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李渊心中涌起一丝荒诞之感(1/1)

我要发火了,我真的会发火的!

自那次奉天殿相见后,

赐人、北伐、从军、秋收,种种事务接踵而至,轮番上阵。

我才刚休息一日!

一日都未过完!

你又召我入宫?

你信不信我会……我发疯起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远超这个时代的火器,我这兑换一门,不过区区五百积分。

一颗蘑菇云,我这只需五十万积分。

我系统中积分数百万。

你信不信我能随时将你送上西天?

你就不知畏惧吗?

我一发起火来,后果真的非常严重!

李逸风的表情略显扭曲。

“世子?难道是秦王世子?咦?”

“啊?怎么了?”

“没事,皇上正等着您呢,您看……”

李逸风深吸一口气,怒气直冲云霄,随后化为一抹坚毅的微笑。

“那我们这就出发吧。”

李逸风淡淡说道,心中却默默记下了一笔。

某日,李世民又召见我,还残忍地不让我休息,原本每日三百个俯卧撑,竟特加至五百!

李世民,咱们走着瞧,看谁能笑到最后!

当李逸风步入皇宫时,惊讶地发现宫门外聚集了众多人群。

他们的举止颇为异常。

正常人,在他人指指点点时,定会心生不悦或羞愧,但他们非但不恼,反而一脸自豪。

正常人,也不会跪在宫门口,而应像他这位秦王世子一般,昂首阔步地步入宫中。

途经宫门禁军时,

李逸风随口问道:“今年是何年份?”

“啊?”

“啊什么,你身为皇宫禁军,竟不知今年是何年?”

李逸风鄙夷地说道。

禁军强忍不悦,答道:“卑职知晓,今年是贞观八年。”

哟呵,

竟是贞观八年。

我还以为已是开元八年了呢。

不然这些官员怎会如此大胆,竟敢跪在宫门口进谏。

敢跟李世民来这一手?

这不是自寻短见吗?

勇士啊!

李逸风对这些大臣竖起了大拇指,悠然自得地步入宫中。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某位禁军:“……”

都说秦王世子体弱多病……不,是胆小懦弱,今日怎会如此疯狂?

难怪皇上如此宠爱秦王世子,原来是为了照顾这位心思……奇特的皇孙。

带着李逸风的公公路过这位禁军时,淡淡说道:“你被革职了。”

“???”

“为何?”

禁军一脸茫然。

“因为你对秦王世子不够尊敬。”公公理所当然地说道。

禁军:……

他的心态有些崩塌。

这皇宫里,简直没有一个思维正常之人!

待李逸风抵达太极殿时,发现这里比宫门口更为喧嚣。

宫门口多为言官,品阶虽不高,却擅长唇枪舌剑。

而太极殿呢,

六部侍郎,无一缺席。

即便是在尚书之位,人数也寥寥可数。

此刻正值永乐年间,大明未来的官位体系尚未完善,不似后世,随便一地的将领都能挂个应兵部尚书的头衔。

此时,侍郎、尚书之位稀缺,犹如宝座有限,每个位置都价值连城。

却没想到,如此多的高官,竟同时现身奉天殿。

他们非但站立,而是长跪于地。

【气氛诡异,这老谋深算之人定没安好心,选在此刻派人围堵我于汉王府外,分明是想让我背锅。】

【我先在殿外观望一番再做打算。】

朱明渊心中暗自盘算。

然而,

他殊不知,自己的想法已被另一人尽收眼底。

“这小子,倒是懂得趋利避害。”

朱棣脸上微怒,却露出一丝笑意。

他的话语,让在场多数人心中一紧。

“汉王世子,站在殿外作甚?快快进来。”

朱棣淡然说道。

【见鬼,我离那老谋深算之人至少两百步之遥,他怎会一眼瞧见我?】

【他如此高龄,怎还未有老花之症……咦,似乎不对,老花应是近处模糊,远处清晰。】

【罢了,我认了。】

朱棣笑眯眯地望着朱明渊,后者一脸不乐意,却能瞬间转换为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踉跄步入奉天殿。

即便如此,

在场许多人看向朱明渊的眼神,也称不上友好。

朱明渊平日里懒散度日,确有其事。

但今日他稍动感知,虽已收敛,但其能力何其强大?

即便是残留外界的丝丝缕缕,也足以让他敏锐捕捉到在场之人的真实情绪。

【果真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这帮老家伙聚在一起,是想对老爷子逼宫吗?即便我是被老爷子硬拉来的,他们看我的眼神都像是恨不得将我生吞活剥。】

【究竟是什么大事,需要他们亲自出马?】

朱明渊心中疑惑。

他清楚记得,昨日那么多人围攻自己,也没今日这般阵仗。

【而且,那老谋深算之人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他为何还不动手?】

听着朱明渊的心声,

还能为何?

朕自然是为了等你这位懒散的汉王世子。

朱棣微微一笑。

“既然汉王世子已到,那便言归正传。”

“你们不是一直想让朕册立皇太孙吗?”

【皇太孙?】

【李澈这小子怎么这么早就成了皇太孙候选人?】

【我还以为得等到明年呢……】

李渊微微一怔。

这小家伙心里居然在想这个?

