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王权千秋(2)(1/1)

周围的子弟们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齐刷刷地看向唐鹤童,眼神里有同情,有嘲笑,还有幸灾乐祸。

唐鹤童没有像以前那样低着头道歉,而是抬起头,平静地看着李先生,说道:“先生,对不起,我来晚了。”

他的语气很平静,没有丝毫的怯懦和慌乱,这让李先生愣了一下,也让周围的子弟们感到有些意外。以前的王权千秋,每次被李先生训斥,都会吓得瑟瑟发抖,今天怎么不一样了?

李先生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但还是厉声说道:“对不起就完了?迟到就要受罚!给我去旁边站着,今天的剑术课,你就站在那里听,不许练剑!”

“是,先生。”唐鹤童没有反驳,转身走到演武场的角落里,老老实实地站着。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和李先生硬碰硬的时候。

演武场的风带着清晨的凉意,吹得唐鹤童青色锦袍的衣角微微晃动。他站在角落,没有像从前的王权千秋那样因被罚站而垂头丧气,反而抬着眼,安静地看着场中子弟们练剑。

李先生正握着一柄木剑,给众人演示“王权十三式”的第三式“裂云”。只见他手腕翻转,灵力顺着木剑流转,剑身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带着破风的锐响,竟真有几分撕裂云层的气势。周围的子弟们看得眼热,纷纷举起手中的木剑模仿,虽然动作参差不齐,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剑术的执着。

唐鹤童的目光掠过那些挥舞的木剑,却没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更多是在观察众人对灵力的运用——李先生调动灵力时,指尖会泛起淡淡的白光,木剑上的灵力波动也清晰可见;而那些天赋好的子弟,比如站在最前排的大哥王权景,虽然灵力不如李先生浑厚,却能将灵力均匀地覆在剑身上,让剑招更具威力。

“原来这个世界的灵力运用,这么直白。”唐鹤童在心里暗道。前世唐门的内劲讲究内敛,讲究“藏于骨、流于脉”,不到出手的瞬间绝不会外泄,可这王权世家的剑术,却把灵力当成了明面上的“刀刃”,越是外放,越是显得厉害。

这种方式或许适合剑术,但对他来说,却完全行不通。他试过调动这具身体的灵力,可那点微薄的灵力就像散沙一样,根本聚不起来,更别说覆在剑上了。

正想着,场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唐鹤童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身材微胖的子弟没控制好灵力,木剑直接脱手飞了出去,朝着他这边砸来。周围的人惊呼一声,那子弟也吓得脸色发白——要是砸到二公子,他可就闯大祸了。

唐鹤童眼神一凝,身体下意识地做出反应。他没有躲,反而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精准地夹住了飞来的木剑剑柄。木剑带着惯性撞过来,他手腕微沉,轻轻卸去力道,动作流畅得仿佛练习过千百遍。

这一手出来,场中瞬间安静了。李先生也停下了讲解,目光落在唐鹤童的手上,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王权景更是皱起了眉,他从没见过弟弟有这么快的反应速度。

唐鹤童自己也愣了一下。他刚才的动作,是前世唐门练暗器时必练的“拈花手”,专门用来接细小的暗器,没想到现在用来接木剑,竟然也这么顺手。

“二……二公子,对不起!”那脱手木剑的子弟连忙跑过来,低着头道歉,声音都在发颤。

唐鹤童松开手,把木剑递给他,语气平淡:“没事,下次练剑注意点。”

那子弟接过木剑,如蒙大赦,连忙跑回了队伍里。

李先生走了过来,眼神复杂地看着唐鹤童:“你刚才那是什么手法?”

“就是……随手接一下。”唐鹤童不想暴露唐门的东西,含糊地说道。

李先生显然不信,但也没有追问,只是冷哼了一声:“反应倒是挺快,可惜用错了地方。要是把这份心思用在练剑上,也不至于连基础剑招都学不会。”说完,他转身走回场中,继续讲解剑招,只是目光偶尔还会瞟向唐鹤童。

唐鹤童没在意李先生的嘲讽,他心里反而有了一个想法——既然灵力不足以支撑剑术,那不如把唐门的手法和这个世界的灵力结合起来?唐门的手法讲究快、准、巧,要是能把微薄的灵力附着在暗器上,说不定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力。

接下来的时间,唐鹤童一边“罚站”,一边在心里琢磨暗器的改造。他手里的那几片精铁片,虽然能当飞蝗石用,但没有淬毒,杀伤力还是不够。药材房拿不到剧毒药材,他只能想别的办法——比如用这个世界的“妖力”?

