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妃嫔传(二)(1/1)

吴主权王夫人,是琅邪郡人。(《吴书》记载:夫人的父亲叫卢九。)她通过选秀进入宫中,黄武年间得到孙权的宠爱,生下儿子孙和,受宠程度仅次于步夫人。步夫人去世后,孙和被立为太子,孙权准备立她为皇后,可全公主鲁班向来讨厌她,总是在孙权面前说她的坏话。后来孙权生病卧床,有人说王夫人脸上有喜色,孙权因此非常愤怒地责备她,王夫人最终忧郁而死。孙和的儿子孙皓即位后,追尊她为大懿皇后,封她的三个弟弟都为列侯。

吴主权王夫人,是南阳郡人,通过选秀进入宫中,嘉禾年间得到孙权的宠爱,生下儿子孙休。等到孙和被立为太子,孙和的母亲地位尊贵,其他受宠的姬妾都被打发到宫外居住。这位王夫人被送到公安,后来在那里去世,就安葬在当地。孙休即位后,派使者追尊她为敬怀皇后,把她改葬到敬陵。王夫人没有后代,孙休就封她同母弟弟王文雍为亭侯。

吴主权潘夫人,是会稽郡句章县人。她的父亲本是官吏,因犯法被处死。潘夫人和姐姐一起被送进织室做工,孙权见到她后觉得她与众不同,就把她召入后宫。得到宠爱后她怀了孕,梦见有人把龙头递给自己,她用围裙接住,后来就生下了孙亮。赤乌十三年,孙亮被立为太子,潘夫人请求让姐姐出宫嫁人,孙权答应了。第二年,潘夫人被立为皇后。她生性阴险妒忌,又擅长用美色谄媚,从进宫到去世,陷害了袁夫人等很多人。(《吴录》记载:袁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有节操德行却没有儿子。孙权多次把其他姬妾生的孩子交给她抚养,可都没能养活。步夫人去世后,孙权想立她为皇后,袁夫人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孙权生病时,潘夫人派人向中书令孙弘询问吕后专权的旧事。她因为侍奉孙权过于劳累,生了重病,宫里的宫女们趁她昏睡时,一起用绳子把她勒死了,谎称她是中了邪祟暴毙。后来事情败露,因此被处死的有六七人。孙权不久后也去世了,潘夫人和他合葬在蒋陵。孙亮即位后,任命潘夫人姐姐的丈夫谭绍为骑都尉,给他兵权。孙亮被废黜后,谭绍和家属被送回原籍庐陵郡。

孙亮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儿。全夫人的堂祖母全公主很喜欢她,每次进宫都带着她一起去。等到潘夫人母子受宠,全公主因为自己和孙和的母亲有矛盾,就劝孙权为潘夫人的儿子孙亮娶全夫人,孙亮后来被立为继承人。全夫人被立为皇后,全尚被任命为城门校尉,封为都亭侯,后来代替滕胤担任太常、卫将军,进封永平侯,录尚书事。当时全氏家族有五人封侯,都掌管兵马,其他族人担任侍郎、骑都尉,在皇帝身边担任侍卫,从吴兴郡出来的外戚,尊贵兴盛程度没人能比得上。后来魏国大将诸葛诞献出寿春投降吴国,全怿、全端、全祎、全仪等人却趁这个机会投降了魏国,全熙因谋反计划泄露被处死,从此全氏家族逐渐衰落。等到孙綝废黜孙亮为会稽王,后来又把他贬为候官侯,全夫人跟着他到了封地,住在候官县。全尚带着家属被迁徙到零陵郡,后来被追杀。(《吴录》记载:孙亮的妻子贤惠聪慧有容貌,住在候官县,吴国灭亡后才回到家乡,永宁年间去世。)

孙休朱夫人,是朱据的女儿,也是孙休姐姐朱公主所生。(臣松之认为孙休娶自己的外甥女,这事和汉惠帝的情况一样。荀悦已经对此做过恰当的批评,所以这里就不再多说了。)赤乌末年,孙权为孙休聘娶她为妃。孙休做琅邪王时,她跟着住在丹阳。建兴年间,孙峻专权,皇室家族都对他很不满。全尚的妻子是孙峻的姐姐,所以只有全公主得到庇护。当初,孙和做太子时,全公主诬陷陷害王夫人,想废掉太子,改立鲁王,朱公主不答应,从此两人产生矛盾。五凤年间,孙仪谋划杀掉孙峻,事情败露后被处死。全公主趁机说朱公主和孙仪同谋,孙峻就冤枉地杀了朱公主。孙休很害怕,把朱夫人送回建业,两人握手哭泣着分别。朱夫人到建业后,孙峻又把她送回孙休身边。太平年间,孙亮知道朱公主是被全公主害死的,就问朱公主死的原因。全公主害怕地说:“我实在不知道,都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说的。” 孙亮于是杀了朱熊、朱损。朱损的妻子是孙峻的妹妹,孙綝因此更加猜忌孙亮,最终废掉孙亮,立孙休为帝。永安五年,朱夫人被立为皇后。孙休去世后,大臣们尊奉朱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一个多月后,把她贬为景皇后,称安定宫。甘露元年七月,朱夫人被逼去世,与孙休合葬在定陵。(《搜神记》记载:孙峻杀了朱公主后,把她埋在石子冈。归命侯孙皓即位后,想要改葬她。但那里坟墓一个挨着一个,没法辨认哪座是朱公主的。而宫女们还比较清楚朱公主去世时穿的衣服,就派两个巫师分别住在不同的地方等候她的神灵,让她们观察辨认,不让她们互相靠近。过了很久,两人都报告说:看见一个女子大约三十多岁,头上戴着青锦束发,穿着紫白相间的夹衣,红色的丝质鞋子,从石子冈上走到半山腰,然后用手撑着膝盖长叹,稍作停留后,走到一座坟墓上就停了下来,徘徊了很久,突然就不见了。两人的话,不约而同。于是打开那座坟墓,里面的衣服和她们描述的一样。)

