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空谷幽兰(16)(1/1)
唐鹤童和吕清瑶点点头,骑着马,朝着天津卫的方向出发。一路上,他们看到老百姓们在田地里耕种,孩子们在路边玩耍,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唐鹤童知道,这就是他们一直奋斗的目标——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远离邪祟和战乱。
可是,他也知道,这份平静来之不易,背后还隐藏着很多危机。他摸了摸怀里的黑色晶石,又看了看身边的吕清瑶,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和伙伴们一起守护这份平静。
走了大概十天,唐鹤童和吕清瑶终于看到了天津卫的城墙。远远望去,城墙上飘扬着“护乡会”的旗帜,城门口的守卫正有条不紊地检查进出的行人,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看来天津卫这段时间很安稳。”吕清瑶笑着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这些天的奔波和战斗让她身心俱疲,此刻看到熟悉的景象,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唐鹤童点点头,加快了马速。刚到城门口,小李就带着几个“护乡会”的散修跑了过来,脸上满是兴奋:“鹤童哥!清瑶姐!你们可回来了!黄掌柜他们天天都在盼着你们呢!”
“天津卫这段时间没出什么事吧?”唐鹤童翻身下马,问道。
“没有!”小李摇摇头,“自从你们走后,我们每天都按你说的加强巡逻,周边城镇的‘护乡会’也经常跟我们互通消息,一切都很安稳。就是黄掌柜总担心你们的安全,每天都要去城门口望好几次。”
唐鹤童心里一暖,跟着小李往“护乡会”走去。刚拐进巷口,就看到黄掌柜、刘叔、周叔站在“护乡会”的门口,正朝着巷口张望。看到唐鹤童和吕清瑶,黄掌柜赶紧迎了上来,拉着唐鹤童的手上下打量:“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就知道你们一定能平安回来!”
刘叔和周叔也围了上来,周叔还特意给唐鹤童和吕清瑶号了脉,确认两人只是有些疲惫,没有大碍后,才松了口气:“快进去歇会儿,我给你们炖了滋补的汤,正好补补身子。”
走进“护乡会”的院子,唐鹤童发现院子比之前扩建了不少,还多了几间新盖的屋子。小李笑着解释:“这是我们特意盖的,以后各地‘护乡会’的人来交流,就有地方住了。还有那边的训练场,是刘叔特意设计的,方便大家练拳和熟悉符箓。”
唐鹤童看着院子里忙碌的散修,有的在擦拭法器,有的在练习画符,有的在给新来的弟子讲解防范邪祟的知识,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护乡会”已经真正成为了一个有凝聚力的组织,一个能为老百姓遮风挡雨的港湾。
接下来的几天,唐鹤童和吕清瑶一边休息,一边给大家讲述这次对抗噬魂教的经历。当大家听到“异界之门”差点被打开时,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听到唐鹤童和吕清瑶如何在黑水河山洞里设伏,如何用“天清玉”关闭“异界之门”时,又纷纷鼓掌叫好。
“那些洋人真是太可恶了,竟然联合噬魂教搞这么大的阴谋!”黄掌柜气愤地说,“以后咱们得更警惕才行,说不定他们还会想出其他坏主意。”
唐鹤童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次我从噬魂教教主身上发现了一块黑色晶石,里面蕴含着很强的邪异‘炁’,我怀疑这可能是洋人用来联系噬魂教的信物,或者是他们制造邪物的关键材料。”他掏出黑色晶石,放在桌子上。
晶石通体漆黑,表面泛着微弱的黑光,凑近还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意。周叔拿起晶石,仔细研究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说:“这晶石里的邪异‘炁’很特殊,和之前遇到的‘火炁’‘影炁’都不一样,更像是来自异界的‘炁’。要是洋人手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晶石,后果不堪设想。”
吕清瑶也说:“吕家的古籍里记载,这种晶石叫‘噬魂石’,是异界邪祟的能量凝结而成,能用来修炼邪术,也能作为打开‘异界之门’的钥匙。看来洋人手里肯定还有不少‘噬魂石’,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们的藏身处,把‘噬魂石’销毁。”
众人一致同意,决定先从天津卫周边开始排查,寻找洋人和“噬魂石”的踪迹。唐鹤童把“护乡会”的散修分成几队,每队都配备了能感应邪异“炁”的法器,让他们分头去周边的城镇和村庄排查。他自己则带着吕清瑶、小李,去了之前洋人经常出没的天津卫郊区。
郊区的树林里阴森森的,地上散落着一些枯枝败叶,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唐鹤童握着感应法器,仔细感应着周围的邪异“炁”。走了大概半个时辰,感应法器上的晶石突然发出了微弱的红光——附近有邪异“炁”!
