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规矩死的,人是活的(2/1)

北大荒的财务室里特别热闹,像过大年一样。

桌子上堆满了现金和房产证、家电票。

这是北大荒第一次给大家大范围分红。

徐天的分红标准早就说清楚,大家都明了。

下一个,张大山家。

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迈步走到前头。

赵兰把信封和钥匙递给他。

山子哥,这是你家的分红,八万块。

还有,新村二号楼的钥匙,一百二十平,装修过了,家电票也一起给你。

张大山听到后,眼圈泛红,忍不住掉泪了。

我活了快五十年,头一次见这么多钱。

他感动得差点跪在徐天面前。

徐书记,这都是您的功劳。

徐天扶住他。

山子哥,这全是你该得的。

你们两口子干活最卖力,大家都清楚。

好好过,以后只会更好。

村民们挨个上前领钱、领钥匙,个个都藏不住笑声。

曾经的难日子仿佛一夜就过去了。

但人多的地方总会冒出来不服气的声音。

有个二流子青年侧看别人分红,不满地念叨。

凭啥他八万,我才两万。

不就是会溜须拍马。

这人叫钱有才,是钱老支书的远房亲戚,村里谁都知道他偷懒。

平时干活溜边,能躲就不露面,能休绝不吃亏。

因此这回他拿的分红最少。

旁边马上有人顶了一句。

有才,别乱说。

张大山夫妇天没亮就下地,你那会还搁家补觉呢。

“两万块不少了,放以前,你两年都挣不来。”

钱有才一听就火了。

“我呸!你算老几,教训我?”

“我叔还是村支书呢!”

“要我说,这分配根本就不公平!”

他干脆大声喊起来。

“凭啥赵兰她们这些管事的拿得多?”

“不就是亲戚帮亲戚,当官的护着当官的。”

“我们这些卖力气的,就活该拿这点?”

他这么一喊,热闹的气氛冷了不少。

一些分得少的村民,嘴上不说,但眼神也变了。

是啊,他们也觉得凭什么。

人心就是这样。

共患难容易,同富贵难。

穷的时候,一碗粥也分着喝。

富了,一点钱的差距,就能让人心里不痛快。

钱老支书的脸黑了。

他走过去,一烟袋锅就敲在钱有才脑袋上。

“你个小王八蛋,在这胡说八道什么!”

“滚回家去!嫌钱少,以后一分都别想拿!”

钱有才捂着脑袋,还不服气。

“叔,你怎么还帮外人说话!”

“我说的有错吗?这明摆着欺负咱们老钱家的人!”

徐天走了过来。

“钱有才,是吧?”

“你觉得分配不公,行。”

“从明天起,你不用去基地了,去厂里扫厕所。”

“工资按最高标准给你,一个月五千。”

钱有才一愣。

“真的?徐书记,您可不能骗我!”

扫厕所一个月五千,这是天大的好事。

徐天点点头。

“我说话算话。”

“不过,有个条件。”

“厂里一共五十个厕所,你一个人,一天必须打扫三遍。”

“少一遍,扣一千。少一处,扣五百。”

“月底要是拿不到全勤,直接开除,永不录用。”

钱有才的笑僵在脸上。

一天扫一百五十遍厕所,那不是人干的活。

这不是奖励,是惩罚。

“徐……徐书记,我……我开玩笑的……”

钱有才怕了。

徐天没理他,看向所有村民。

“各位乡亲,今天把话说明白。”

“北大荒不养懒人,不养闲人,更不养忘恩负义的人。”

“谁干得多,谁贡献大,谁就拿得多。”

“谁要是心里不平衡,觉得不公平,行。”

“路在那边,随时可以走,北大荒不留你。”

“但要是留下来,就得守我的规矩。”

“谁敢在背后搞小动作,挑拨是非,下场比钱有才还惨。”

他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

现场没人说话。

那些原本还有点小心思的人,都低下了头。

他们看出来了。

徐天是真生气了。

这个年轻人,真要发起火来,谁都扛不住。

分红大会,在一种奇怪的气氛中结束了。

晚上,徐天和钱老支书坐在院子里。

“老支书,这人心,比项目难管。”

钱老支书抽着旱烟,叹了口气。

“穷的时候盼富,真富了,心就散了。”

“都是几辈子的老邻居,现在关起门来,都开始算计了。”

“今天是你稳住了局面,以后不好说。”

徐天看着天上的月亮。

“所以,光有钱不行,还得有规矩。”

“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服气的规矩。”

“这个规矩,要用强硬手段来立。”

赵兰的管理难题很快就来了。

药材基地扩大了,人也多了,管理必须跟上。

徐天让她定的新规章制度,头一天就开始执行。

打卡上下班,绩效考核,质量标准,一条条写得很清楚。

头一天还算顺利。

第二天问题就出来了。

“兰啊,婶子今天腰扭了,干不了重活。”

一个沾点远亲的婶子凑到赵兰跟前。

“你看,能不能让我歇半天,卡你帮我打一下?”

赵兰眉头皱了皱。

“五婶,制度上写着,有病要有医院的假条。”

“你要是真不舒服,我派车送你去镇上卫生院看看。”

五婶的脸当场就拉了下来。

“你这孩子,太死心眼了。”

“去趟医院多麻烦,我就是老毛病犯了,歇歇就好。”

“打个卡多大点事,你还非要跟我较真?”

旁边几个大娘也帮腔。

“是啊,兰丫头,你五婶也不是外人,通融一下。”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赵兰心里也为难。

村里都是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

真撕破脸,以后处着也别扭。

但赵兰清楚,这事根本就不能开的口子。

今天答应五婶,明天李婶王婶都得顺着来。

这点规矩一下就全废了。

“五婶,我真不是成心为难您。”

“这是徐书记定下的规矩,谁都不能通融。”

“您不去医院检查,只能算旷工,这工资就得扣三天。”

赵兰说话并不软,直接把话挑明了。

五婶当场脸色发沉。

“可以啊赵兰!”

“当了个小干部,是不是就看不起咱们村里人了?”

“你等着,我回头一定找老支书问理去!”

五婶气鼓鼓离开。

赵兰看着她走远,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得罪了人,她自己心头有数。

可这些东西没办法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