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人情世故(1/1)

“来来来,把这些肉、粮都分了,另外这些今天加餐。”

王安坐在人力三轮车上喊着。

骑车的师傅都把袄子敞开了。

几个工人也赶忙上来搭把手。

一车大半装的都是肉。

后面还有十几挂鞭炮。

用来给工地不回家过年的兄弟们庆祝过年的。

换了别人那里是规矩,是人情世故。

对于王安来说,他是理解这些工人的。

所以食堂伙食一直很好。

这头正忙着,另一头邮局的邮递员也喊着。

骑着单车,一身绿色的职业装,肩头还有专门的邮政肩章。

“哪是安信建筑。”

“这儿。”彭丽丽迎上去。

邮递员从单车后座的邮包中,掏出十几张信件。

等她拆开一看,是之前考试通过之后发下来的证件。

一个一个念着名字。

等工人都发完了。

只剩下一本。

她还以为自己没通过,结果翻开证件一看。

是她的名字。

“王安,王安!”

彭丽丽大声喊着,半个工地都听到了。

“怎么了?”

王安正扛着猪腿往厨房走着。

“我考过了,你看。”彭丽丽扬起手中的技术员证件高兴的喊着。

“牛,开年了我就去考。”王伟竖起大拇指。

冯阳很开心的一把抱住彭丽丽。

“证件别乱发,都收起来,交给资料员保管,我的也给我收好。”

彭丽丽在冯阳怀里扭过头道。

“除了一名木工兄弟和你,其他人都有。”

“什么?”王安疑惑道。

转头就朝着正在离开的邮递小哥喊起来。

“邮递小哥,等等,你漏信件了。”

翻查了一遍之后,邮递小哥翻个白眼道。

“没有了,你们的都给你们了。”

“真没了?”

“没有!不要干扰我送信!”

一时间,半个工地都知道王安考证没通过。

“哈哈哈,王安,不会我比你先通过吧。”王伟笑得支不起声。

“没道理啊,彭丽丽把书拿给我看一下。”

王安懵圈了。

等拿到书翻了几页以后才发现。

这内容是最老的,王安考试填写的都是经过无数轮验证更新之后,最新的标准。

哈醒!

我要去写新的施工标准!

明天就写!

王安心里暗骂几句。

星城四建那边停工整改。

王安这边也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但可以做其他的准备工作。

工人不做事,是不可能的。

安排了部分工人,将青石板的材料沿路两边堆放。

等施工的时候,就近取材。

另一部分工人,再建个临时住宿。

年后王安还要招不少小工去铺设青石板。

还是按现在的规格搭建。

既然搭建,厨房的位置就安排成办公室。

这头忙活完了。

王安把工地的事都交给王伟他们。

......

傍晚回家,王安骑着单车。

单车从前到后,挂着大包小包。

奥德彪在他面前都是弟弟。

这年代的人都习惯了,出行都是单车。

别说挂点东西。

一个二八大杠,除了骑车的,坐三个人,完全不成问题。

朱湘平一边帮他分礼盒,一边念叨:“买这么多东西,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咋还要送给别人。”

“这可不是好事,往人家家里去的时候,藏着点。”王岳松道。

“就是,别被人抓到了,都是凭本事吃饭,咋还要送礼。”

王安翻了个白眼道。

“一点小礼物,不值几个钱,这些东西,亲戚朋友之间,过年过节的不也经常互相送嘛。”

“那能一样嘛,你和别人非亲非故的,再说了,我们家也不搞这一套,有困难也是自己扛过来的。”朱湘平越说越难受。

王安笑了,也是有些感慨。

想起自己前世离婚那会,有段时间很堕落。

整天下了班就去游戏厅打苹果机。

那游戏币可以换钱。

结果自己工作攒的钱输完了不说,父母一点老本也让他给输光。

直到大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身上就三十几块钱。

那时候物价涨了许多,回外婆家买不了什么礼物不说。

就连弟弟妹妹压岁钱都给上。

虽然父母没说他,眼神中的失望他一直记得。

也是从那以后,他开始发奋工作。

“爸,妈,以后的困难,我来扛,咱家不说一定会大富大贵,但起码我会努力。”

一句话,父母叨叨的话语也停了下来。

一时间,屋内安静不少,却温暖许多。

......

“杨经理,你家女儿真可爱。”

“小王,你也不小了,也可考虑结婚了。”

“趁着年轻努力几年再考虑结婚。”

“那可不是这么说,持家的好女人,都结婚早,俗话说的好,成家立业,先成家。”

周末,王安这边也开始送礼,马上就小年了。

再晚一些,有些不是本地的,就要回老家了。

领导和工人还是不一样。

工人都是自己上城里打工,这会可不报销路费,你不来有的是人。

单位的或者领导。

他们回家过年,路费可以报销。

小孩小的还好,可以免票。

稍微大点,一家人,路途远点的,路费都要小几百。

王安送的礼物确实也不是什么很贵重的。

一些熏的腊味。

普通的烟酒和一些特产。

倒也不是他舍不得,只是再贵一些,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小王,你留下来吃饭啊,嫂子特意做了不少菜。”

这边杨勇老婆还要把王安留下来吃饭。

“有机会再来,我这边还要去趟工地。”

“我们工地过年不是放假了吗?”杨勇道。

“去芙蓉路的,那边外地的工人只有一个回家的,其他都留在这儿,我不能不管他们。”

王安随便编了个理由。

他自然不是去工地。

蒋郑明,李亮这边他都要去。

还有一些甲方的领导,都不能落下。

又是熟悉的政府大院,眼熟的门卫。

还是给他带的物品检查了一番。

“亮哥,新年好。”

“王安,新年好,这段时间忙,都没去看看你,中午在这里吃饭。”

李亮这边正准备做饭。

把手在围兜上擦了两下,结果了王安的礼物。

有一说一,山城那边的男人,都有点居家的属性在身上。

王安对李亮的称呼也变了,从李哥变成了亮哥。

更亲近一些。

“好,我刚好还带了点卤菜,就是准备在你这里蹭一餐。”

“哈哈哈,好,你自己招呼自己,我先炒菜,你吃几碗米。”

“两碗。”

等到李亮把锅端出来。

王安可算是来对了。

锅里红彤彤的,上面铺满了花椒和辣椒。

一看就知道是山城产。

“走一个。”李亮也不等王安,一口闷了。

“亮哥,祝贺你高升啊。”王安也是一扣给闷了。

“升是升了,西城情况不太好,来的都是一些小企业,我联系了不少国企,还是想留在东城,毕竟这边才是核心区域。”李亮道。

“亮哥,最多两年,时间会证明你的选择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