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抢占(1/1)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丹桂飘香,喜迎佳节!
义阳楚王府,身怀有孕的楚王侧妃裴诗瑶,此时已能感觉到肚子里的小东西时不时伸胳膊蹬腿的做运动了。
腹中胎儿的成长没能唤起裴诗瑶的母爱,日渐变粗的腰身却着实让她开始痛恨这个小祸害!她甚至希望这个胎儿能没那么健康,最好哪天不知不觉的离开她的身体……
为此裴诗瑶不再拘着自己装淑女,走路步态粗放、下台阶蹦蹦跳跳,如此这般的一番操作,胎儿没见有什么事儿,却几次把吴嬷嬷和紫薇几乎吓掉了魂儿……
中秋之夜,从几年前皇宫金龙池的那次落水,对裴诗瑶而言就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那本是她与楚王殿下结缘的幸运日,是她觅得佳偶良人的吉日良辰!
可如今,短短几年,不对!根本就是短短两年不到,她在楚王府的日子就几乎没了与夫君的良宵相伴……
殿下对她从最初的偶尔垂怜,到后来的刻意回避、任由她孤芳自赏、独守空房……直到如今彻底被厌弃!
“为什么呀?”裴诗瑶托着腮坐在一桌丰盛的晚膳前,这本该是中秋佳节的盛宴,可现在除了自己身后站着伺候的吴嬷嬷和紫薇,桌边只有她一人!
“小姐,您有什么吩咐?”紫薇听到小姐口中嘀咕了一句什么,没听清又怕挨骂,忙着应了一句吩咐。
“紫薇,给我倒酒!”裴诗瑶听到紫薇应声,忽然有了个任性的主意。
“小姐,您有孕在身,不能饮酒啊!”紫薇忙劝。
“那这酒摆在这儿是干嘛的?”裴诗瑶盯着桌上的酒壶,瞥一眼身边站着的吴嬷嬷。
“这个……这酒……”紫薇看一眼吴嬷嬷,越说声儿越小。
“倒酒!吴嬷嬷,你来!”裴诗瑶心知肚明,盯着馋嘴的老狐狸,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全当找点儿乐子。
“小姐,老婆子错了!是老婆子嘴馋要了酒,您怀着孩子,真的不能喝酒啊!”吴嬷嬷主动投降,多年伺候主子的经验告诉她,
“有错被抓了包,最忌讳的就是嘴硬不认错。坦白才能从宽,抵赖罪加好几等!”
“哼哼……哼哼哼……哈哈哈哈……”裴诗瑶的笑声如银铃般响彻赏秋阁,在空旷的房间里来回碰撞,倒显出几许空灵!
“你个老东西,狐狸都比不起你机灵……
照我看,但凡长了毛儿,你一定比狐狸精的道行都深!”
她感觉今日格外有趣,想找个发泄的机会竟然都没人接招儿了。
“行……吴嬷嬷,你今日很诚实,本小姐就不为难你了!”
“谢小姐!老婆子以后一定谨守本分,再不敢打着小姐的名头,多吃多占了!”吴嬷嬷垂手认错,庆幸今日识相躲过一劫。
“没事儿,嬷嬷不用客气。你照顾我这么些年,我小时候又吃过你的奶,如今在府里你吃点儿喝点儿不算什么,都是应该的!”
裴诗瑶口气平和,此时说的话也通情达理,吴嬷嬷和紫薇都不禁偷眼观察小姐的表情,倒似看到出阁前的小姐又回来了。
“再说了,楚王府富贵齐天,别说你喝一壶酒,你就是天天打着我的旗号山珍海味,也吃不穷!”
裴诗瑶看着吴嬷嬷,把酒壶拿起来斟了一杯酒,用眼神示意她一下,吴嬷嬷没敢动。裴诗瑶随即开口道:
“喝吧,嬷嬷,没关系,这是赏你的,为你尽心照顾我!”
小姐这么说,吴嬷嬷不敢不识抬举,伸出有点儿发抖的手,慢慢端起酒杯,一口干了杯中酒,
“谢谢小姐!”
杯子刚放回到桌上,就又被裴诗瑶斟满了酒,
“喝吧,嬷嬷!我不能喝酒,你就替我喝一杯吧!”
