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五)(1/1)
陆绩身材高大,学识渊博,天文历法、算术等学问没有不涉猎的。虞翻是年长有声望的人,庞统是荆州有名的贤士,年纪都比陆绩大,却都和他交情很好。孙权掌管政事时,征召他为奏曹掾,因为他为人正直被人忌惮,后来调出京城担任郁林太守,加授偏将军,配给两千名士兵。陆绩不仅腿有残疾,而且一心向往儒雅的生活,担任武将并不是他的志向。即使军务繁忙,他也没有停止着述,创作了《浑天图》,为《易经》和《太玄经》作注,这些着作都流传于世。他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就写下遗言:“汉朝志士吴郡陆绩,幼年学习《诗经》《尚书》,长大后钻研《礼记》《易经》,奉命南征,患病濒危,寿命不长,真是令人悲痛啊!” 又说:“从现在起,六十年后,天下将会车同轨、书同文,可惜我看不到了。” 他三十二岁时去世。长子陆宏,担任会稽南部都尉;次子陆叡,担任长水校尉。
(陆绩在郁林太守任上生下女儿,名叫郁生,嫁给张温的弟弟张白。姚信的文集中有奏表称赞她说:“我听说唐尧、虞舜时的政治,是推举善人加以教化,表彰品德提拔异能,这是三王首要的治国之道,所以忠臣烈士在朝廷扬名,贤妇贞女在乡里显迹。这都是为了弘扬教化功业,传播清正风气,让有美好品性的人,无论在世还是去世都能显扬;有美德的人,男子女子都能获得荣耀。从前王蠋树立寒松般的气节,齐王为他表彰乡里;义姑建立非凡的操守,鲁侯为她加高家门。我看到已故郁林太守陆绩的女儿郁生,从小就有忠贞独特的品行,年幼就立下坚不可摧的气节,十三岁时嫁给同郡张白。侍奉祖庙三个月,妇礼还没行完,张白就遭遇家祸,在外地去世。郁生高声表明气节,正义之色显露在脸上,面对众多说媒的人,坚决拒绝改嫁,在艰难困苦中侍奉张白的姊妹,历经艰险,意志像霜雪一样纯洁,道义之心比金石还坚定,诚信贯通神明,按礼仪为张白送终,受到乡邻的敬仰。我听说彰显德行要靠行动,显扬行动要靠爵位,如果没有名爵,就不能严格劝勉善行,所以士人有诔文,鲁人记载他的勇敢;杞妇的事迹被记载,齐人哀怜她的悲哭。请求圣朝参考前代教训,上开陛下听闻,下显朝廷厚恩,赐予郁生义姑的称号,来激励青年男女的气节,这样朝廷教化就能畅行,士人女子的观念也会改变。”)
张温,字惠恕,是吴郡吴县人。他的父亲张允,因为轻财重士,在州郡中有名望,担任孙权的东曹掾,去世后留下美名。张温年轻时就注重节操,容貌出众。孙权听说他的名声,问公卿大臣:“张温当今可以和谁相比?” 大司农刘基说:“可以和全琮同辈。” 太常顾雍说:“刘基不了解他的为人,张温当今无人能比。” 孙权说:“这样的话,张允就像没死一样啊。” 征召张温前来见面,他的言辞应答让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孙权改变态度对他更加礼遇。会见结束后,张昭握着他的手说:“老夫的心意,你应当明白。” 任命他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调任太子太傅,很受信任器重。
张温三十二岁时,以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他说:“你本不该远出,只是担心诸葛孔明不了解我和曹氏往来的用意,所以委屈你出行。如果山越部族全部平定,就准备大举进攻曹丕。使者的职责是接受命令而不接受解释。” 张温回答:“我入朝没有心腹之谋,出使没有专对之才,恐怕没有张老那样传播声誉的功劳,也没有子产陈述事务的成效。但诸葛亮见识高明有谋略,必定知道陛下屈伸的深意,加上蒙受朝廷的恩德,我推测他一定不会有疑虑。” 张温到蜀国后,前往宫廷呈上奏章:“从前商高宗在守丧期间使殷朝再度兴盛,周成王年幼却让周朝德行达到太平,功劳覆盖天下,声名传遍四方。现在陛下以聪明的资质,比得上古代圣王,让贤能的大臣总管政务,贤才的光辉闪耀,远近的人都望风归附,没有不依赖的。吴国尽力征战,平定江边,希望和有道的君主统一全国,诚心协力,有如黄河之水不可改变。军务繁忙,使者缺乏,所以我冒着冒昧的羞耻,出使传达友好情谊。陛下崇尚礼义,不会轻视忽视。我从进入边境到抵达近郊,多次蒙受到慰问,恩诏不断,我因荣耀而感到惶恐,惊惧不安。谨献上带来的书信一封。” 蜀国非常看重他的才能。返回后不久,他被派往豫章部署出兵,事业还没完成。