“这边!”唐鹤童朝着红光指引的方向走去,小李和吕清瑶紧紧跟在后面。又走了一会儿,他们看到前面有一个废弃的工厂,工厂的大门紧闭,门口杂草丛生,隐约能看到里面透出的黑光。
“应该就是这里了。”唐鹤童压低声音说,从怀里掏出一张“隐身符”,贴在自己和吕清瑶、小李身上。三人悄悄靠近工厂,从门缝里往里看——里面有十几个洋人,正围着一个巨大的熔炉,熔炉里燃烧着黑色的火焰,几个洋人正往里面扔“噬魂石”,熔炉上方飘着一股黑色的烟雾,散发出浓郁的邪异“炁”。
“他们在用‘噬魂石’炼制邪物!”吕清瑶小声说,眼里满是愤怒,“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他们,不然等他们炼制出邪物,就麻烦了。”
唐鹤童点点头,对小李说:“你在这里盯着,一旦看到里面的洋人有动静,就用‘传讯符’通知其他散修过来支援。我和清瑶进去看看,尽量毁掉熔炉和‘噬魂石’。”
小李点点头,握紧手里的桃木剑,警惕地盯着工厂的大门。唐鹤童和吕清瑶则绕到工厂的后门,用黄铜尺子撬开了后门的锁,悄悄走了进去。
工厂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黑色的烟雾呛得人忍不住咳嗽。十几个洋人正专注地盯着熔炉,没有发现唐鹤童和吕清瑶。熔炉旁边的架子上,放着几十块“噬魂石”,黑幽幽的,散发着邪异的光芒。
“先毁掉‘噬魂石’!”唐鹤童对吕清瑶说,两人同时冲了过去。吕清瑶掏出一张“天清符”,朝架子上的“噬魂石”扔去。符纸炸开,金光闪过,架子上的“噬魂石”瞬间被净化,变成了一堆粉末。
洋人们听到动静,终于反应过来,纷纷转过身,举着火枪朝唐鹤童和吕清瑶射来。唐鹤童赶紧掏出“雷火符”,朝洋人们扔去。符纸炸开,火焰在地上蔓延,挡住了洋人的去路。
“快毁掉熔炉!”唐鹤童大喊一声,朝着熔炉冲去。一个高个子洋人挡住了他的去路,举着一把大刀朝他砍来。唐鹤童挥舞着桃木剑,挡住了大刀,同时将“炁”注入桃木剑,一剑刺向洋人的胸口。洋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吕清瑶也冲了过来,和唐鹤童一起,朝着熔炉扔“雷火符”。符纸在熔炉上炸开,火焰烧在黑色的火焰上,发出“滋滋”的声音。熔炉里的黑色火焰渐渐变小,最后终于熄灭了。
剩下的洋人见熔炉被毁掉,“噬魂石”也被净化,顿时慌了神,转身就想跑。唐鹤童和吕清瑶怎么会给他们机会,赶紧追上去,很快就把所有洋人都抓住了。
“说!你们手里还有多少‘噬魂石’?你们的总部在哪里?”唐鹤童揪着一个洋人的衣领,愤怒地问。
洋人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我们……我们手里的‘噬魂石’都在这里了……总部在……在海上的一艘大船上……”
唐鹤童心里一沉,没想到洋人的总部竟然在海上。海上不同于陆地,排查起来更加困难,而且大船可以随时移动,想要找到他们的踪迹,更是难上加难。
就在这时,小李带着其他散修赶了过来。唐鹤童把抓住的洋人交给散修们看管,对小李说:“你派人把这些洋人送到官府,让官府严加审问,看看能不能问出更多关于他们总部的消息。我和清瑶先回‘护乡会’,和黄掌柜他们商量一下怎么应对海上的大船。”
小李点点头,立刻安排散修们押送洋人去官府。唐鹤童和吕清瑶则骑着马,赶回“护乡会”。
回到“护乡会”,唐鹤童把洋人的总部在海上大船的消息告诉了黄掌柜他们。黄掌柜皱着眉头说:“海上的事我们不太熟悉,要是大船在海上移动,我们根本没办法追踪。这可怎么办?”