他记得《狐妖小红娘》里,妖怪体内都有妖力,有些妖力本身就带有毒性。要是能找到一些低阶妖怪的内丹或者体液,说不定能代替剧毒,给暗器淬毒。

不过,找妖怪对现在的他来说,还是太危险了。他现在连灵力都用不顺,遇到妖怪只能送死。看来,还是得先从基础做起,先把暗器的形制打磨好,再慢慢想淬毒的事。

好不容易等到剑术课结束,子弟们三三两两地离开,王权景走了过来。他比唐鹤童大五岁,身材挺拔,面容和王权千秋有几分相似,但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和沉稳。

“千秋,你刚才那手接剑的手法,是跟谁学的?”王权景的语气很温和,没有丝毫兄长的架子。

唐鹤童知道,这个大哥对原主一直很好,经常在父王面前为原主说话。他不想骗王权景,但也不能说实话,只能含糊道:“就是之前没事的时候,自己瞎琢磨的,没想到今天真用上了。”

王权景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以后练剑别再走神了,父王最近对你的期望很高,要是再让他失望,他该生气了。”

“我知道了,大哥。”唐鹤童应了一声。他能感受到王权景的关心,但也知道,他的路和王权景不一样,注定不能靠剑术让父王满意。

王权景又叮嘱了几句,才转身离开。唐鹤童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感慨——在这个以剑为尊的家族里,能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的大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唐鹤童立刻关上门,把桌子上的金属片和刻刀拿了出来。他刚才在演武场想到了一个改进飞蝗石的办法——在飞蝗石的边缘刻上细小的凹槽,这样既能增加锋利度,又能在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精准度。

他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在金属片上雕刻起来。这具身体的手指虽然稚嫩,但在他的操控下,却异常灵活。刻刀在金属片上滑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细小的铁屑不断落在桌子上。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房间里渐渐暗了下来。春桃进来点灯的时候,看到唐鹤童还在桌子前忙碌,不由得有些心疼:“二公子,您都忙一下午了,先歇会儿吧,晚饭都快好了。”

唐鹤童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笑了笑:“快好了,你先出去吧,我马上就好。”

春桃无奈,只能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唐鹤童终于完成了第一枚改良后的飞蝗石。他拿起飞蝗石,对着灯光看了看——飞蝗石呈菱形,边缘刻着细密的凹槽,中间钻了一个小孔,穿上线后可以挂在腰间。整个飞蝗石薄如蝉翼,却异常锋利,轻轻一晃,就能看到寒光闪烁。

“不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唐鹤童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对着院子里的一棵桃树,抬手将飞蝗石掷了出去。

飞蝗石带着破空的锐响,精准地射中了桃树上的一个桃子。“噗”的一声轻响,桃子直接被飞蝗石穿了个洞,掉落在地上。

唐鹤童走过去,捡起桃子看了看——飞蝗石不仅穿透了桃子,还在桃子内部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划痕。要是这枚飞蝗石射中了人,就算不淬毒,也能造成不小的伤害。

“有效果!”唐鹤童心里一阵激动。这说明他的思路是对的,唐门的暗器在这个世界,确实有用武之地。

接下来的几天,唐鹤童一边按时去上剑术课(虽然还是经常被罚站),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暗器。他又找王铁要了一些精铁,制作了十几枚飞蝗石,还尝试着制作了另外一种唐门暗器——透骨钉。

透骨钉比飞蝗石更细更长,头部尖锐,尾部有倒钩,一旦射中目标,就会牢牢地钉在上面,很难拔出来。制作透骨钉比飞蝗石更复杂,需要更精准的工艺,唐鹤童废了好几块精铁,才终于做出了三枚合格的透骨钉。

除了制作暗器,唐鹤童还在琢磨灵力的运用。他发现,虽然他无法将灵力大量地覆在剑上,但却能将少量的灵力附着在暗器上。他尝试着将灵力注入飞蝗石,然后掷出去——果然,注入灵力的飞蝗石不仅速度更快,穿透力也更强,竟然能直接射穿院子里的木门。

“太好了!”唐鹤童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这一下,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修炼方向——以唐门暗器为基础,以灵力为助力,走出一条“暗器+灵力”的修炼之路。

不过,灵力的消耗也是个问题。他这具身体的灵力本来就少,注入一枚飞蝗石就要消耗一半的灵力,根本无法连续使用。看来,他还需要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来提升灵力。

王权世家的修炼方法是《王权心经》,专门用来辅助剑术修炼,注重灵力的外放和爆发,对他来说根本不适用。他需要的是一种能内敛灵力、缓慢积累的修炼方法。

“唐门的《玄天宝录》倒是很合适,可惜我只记得一部分。”唐鹤童有些无奈。前世他只是个爱好者,对《玄天宝录》的记忆大多来自小说和影视剧,根本不完整。

没办法,他只能自己摸索。他尝试着模仿前世唐门内劲的运行路线,引导着体内的灵力在经脉中流转。刚开始的时候,灵力总是不受控制地散开,还差点岔了气。但他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慢慢地,他竟然找到了一点窍门——将灵力集中在丹田,然后沿着手臂的经脉缓慢地流转,最后汇聚在指尖。

