菜一碟,凭借他的才华,通过几无悬念。

“县试之后,便是府试、院试,通过即可成为秀才,接着是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及之前的考试,难度尚可。”

“会试前夕,时光尚余。”

“我誓要精通天文地理算术等学问……未曾料到,这些学问竟如此艰深,与四书五经大相径庭……四书五经,熟记贯通即可,而天文地理算术,不仅需背诵知识点,更需灵活运用,颇为棘手。”

解缙念及此,不禁抚额。

自觉于天文地理算术等科,恐无天赋,一见数字与逻辑,便觉头疼。

或许命运予我一扇窗,又闭一扇门。

“无论如何。”

“我定当奋力前行。”

“叶轩能掌握那些知识,运用自如,我岂能落后。”

“会试前的小考,无足轻重。”

“我的志向,在于会试。”

“殿试。”

“乃至一甲状元!”

解缙青涩脸庞上,洋溢着自信与不羁。

“入场准备!”

“考生列队!”

龙门守卫高呼,维持秩序。

闻听入场,考生们蜂拥而至,迅速列队。

县试由知县主持,兼任主考。

儒学署教谕、训导负责监考。

“姓名?”

“年龄?”

“籍贯?”

……

教谕、训导核对考生身份。

“搜子”逐一搜查考生身体,以防夹带。

搜查极为严苛,连衣物夹层亦不放过。

相较于县试等,会试搜查宽松许多。

会试考生皆为举人,或有官身,不敢造次,搜查仅流于形式,以示尊重。

而县试则异。

童生试首场,考生皆平民,搜查肆无忌惮,又因防舞弊,故尤为严格。

“好了,进去吧。”

“下一个!”

……

解缙排队时,思绪飘向了童生试的首场——县试。

“不知叶轩此次是否会参与科举。”

“但他深受皇上宠爱,且题目难度颇大,或许会在会试或殿试出题吧?”

“真希望能遇上叶轩出题。”

一想到叶轩出题,解缙身体不禁颤抖。

他既兴奋又恐惧。

他渴望挑战叶轩的题目,却又担心自己无法解答。

毕竟,叶轩出题范围广泛,涵盖天文地理算数等,这些恰是他所不擅长的。

他精通的是四书五经……

“行了,进去吧。”

搜查人员“搜子”检查完解缙后说道。

解缙领取号码牌,步入考场。

其他考生亦如是。

考生中不乏稚嫩孩童,眼神清澈而懵懂,多数为科举初体验。

然而,他们未曾预料到,这场科举将成为他们一生的阴影。

数十年后,当这群考生已至暮年,回想起此次科举,脸上仍会浮现出孩童般的恐惧,仿佛遭遇了世间最恐怖之事。

他们形容此次科举为身心的双重折磨,叶轩宛如恶魔。

若能重来,他们宁愿放弃,即便延后三年,也不愿再受那恶魔般的摧残。

考生入场完毕,考场封闭。

格子间内,考生们清扫尘埃,考试即将拉开序幕。

“张三!”

知县高呼。

考生张三上前领卷。

“由哪位廪生担保?”

知县询问。

张三如实回答。

知县确认无误,试卷递至其手中。

“下一个!”

“李贵!”

“何人担保于你?”知县反复确认。

教谕与训导在一旁协助知县,试卷分发井然有序。

“下一个!”

考生接过考卷,返回各自格子间,并未立即拆封,需待考试钟声响起,方可启封,否则视为作弊。

试卷悉数分发完毕,考试时间将至。

“铛!铛铛!”

考试钟声骤响,考生们纷纷开启密封试卷,窸窣之声此起彼伏,试卷内容逐渐展现。

唯有一题。

考生们笑容未展,已看清题目,表情瞬间凝固,双目圆睁,嘴巴大张,惊愕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