周叔想了想,说:“我有个朋友,以前是跑船的,对海上的航线很熟悉,说不定他能帮我们找到洋人的大船。我现在就去联系他,看看他能不能过来一趟。”
唐鹤童点点头:“那就麻烦周叔了。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天津卫沿海的防备,防止洋人从海上登陆,偷袭我们。”
刘叔也说:“我这就去安排‘护乡会’的散修,去沿海的村庄巡逻,一旦发现洋人的踪迹,立刻用‘传讯符’通知我们。”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忙碌了起来。周叔联系上了他的跑船朋友王船长,王船长听说了洋人的阴谋后,立刻答应帮忙,当天就带着自己的船员赶到了天津卫。
王船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皮肤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奔波的人。他听说洋人的大船在海上,皱着眉头说:“海上的大船不少,但能藏下这么多‘噬魂石’和洋人的,肯定是一艘大船。最近我在海上跑的时候,确实看到过一艘可疑的黑色大船,船身上没有任何标志,行踪很隐蔽,每次看到它,它都在不同的海域停留。”
唐鹤童眼睛一亮:“王船长,你能找到那艘黑色大船的位置吗?”
王船长点点头:“我大概知道它经常出没的几个海域,只要我们沿着那些海域搜索,应该能找到它。不过,那艘大船看起来很坚固,船上肯定有不少洋人守卫,我们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唐鹤童说:“没问题!我们会带上足够的散修和符箓,只要能找到那艘大船,就一定能毁掉它,缴获里面的‘噬魂石’。”
众人决定,三天后出发,乘坐王船长的船,去海上搜索洋人的黑色大船。接下来的三天,“护乡会”的散修们都在积极准备,有的在制作符箓,有的在检查法器,有的在练习海上战斗的技巧。吕清瑶也回了一趟吕家,带来了吕家的一些精锐弟子和 powerful 的符箓,准备一起参与战斗。
出发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唐鹤童就带着“护乡会”的五十多个散修,还有吕家的二十多个弟子,来到了天津卫的港口。王船长的船已经停靠在码头,船身不算特别大,但看起来很坚固,船上的船员们也都准备好了武器,随时待命。
黄掌柜、刘叔、周叔来送他们,黄掌柜握着唐鹤童的手说:“鹤童,路上一定要小心,海上不比陆地,遇到危险一定要及时撤退,别硬拼。我们在天津卫等着你们平安回来。”
唐鹤童点点头:“黄掌柜,您放心,我们会小心的。天津卫就交给你们了,要是有什么情况,记得用‘传讯符’联系我们。”
告别了黄掌柜他们,唐鹤童和吕清瑶带着众人登上了船。王船长一声令下,船员们拉起风帆,船缓缓驶离港口,朝着大海的方向而去。
站在船头,唐鹤童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里既有紧张,也有期待。他知道,这次海上之行肯定充满了危险,但只要能找到洋人的黑色大船,毁掉“噬魂石”,就能为天下百姓消除一个巨大的隐患。
船在海上行驶了两天,期间遇到了几次小规模的风浪,但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第三天早上,王船长突然大喊:“前面发现黑色大船!”