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每次只能汇聚一点点灵力,但至少是有效的。唐鹤童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他的灵力一定会慢慢提升。

这天晚上,唐鹤童正在房间里修炼灵力,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立刻警惕起来,悄无声息地走到窗边,掀开窗帘的一角,朝着院子里望去。

只见一个黑影在院子里快速地移动,动作轻盈,似乎在寻找什么。唐鹤童皱了皱眉——王权世家戒备森严,怎么会有陌生人闯进来?难道是妖怪?

他没有声张,而是回到桌子前,拿起一枚注入了灵力的飞蝗石,再次走到窗边。黑影似乎找到了目标,停在了他房间的窗户下面,正准备抬手开窗。

唐鹤童眼神一凝,抬手将飞蝗石掷了出去。飞蝗石带着破空的锐响,精准地射中了黑影的手腕。

“啊!”黑影痛呼一声,连忙后退了几步,警惕地朝着窗户的方向望去,“谁?谁在里面?”

唐鹤童没有回答,而是打开了窗户,冷声道:“你是谁?为什么闯进来王权世家?”

黑影抬起头,借着月光,唐鹤童看清了她的脸——那是一个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少女,穿着一身黑色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手腕上插着一枚飞蝗石,鲜血正从伤口处渗出来。

“你……你是谁?怎么会用暗器?”少女显然很惊讶,她没想到王权世家里竟然有人会用暗器。

“我是王权千秋。”唐鹤童说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你是谁?为什么闯进来?”

少女咬了咬牙,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回答。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还有护卫的呼喊声:“有人闯进来了!快过来!”

少女脸色一变,转身就要跑。唐鹤童却没有阻拦,他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留不下这个少女。而且,他对这个少女的身份,也有些好奇——她看起来不像是妖怪,倒像是个道门中人。

少女跑了几步,突然停下,回头看了唐鹤童一眼,留下一句“今日之事,我记住了”,然后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唐鹤童关上窗户,走到桌子前,拿起一枚飞蝗石,若有所思。这个少女的出现,让他意识到,王权世家并不是绝对安全的。除了妖怪,还有可能有其他的敌人。看来,他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保护好自己。

第二天早上,王权世家的护卫在院子里发现了血迹和一枚飞蝗石,连忙报告给了王权澄。王权澄召集了家族里的子弟,询问昨晚的情况。

唐鹤童没有隐瞒,把昨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听到他用暗器射中了闯入者,都很惊讶——他们从来不知道,王权千秋竟然会用暗器。

王权澄看着唐鹤童,眼神复杂。他一直因为唐鹤童练剑不成而失望,却没想到,自己的二儿子竟然在暗器上有天赋。但他很快就皱起了眉,沉声道:“暗器乃是旁门左道,登不上大雅之堂。我王权世家的子弟,岂能靠暗器立足?以后不许再用这种东西!”

唐鹤童心里一沉,他知道,父王肯定会反对他用暗器。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抬起头,看着王权澄,认真地说道:“父王,剑术是王道,暗器是旁门左道,但在我看来,只要能保护自己,能保护家族,不管是剑术还是暗器,都是有用的。我没有练剑的天赋,但我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家族出一份力。”

他的话一说完,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他们从没见过王权千秋这么坚定地说话,以前的他,总是怯懦而自卑,从来不敢反驳父王的话。

王权澄也愣住了,他看着唐鹤童,突然觉得眼前的儿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罢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但你要记住,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丢了王权家的脸。”

唐鹤童没想到父王竟然会同意,心里一阵激动,连忙说道:“谢谢父王,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王权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转身离开了。王权景走到唐鹤童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好样的,千秋。不管你选择什么路,大哥都会支持你。”

其他的子弟们看着唐鹤童的眼神,也从之前的嘲笑和同情,变成了惊讶和敬佩。他们没想到,这个一直被他们看不起的“剑废柴”,竟然有这么大的勇气。

唐鹤童知道,这只是他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提升灵力、寻找淬毒的材料、应对可能出现的敌人和妖怪。但他不再迷茫,不再自卑,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一枚透骨钉,对着阳光看了看。透骨钉的寒光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属于王权千秋的暗器时代,即将到来。

唐鹤童握紧了透骨钉,眼神坚定。他相信,只要他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他会用暗器,在这个以剑为尊的世界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