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人才引进计划(1/1)
那堆来自巴尔干的“惊喜”还在研究所的角落里堆着,散发着铁锈和机油混合的怪味儿。陈博文正带着人对着那些破烂玩意儿敲敲打打,试图变废为宝。
林好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子上,看着底下黑压压一片脑袋。风沙吹得他眯起了眼睛,但声音却异常清晰。
“光有家伙事儿不行,还得有会摆弄家伙事儿的人!”林好清了清嗓子,“咱们现在缺人,缺懂技术的人!不管是造枪的、造炮的、开‘龙腾一号’的、还是鼓捣那些瓶瓶罐罐的,只要有一技之长,咱们都要!”
他看向站在旁边的李墨涵和冷雨:“老秀才,冷雨,这事儿,得抓紧办!我决定,正式启动‘人才引进计划’!”
“人才引进计划?”李墨涵捋着胡须,眼睛一亮。
“对!”林好点头,“策略很简单,就俩字——给钱!给黄金!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那些打仗打得稀巴烂的地方,像欧罗巴、远东,给老子找人!待遇从优!黄金支付!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甚至…可以让他们瞎琢磨!”
林好最后一句话说得有点心虚,他所谓的“瞎琢磨”,其实就是指望这些人能在他那“万物皆可盘”的模糊指引下,搞出点土味黑科技。但在别人听来,这简直是天大的恩赐——研究自由!
李墨涵激动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大帅!此乃千金买马骨之良策啊!以重金示天下,表明我黑风寨求贤若渴之心,必能引得四方英才来投!大帅高瞻远瞩,墨涵佩服!”
林好嘴角抽了抽,心想我就是缺人手而已,哪有那么多道道。他看向冷雨:“冷雨,这事儿交给你去办,动用‘闪电貂’所有力量,给我把人弄来!不管用啥法子,买也好,‘请’也好,总之,人要到!”
冷雨眼神一凛,干脆利落地应道:“是,大帅!保证完成任务!”
几天后,黑风寨控制区的各个隐秘角落,消息开始像蒲公英一样散播出去。
哈霜城的地下黑市,一个自称“瑞士钟表商”的白熊老头,收到了一份加密电报,内容简单:“寻技师,酬金,金。”
赤塔附近的某个破落庄园,几个前沙俄贵族的后裔,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传递者是一个不起眼的皮货商人。
中亚的某个边境小镇,几个流亡的犹太人聚居点,也开始流传着一个来自东方的“招聘启事”,据说那里不仅安全,还能赚大钱,用黄金结算。
甚至有大胆的“闪电貂”成员,伪装成商人,试图接触白熊联邦边境的某些管理松懈的营地,看看能不能“捞”几个懂技术的俘虏出来。
伪新京府国和一些沦陷区里,那些被东岛人压榨、或者不愿同流合污的技术工人、工程师,也通过各种秘密渠道,听说了黑北深处那个神秘的“黑风寨”,正在高价招揽人才。
一时间,“黄金”和“安全”成了两个最具诱惑力的词语,在动荡的时局下,悄然点燃了许多人心中的希望。
“去东方!去那个叫黑风寨的地方!”
“听说那里的大帅出手阔绰,用金条发工资!”
“至少…那里不打仗,能活命!”
消息真真假假,但“黄金”的诱惑是实实在在的。
半个月后,第一批“应聘者”被“闪电貂”分批、秘密地送到了靠近戈壁油田的某个新建定居点。
林好、王大彪、李墨涵、冷雨还有陈博文,站在定居点入口处,看着这群风尘仆仆、形态各异的“人才”。
场面有点…一言难尽。
一个穿着破旧西装、戴着夹鼻眼镜、神情紧张的德民帝国中年人,怀里死死抱着一个磨损严重的皮箱,据说是机械工程师。
一个头发乱糟糟、眼神有些神经质、瘦得像根麻杆的犹太年轻人,背着一个散发着怪味的帆布包,自称是化学家。
一个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穿着脏兮兮皮袄的白熊大汉,拍着胸脯,用蹩脚的汉语吹嘘自己“啥机器都会修”。
还有几个穿着长衫、面黄肌瘦的华夏联邦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怯生生地站在一边,据说是从沦陷区逃出来的大学生,学过物理化学。
甚至…还有一个穿着道袍(?)神神叨叨的老头,自称精通“黄白之术”,也就是炼金术…
王大彪看得直咧嘴:“大帅…这…这就是你说的‘人才’?咋瞅着…奇奇怪怪的?”
林好也是眼角直跳,这批人,确实是鱼龙混杂,看着就不太靠谱。他干咳一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冷雨立刻上前,开始进行第一轮“面试”和背景审查。
她的眼神锐利如刀,几个问题下来,那个自称懂炼金术的老头就露了馅,被士兵直接叉了出去。
剩下的“人才”们,面对冷雨的盘问,也是状况百出。
德民帝国工程师试图用德语夹杂着蹩脚英语解释齿轮传动原理,冷雨听得眉头紧锁,最后直接问:“能造出比‘龙腾一号’更抗造的坦克零件吗?”
德民帝国工程师:“???”
犹太化学家掏出一小瓶液体,想展示他的“强力去污剂”,结果手一抖,洒在旁边的木桩上,“嗤啦”一声,木桩冒起一股黑烟,腐蚀出一个小坑。
王大彪眼睛瞪圆了:“哎呀妈呀!这玩意儿要是泼人身上…”
白熊大汉被问到具体会修什么机器时,含糊其辞,一会儿说拖拉机,一会儿说发电机,最后被逼急了,蹦出一句:“只要是铁疙瘩,我都能给它砸开了再装回去!”
陈博文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拿出几张从巴尔干换回来的、残缺模糊的图纸,递给那个德民帝国工程师:“先生,请看看这个,你能修复它吗?”
又走到犹太化学家面前,低声问了几个关于替代化学试剂的问题。
对于那几个华夏联邦大学生,他则拿出了一些基础的物理模型和化学方程式进行提问。
这一轮“技术鉴定”下来,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