皇太孙啊,

就像每个皇子都梦想成为太子,每个太子都渴望登基为帝一样,没有哪个皇孙不憧憬着皇太孙的位置。

可当自己提及皇太孙的议题时,李澈这小子心中竟无丝毫波澜,反而认定这皇太孙之位是李煜的。

李渊不禁有些郁闷。

朕平日里的偏爱就那么明显吗?

为何这小家伙就是不肯正视朕对他的栽培与真心呢?

然而,

明年才册立皇太孙?

这话……

李渊心中涌起一丝荒诞之感。

若非之前阿鲁台撺掇本雅失里杀害明朝使臣,自己也不会亲征,确实打算那时册立李煜为皇太孙。

甚至,

即便那事发生。

可李渊未曾听到李澈的心声,未发现身边竟藏着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真正的天才皇孙。

他北伐归来。

按计划,也确是明年册立太孙。

只是……

小家伙怎会知晓此事?

这只是他心中的一个隐晦打算,与战略眼光、未来局势的判断,乃至臆想都无关。

偏偏,李澈说对了,这是巧合吗?

李渊深深地望了李澈一眼。

李澈感受到皇爷爷这一眼的意味深长。

【哎,老狐狸怎么又看过来了?别看我,别看我,就当我透明不行吗?】

李澈心中默念。

他此刻对老狐狸的眼神真是惧怕不已。

每当老狐狸如此意味深长地看着自己,他总要背负起不属于这个年纪的重担。

每一次都如此。

从无例外。

这老狐狸,简直让人无语。

有时候,男人的直觉,比女人的第六感还要敏锐。

比如现在。

“你们不是想让朕册立皇太孙吗?”

“那就让汉王世子来当这个皇太孙好了。”

李渊淡淡的话语,犹如平地惊雷。

吓得在场的大臣们,不顾君臣礼仪,纷纷抬头望向李渊,似乎在确认,眼前的这位皇帝是否被他人冒充?

不然,他怎会说出如此荒谬之语?

太子是皇长子李高炽。

太孙,竟是汉王世子。

莫非你以为时光仍旧停留在春秋战国?叔父仙逝,皇位竟跃过亲子,传于侄儿?

陛下,世事已非往昔!

自那春秋盛世至今,已然跨越两千载春秋。

两千年的岁月,世间早已翻天覆地。

李澈近乎癫狂。

【我深知你这狡猾之徒心怀不轨,却未曾料到你竟如此狠毒。】

【既然欲立我为皇太孙,岂不是置我于死地?】

【我可是你的嫡亲孙儿,究竟有何深仇大恨,非要如此待我?】

【皇太孙!】

【去你的皇太孙!】

【皇太子之位尚属朱祁之父,太孙之衔却要强加于我。】

【你是嫌我这靶子不够显眼,生怕旁人看不见吗?】

李澈的怒吼,在李世民的耳畔回响。

李世民眼中掠过一抹疑惑。

“为何这少年的反应如此激烈?”

“被册封为皇太孙,未来有望登上帝位,他竟毫不动心?”

李世民满心不解。

想当年,他为了这皇位,历经无数战火,筹谋算计,手足相残,历经千辛万苦,方有今日。

而今,

竟有人对这千辛万苦得来的皇位不屑一顾?

我,莫非仍在梦中?

我所得的,莫非是个虚假的皇位?

在场的大臣们,见李世民一脸愕然,亦以为他在梦中。

当他们确认李世民所言非虚,自己并未发疯,心中的震惊更甚。

“太过荒谬!”

“难以接受!”

这是所有大臣的心声。

内阁大学士魏征率先挺身而出,向高坐龙椅的李世民深深行礼,

一脸悲戚地说道:

“陛下!”

“臣恳请陛下三思!”

“立汉王世子为太孙,非但无助于国本稳固,反而会使大明再陷动荡。”

“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苍生,恳请陛下收回旨意。”

在魏征率先表态后,

其余大臣也纷纷附和,异口同声。

今日,众臣来访,意在巩固皇嗣朱明瑞的地位,确保太子一脉的储君之位坚如磐石,而非让陛下提拔秦王之嫡孙朱晨曦。

此意不仅为众臣所共有,

即便是朱晨曦本人,亦暗自期盼帝王只是一时失言。

尽管众人皆知,此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秦王嫡孙已遵旨觐见。何人能误至此?

即便帝王心意已决,吾辈亦须力挽狂澜。

否则,今日之事载入史册,后世将如何评判我等臣子之无能?

侍奉帝王已觉艰难,

岂料今日更陷如此窘境。

此等屈辱,岂能忍受。

群臣高呼,

“秦王嫡孙不可立为太孙,恳请陛下收回旨意!”

其声震天,情绪激动,犹如丧亲之痛。

众人立场鲜明,誓要反对秦王嫡孙。

然他们未曾料到,

朱晨曦表面惶惑,内心实则窃喜,目光中闪烁着异彩。

【说得好,妙极。】

【杨文渊这老臣,虽属大伯父一派,此刻我却支持你。】

【还有满朝文武,吾终见文臣之傲骨,尔等务必抵挡那老谋深算者的诱惑与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