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遇见(1/1)

楚珠珠却耸了耸肩,说道,

“沈辰行是大名鼎鼎的沈小将军,如今立功的机会近在咫尺,他又怎么可能甘心被调回京城呢?”

可是沈辰行是景安大长公主的心头肉啊!

景顺长公主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将此话说出口。

她知道,沈辰行和珠丫头的婚事被毁,都是景安大长公主一手安排。

景顺长公主站在原地思量了片刻,站起身向楚珠珠告别说道,

“赵昭冀小子这几日不知跑到了哪里去玩耍,我这就将他禁足在郡王府内,让他哪里都去不得。”

说罢,景顺长公主旋风一样的没了踪影。

看着景顺长公主风尘仆仆的背影,楚珠珠又垂下了头,拿起剪子接着开始修理枝叶。

此时,身后却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

楚珠珠头也没回的说道,

“太后娘娘,臣女马上就将这花草修剪干净了。”

可身后却未曾传来太后娘娘的声音,楚珠珠手中动作一顿,不由回头望去。

只见梁文帝背着手,身穿一身明黄色便服,站在身后悠悠的看着他。

楚珠珠立刻将手上动作停住,站起身来恭敬行礼道,

“臣女不知陛下到来,唐突了陛下,实在是臣女的罪过。”

梁文帝却不在意地挥了挥手,示意楚珠珠站起身来。

“你方才说,梁燕两国要打仗了?”

楚珠珠垂着眸子,声音平静的说道,

“不过是臣女的小小猜测而已,做不得数。”

梁文帝却地盯着楚珠珠,轻声说道,

“这种客套话便不必说了。”

梁文帝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楚珠珠沉思一瞬说道,

“臣女只是觉得,陛下向来宠爱昭阳大公主,必然不会让她去燕国受罪。”

梁文帝饶有兴致的拍了拍手,说道,

“哦,那昭国你的意思是,昭阳的失踪是朕设局的?”

梁文帝的声音意味不明,楚珠珠低垂着头,轻声说道,

“陛下慈父心肠,故此臣女有此所想,更何况那燕国虎狼之心人尽皆知。梁燕两国终有一战,陛下圣明,自然不会错过这大好时机。”

还有什么比名誉极好的嫡长公主在别国遇害,更能挑起国民愤怒的呢。

梁文帝听着楚珠珠的话,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阵,他这才眉眼放松的拍了拍楚珠珠的肩头,赞许的说道,

“不愧是昭国郡主,当真是聪慧,看来朕这封号并没错。”

楚珠珠垂着头,没有丝毫的骄傲深色,轻声说道,

“陛下,言重了。”

梁文帝笑着笑着,嘴角却慢慢冷了下来,低声叹息,

“连你这个小丫头都能看清的事,朕的皇后和却看不透。”

楚珠珠见梁文帝语气中有些意味不明,抿着嘴不再回话。

幸好梁文帝也没想让楚竹竹说出个一二三来,随即接着说道,

“事以密成,如今昭阳失踪,朕已下令向燕国开战,在朕的昭阳回来之前,这件事你不必与皇后说。”

梁文帝的语气很是冷漠,楚珠珠浓密的睫毛微微颤抖一瞬,轻声回道,“是。”

梁文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背着手缓步走出了莲阁。

楚珠珠站在原地,安静的看着梁文帝越来越远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讥笑。

虽说她也不想让皇后娘娘太好过,可梁文帝也算得上是皇后娘娘的结发丈夫,竟然也能将这样的事瞒着皇后娘娘。

陛下确实是个能办大事的圣人。

楚珠珠随即想到了许久未在宫中出现的三皇子,还有被关在翊坤宫久不见人的林贵妃。

她手上的剪刀越握越紧,随即蹲下身来,接着开始安静的收修剪草木。

直到三日后,梁燕两国开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

景安大长公主殿下在听到两国开战的第一时间就进宫跪求梁文帝,将沈辰行调回京城。

她甚至还将太后娘娘拉了过来,生怕梁文帝不同意。

而梁文帝未曾说一句话,只是递给了景安大长公主一封沈辰行的家书。

在看完家书之后,景安大长公主登时便晕了过去。

沈辰行的家书只简单的写了一行字,他绝不会回京城,而是要留在镇北关镇守大梁江山。

梁文帝早有准备,在景安大长公主晕倒的第一刻便招手唤来了等在一旁的太医给景安大长公主医治。

待到景安大长公主醒过来,梁文帝便淡淡说道,

“你自家的小子,你自己都劝不回来,朕可没有办法帮你把沈辰行那小子给劝回来。”

直接把景安大长公主的话给堵在了胸口,她嚎啕大哭一阵,却也无济于事。

太后娘娘在看到沈辰行家书的那一刻,只沉默了一瞬,便有楚珠珠扶着回到了莲阁。

景安大长公主左顾右望,试图找个帮手,可皇后娘娘早在昭阳失踪的那一刻,便病在床上起不了身,根本派不上任何用处。

在一阵心惊之中,景安大长公主半是哀求半是强硬的在莲阁住了下来。

因为宫中的消息最为灵通,她不想错过有关他儿子的任何消息。

景安大长公主再次见到楚珠珠,竟然没有了上次见面时的那种嫌弃与针锋相对。

儿子的叛逆和执着已经耗费了她的大片心理。

楚珠珠虽不想和景安大长公主同住,可太后娘娘既然已经允许,她也不得不从。

战火虽然没有波及到京城,可京城上空总是弥漫着一股紧张而诡异的气氛,直到一匹战马呼啸着跑进了京城。

梁文帝一目三行的从边关战报上扫过,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将手中的奏折交到了文武百官手中。

他点了点那奏折,高声说道,

“这镇北关一战不过十日有余,沈辰行竟然就将那燕国军队铩羽而归?你们可都学着点儿!”

文武百官看过那上报后,也均都喜笑颜开的说道,“恭贺陛下,贺喜陛下!”

梁文帝笑着点了点头,“沈家这小子当真有大将之风。”

战报上请清楚楚写着,沈辰行自愿当做前锋,带领队伍向前冲刺厮杀,未有惧怕之时。

梁文帝当场便案拍板说,等沈辰行回宫述职之时,便是他加官进爵之日。

如此一来,沈辰行成了京城中最猛烈的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