已经喝了第一杯,吴嬷嬷无以拒绝,只能又端起酒杯干了这一杯。
接着裴诗瑶又倒满了第三杯、第四杯……
当酒杯被斟满第五杯时,吴嬷嬷已经明白了:
今日小姐对自己执行的不是坦白从宽,而是无论她怎么做,小姐都不可能放过她……
“小姐,饶了老奴吧!”吴嬷嬷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对着小姐认错赔罪,
“老奴错了,老奴以后再也不敢打着小姐的旗号争嘴吃了……小姐息怒啊,您怀着小世子,可千万不能因为老奴动了胎气伤了自己呀……”
紫薇看着面前满脸阴郁的小姐,蜷缩着跪在地上,瞪着两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小世子?你倒敢胡说!殿下不稀罕他,他的娘亲是侧妃,就算他是殿下的长子又如何?没有前面的那个嫡字,他怎么当世子?”裴诗瑶越说越激动,把刚才对吴嬷嬷打着自己名头要喝酒的怒气又转到了孩子的名分上,
“有杨若筠在前面压制我,就算这个孩子出生了也当不成世子!
这还不都是因为你没用,一次又一次,没一次成功的……
现在好了,殿下厌弃我,爹娘嫌弃我,把我一个人丢在这个无亲无故的地方,肚子里还揣着个不受待见的肉团子,让我处处受制、生不如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气急败坏的裴诗瑶几近疯狂,指天骂地了一番后,气还是出不来,抄起酒壶不管不顾的砸向吴嬷嬷……
吴嬷嬷惊呼着以手臂护住头脸,还没来得及感受酒壶砸到身上的痛感,伴着“稀里哗啦”杯盘碗盏落地的声音,自己和紫薇已经浑身上下落满了菜肴和汤汁,桌下铺着的织花绒毯上更是一片狼藉……
“我不待在这儿了,我要回洛城,我要回老家,我要回尚书府!”裴诗瑶脑中忽然闪出一个念头,凭什么殿下陪着杨若筠回洛城省亲,她就该留在这里?
就算是她得不到殿下的人,只要她生下殿下的长子,她在皇家的玉牒上就有了稳固的名分,只要她以后不犯错,殿下就不能休弃她!
她要回家,不管尚书府欢不欢迎她,有肚子里楚王的孩子在,她就永远都是楚王殿下的侧妃!爹爹就算沾不上楚王殿下的光,只要她不走,爹爹也不能赶她出尚书府!
“紫薇,去磨墨,我要写信给母亲和姐姐,让她们想办法接我回家!我要回尚书府!”
……
因路途遥远,楚王元远出征前便请示过夫人将三日一战报的约定改成了七日。今日中秋,正好是第四封战报送到侯府,若筠和二嫂嫂都收到了来自夫君的问候。
杨侯爷每日上朝,关于楚王殿下前线初战告捷的奏报在朝中已是人尽皆知。
楚王殿下奉旨出征,撤藩老六部改制北州,老六部明府、玄柔两部态度最乖。楚王殿下的大军还没到朔州,两处藩王赵全和宇文泰就已经带着军中将士的花名册和告罪书候在朔州城外了。
改编两藩的同时,楚王殿下向高野、怀朔、怀荒和御夷四处藩王又增发了一道催降檄文,概大意如下:
“老六部既为北元老部落,朝廷未曾忘记当日之功勋!
如今圣旨已颁,决不容改!所有藩王,当诚意归降,肉袒认罪。或倒戈以前驱,或列壶浆而在道,本王应汝仍居旧贯,不易职业,改制北州,尽除戎索,咸用汉条。
如若顽抗,所延时日,随日增罪,一并论处!”
陛下元超对楚王出征不动一兵一卒就收编两部的结果很满意,足见楚王元远骁勇善战、战无不胜的威名远播。
朝堂之上,听到陛下对楚王的夸赞,最受刺激的当属晋王元拯。身为陛下和楚王殿下的五皇叔,元拯感觉自己在北元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元远的楚王军自陛下封赐郢州开始快速扩张,没几年两个州的封地竟能养的起五十万精锐大军?他想不明白,即便郢州、荆州地处鱼米之乡,可土地就那么多,人口也有数,怎么就能变出那么多吃穿用度,还让百姓对楚王殿下的恩义忠勇有口皆碑。
还有自己当年冲锋陷阵攻下的寿阳各处,如今也归入了楚王麾下辖制。
时至今日,北元南境的几处军事重地,大部分都在元远手中。
晋王元拯不服气,更不平衡,可为了北元的基业长青,他也盼着楚王侄子打胜仗,这让他心里既矛盾,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