唐鹤童赶紧跑到船头,顺着王船长手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海面上,果然有一艘黑色的大船,船身巨大,船帆是黑色的,看起来很诡异。
“大家做好准备!”唐鹤童大喊一声,散修们和吕家弟子们纷纷拿起武器,掏出符箓,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王船长指挥着船,慢慢靠近黑色大船。越来越近,唐鹤童能清楚地看到,黑色大船上站着很多洋人,手里拿着火枪和大刀,正警惕地盯着他们的船。
“停下!再靠近我们就开枪了!”黑色大船上的一个洋人朝着他们大喊,声音里带着威胁。
唐鹤童没有理会,对王船长说:“继续靠近!等靠近到一定距离,我们就用‘雷火符’攻击他们的船帆!”
王船长点点头,继续指挥着船靠近。当两船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十米时,唐鹤童大喊一声:“动手!”
散修们和吕家弟子们纷纷掏出“雷火符”,注入“炁”后朝黑色大船的船帆扔去。符纸在空中炸开,火焰瞬间点燃了黑色大船的船帆。黑色的船帆很快就被烧毁,黑色大船失去了动力,在海上慢慢停了下来。
“冲上去!”唐鹤童大喊一声,率先跳到黑色大船上。洋人们见他们登船,纷纷举着武器朝他们冲来。唐鹤童挥舞着桃木剑,一剑刺向一个洋人的胸口,洋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吕清瑶也跟着跳了上来,掏出“天清符”朝洋人们扔去。符纸炸开,金光闪过,几个洋人的身上冒起了黑烟,倒在地上不动了。
散修们和吕家弟子们也纷纷登上黑色大船,和洋人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黑色大船上的洋人虽然很多,但他们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散修和吕家弟子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节节败退。
唐鹤童一边战斗,一边在黑色大船上搜索“噬魂石”的踪迹。他来到黑色大船的船舱,推开门一看——里面堆满了“噬魂石”,黑幽幽的,散发着浓郁的邪异“炁”。船舱的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机器,机器上连接着很多管子,管子里流淌着黑色的液体,看起来像是用“噬魂石”炼制的邪物。
“找到‘噬魂石’了!”唐鹤童大喊一声,掏出“天清符”,朝着堆放在一起的“噬魂石”扔去。符纸炸开,金光闪过,“噬魂石”瞬间被净化,变成了一堆粉末。
他又走到巨大的机器旁,掏出“雷火符”,朝机器扔去。符纸炸开,火焰烧在机器上,机器很快就被烧毁,管子里的黑色液体也流了出来,落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音,很快就蒸发了。
解决了船舱里的“噬魂石”和机器,唐鹤童走出船舱,看到黑色大船上的洋人已经被全部消灭,散修们和吕家弟子们正站在船上,兴奋地讨论着战斗的过程。
“太好了!我们成功了!”吕清瑶走到唐鹤童身边,脸上满是笑容。
唐鹤童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他走到黑色大船的船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他知道,这次海上之行虽然危险,但他们成功地毁掉了洋人的总部,缴获了所有的“噬魂石”,为天下百姓消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可是,他也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洋人在其他地方可能还有残余势力,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邪派组织出现。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有“护乡会”的伙伴们,有吕清瑶,有各大门派的支持,还有天下百姓的信任。
王船长走到唐鹤童身边,笑着说:“唐先生,我们现在可以返航了吧?”
唐鹤童点点头:“返航!我们回天津卫!”
王船长指挥着船员们,将黑色大船留在海上(或者拖回港口处理,根据逻辑选择),然后驾驶着自己的船,朝着天津卫的方向驶去。
站在船头,唐鹤童看着渐渐远去的黑色大船,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和伙伴们一起,坚守在守护百姓的第一线,永远不会退缩。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守护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远离邪祟和战乱。
船在海上行驶着,朝着天津卫的方向,朝着家的方向,也朝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慢慢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