孙和何姬,是丹杨句容人。她的父亲何遂原本是名骑士。孙权曾经到各军营巡视,何姬在路边观看,孙权远远看见她觉得与众不同,就命令宦官把她召进宫里,赐给儿子孙和。何姬生下儿子,孙权很高兴,给孩子取名叫彭祖,就是后来的孙皓。太子孙和被废后,后来成为南阳王,住在长沙。孙亮即位后,孙峻辅政。孙峻向来巴结讨好全公主,全公主和孙和的母亲有矛盾,就劝孙峻把孙和迁到新都居住,还派使者赐死孙和,孙和的嫡妃张氏也自杀了。何姬说:“如果我们都跟着死了,谁来抚养孤儿呢?” 于是就抚养孙皓和他的三个弟弟。孙皓即位后,尊奉孙和为昭献皇帝(《吴录》记载:孙皓起初尊奉孙和为昭献皇帝,不久后改称为文皇帝。),尊何姬为昭献皇后,称升平宫,一个多月后,又进封为皇太后。何姬的弟弟何洪被封为永平侯,何蒋被封为溧阳侯,何植被封为宣城侯。何洪去世后,他的儿子何邈继承爵位,担任武陵监军,被晋军杀死。何植官至大司徒。吴国末年政治混乱,何氏家族骄横僭越,子弟横行放纵,百姓都很痛恨他们。所以民间流传谣言说 “孙皓早就死了,现在在位的是何氏的儿子”。(《江表传》记载:孙皓把张布的女儿封为美人,很宠爱她。孙皓问她:“你父亲在哪里?” 张美人回答说:“被贼人杀了。” 孙皓大怒,用棒子打死了她。后来又思念她的容貌,让能工巧匠用木头雕刻出张美人的形象,常常放在座位旁边。孙皓问身边的人:“张布还有女儿吗?” 身边的人回答说:“张布的大女儿嫁给了前卫尉冯朝的儿子冯纯。” 孙皓立即把冯纯的妻子抢进宫中,非常宠爱她,封她为左夫人,日夜和她在房里宴饮,不理朝政,让尚方用黄金制作华燧、步摇、假髻等首饰,数量上千。命令宫女们戴着这些首饰互相扑打玩耍,早上做好的首饰晚上就损坏了,总是拿出去重新制作,工匠们趁机偷盗,国库都被掏空了。恰逢左夫人去世,孙皓悲痛思念,把她葬在苑中,建造了很大的坟墓,让工匠雕刻柏木做人,放在坟墓中作为卫兵,还把金银珍玩等物品用来送葬,数量多得没法计算。安葬之后,孙皓在宫里治理丧事,半年都没出宫。国人看见葬礼太奢侈华丽,都认为孙皓已经死了,被安葬的就是他。孙皓舅舅的儿子何都相貌和孙皓相似,就有传言说何都代替孙皓当了皇帝。临海太守奚熙相信了谣言,起兵想要回来诛杀何都。何都的叔父何植当时担任备海督,击杀了奚熙,诛灭他的三族,谣言才平息,但人心还是很疑虑。)

孙皓滕夫人,是前太常滕胤的同族女儿。滕胤被诛灭后,滕夫人的父亲滕牧因为关系疏远被迁徙到边郡。孙休即位后,大赦天下,滕牧才得以回来,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孙皓被封为乌程侯后,聘娶滕牧的女儿为妃。孙皓即位后,立她为皇后,封滕牧为高密侯,任命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后来朝中大臣因为滕牧是尊贵的外戚,多次推举他让他劝谏争辩。而滕夫人的宠爱逐渐衰减,孙皓越来越不高兴,孙皓的母亲何太后常常在旁边劝说。另外太史说,从运数历法来看,皇后不能更换,孙皓相信巫师的话,所以滕夫人才没被废黜,常常在升平宫供养。滕牧被派遣居住在苍梧郡,虽然爵位没被剥夺,但实际上是被流放了,最终在途中忧愁而死。皇后宫中的官员,只是凑数而已,接受朝贺和上表奏疏还和以前一样。而孙皓在宫内的各位宠姬中,佩戴皇后印绶的有很多。(《江表传》记载:孙皓又派黄门到各州郡巡视,挑选将吏家的女子。那些二千石大臣的女儿,都要每年上报姓名,年龄十五六岁的要经过挑选,挑选不合格的,才能出嫁。后宫有上千人,却还在不停地挑选女子进宫。)天纪四年,滕夫人跟着孙皓迁徙到洛阳。

评论说:《周易》说 “整顿好家庭,天下就能安定”。《诗经》说:“给妻子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家和国。” 这话确实有道理啊!远看齐桓公,近看孙权,都有识别贤士的明智,有超越常人的志向,但是在嫡庶问题上不分清,后宫混乱,被古今人耻笑,灾祸流传到后代。由此说来,只有把道义放在心上、以公平统一为根本的人,才能避免这样的祸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