孙权心里早就对张温称赞蜀国政治心存不满,又嫌他名声太大,百姓都被他的名气迷惑,担心他最终不会为自己所用,正想找机会中伤他,恰逢暨艳事件发生,就借这个机会发难。暨艳,字子休,也是吴郡人,是张温引荐提拔的,先任选曹郎,后来升任尚书。暨艳性格急躁严厉,喜欢发表公正的议论,看到当时郎官衙署里人员混杂,大多不称职,就想区分好坏,把贤能和愚劣的人分开。他弹劾百官,核查三署官员,大多把高官贬职,降低好几级,能保住原有职位的还不到十分之一。那些在位贪婪卑鄙、品德低劣的人,都被改任军吏,安排在军营里。于是怨恨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日积月累的谗言也开始流传。众人纷纷指责暨艳和选曹郎徐彪(《吴录》记载:徐彪,字仲虞,是广陵人),说他们任用亲信,爱憎不按公理办事,暨艳、徐彪最终都因此自杀。张温向来和暨艳、徐彪意见一致,多次书信往来互通消息,孙权就借此治了张温的罪。
孙权把张温囚禁在官府狱中,下令说:“从前征召张温时,我虚心待他,他到任后就给予高官,待遇超过旧臣,没想到他心怀险恶,暗藏异心。从前暨艳的父兄依附叛逆,我没有记恨,仍然提拔任用他,想看看他的表现。观察下来,果然露出了真面目。而张温与他生死结交,暨艳提拔或降职官员,都以张温的意思为依据,两人互相勾结,互为表里,不是张温的党羽,就挑毛病找错处,编造罪名。之前我派张温督察三郡,指挥官吏门客和残余士兵,当时担心有战事,想让他尽快回来,所以授予他棨戟,赋予他权威。可他到了豫章后,上表请求讨伐旧恶势力,我轻信了他的话,特意把绕帐、帐下、解烦的五千士兵交给了他。后来听说曹丕亲自出兵淮水、泗水一带,特意命令张温遇紧急情况就出兵,可他却把将领们都安置在深山里,接到命令也不来。幸亏曹丕自己退兵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还有殷礼,原本是靠占卜征召来的,张温却先后请求带他去蜀国,在异国他乡宣扬他,大加议论。殷礼回来后,本该回到本职岗位,却被任命为尚书户曹郎,这样的安排,全是张温一手操作。张温还对贾原说会推荐他做御史,对蒋康说会用他代替贾原,专门炫耀自己能施恩于人,为自己造势。推测他的奸邪用心,真是无所不为。我不忍心把他在闹市处死,现在把他贬回原籍,让他做杂役小吏。唉,张温啊,能免死罪就算幸运了!”
将军骆统上表为张温辩解:“殿下天生明德,神明开启圣心,从四方招揽优秀人才,在朝廷安置贤能之士。众多士人都受到您的厚恩,张温更是蒙受了最隆重的待遇。可张温自己招来罪责,辜负了您的恩宠,想到这些,实在令人悲痛愧疚。但我在交往中,为国家观察了解,深知其中情况,所以秘密陈述其中道理。张温其实没有别的心思,做事也没有叛逆的迹象,只是年纪还轻,稳重不足,却承受着显赫的恩宠,凭着卓越的才能,高谈品评人物,实行褒贬议论。于是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嫉妒他的恩宠,争名夺利的人嫉妒他的才能,沉默寡言的人反对他的议论,有缺点的人忌讳他的评价,这是臣下应当详细分辨,朝廷应当深入调查的。从前贾谊是最忠诚的大臣,汉文帝是最英明的君主,然而周勃、灌婴一句话,贾谊就被远远贬退。为什么呢?因为嫉妒他的人用心深切,进谗言的人手段巧妙。结果错误传遍天下,过失显扬于后世,所以孔子说‘做君主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张温虽然没有纵横天下的智谋,没有猛虎般的武力,但他一向气度文雅,品德优秀,文章有文采,议论有辩才,卓越出众,光彩照人,世上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所以论他的才能实在可惜,论他的罪过却可以宽恕。如果能忍住威严赦免有大德的人,宽恕贤才来促进大业,这实在是朝廷的光荣,四方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