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仙都很精彩21(1/1)

1100公里,老爸还得上班,玩耍也只能在奥克兰周边,去找他,不太现实。

更何况,他们贸然上门,只会让俞妈的警惕加重。

凌纾只能希望俞柏遥加油了,早日脱离苦海。

小缘子说:【最好还是别去找他,现在他只要想联络你,他妈就又哭又嚎。】

凌纾:【我让他带艾莉去看病,他行动了吗?】

小缘子:【行动了,但是他外公外婆还在犹豫。】

凌纾心疼遥妹,也理解老人家的思维,更能理解一个长期处于家暴后的创伤后遗症。

她是成年人,不能用好坏来评判一件事,俞妈可怜,俞柏遥更是无辜。

小缘子道:【你放心吧啊,你家遥妹有办法。】

啥办法?

俞柏遥这种性格,凌纾真想象不出来他能有什么办法。

凌遇公司待遇极好,新西兰地方大,人少,公司在一片草原之中,他因为是技术岗,独享一处独栋公寓。

开门出去,能看见乌泱泱的羊群,好似天上的云朵坠落草原,慢悠悠的移动。

孙初阳高兴坏了,邻居家有一位"土着"小孩儿,两人纵然语言不通,短短一个小时,已经在草原上撒上欢了。

让凌遇惊喜的是,女儿的英语口语非常好,和邻居无障碍交流,甚至一些晦涩的单词她都能理解。

比他这待了几年的人还流畅。

负氧离子让凌纾头脑异常的清醒,每天拽着孙初阳跑步,跳绳,练拳。

凌遇看见女儿这么快乐,这么健康,心里可甜了。

一个月假期一过,俩人准备回国时,孙初阳悄悄长个儿了,裤子都短了半截儿。

凌遇给姐弟俩准备了一箱奶粉,羊油皂,蜂蜜。

孙初阳把给俞柏遥的礼物留在了新西兰,说,"姨父,你要是见到柏哥,一定要拿给他呀!"

提及俞柏遥,三人情绪都不高。

凌遇:"我试试吧,他的手机号没换,就是一直没人接。"

为了安抚两个娃娃,他道,"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只要我们心系彼此,千山万水都不是困难!"

孙初阳感动极了,眼泪汪汪的。

凌纾没啥反应。

要给遥妹一点成长的空间,如果过几年后,他还是这样……

大不了她杀上门去呗?

上飞机前,凌遇说,"听说你妈和全叔叔在高新区买了套房,涨了不少,我这有点积蓄,以后我回国了也有地方住,不然总挤爷爷奶奶那儿也不像话……"

行……一家人受她影响,买房上瘾。

要不是她现在有年龄限制,钱进的都是大人的口袋,她都想买一套放在那,房价最高的那一年再卖出去。

当个包租婆躺平也不是不行……

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自己否决,好不容易重回人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凌纾大一结束的这一年暑假,阿婆买的顶层交付,商铺也交付。

阿婆的第二家孙氏炖品开到了高新区,留了一间人流最旺,地理位置最好的铺面,出租。

电子厂建成,小区旁边高楼林立。

房价一跃飙到8000+,陆州市不少人都后悔,当初开盘的时候才多少钱啊!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兴起,广告宣传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再依附传统媒介。

凌纾利用公众号,小红书,微博,以及各大社交平台给孙氏炖品打广告。

药膳这东西,谁吃过,谁知道。

凌纾毕竟也算是个老中医了,其效果显着,回头客特别多。

阿婆的口袋越来越鼓,收钱把自己收到住院,累的。

凌纾寻思了一晚,次日坐在床头边削苹果边道,"阿婆,你退休吧,招一个店长,你在家当甩手掌柜不行吗?现在人人都用微信支付,账跑不掉的。"

"咱们现在是有两个店,天天两头跑,不累呀?现在财富自由啦,还是个富婆,花点时间,找你的老姐妹儿出去旅游呗。"

阿婆清醒后,精神好得很,医护人员都说阿婆体质好,要不是凌纾坚持做全身检查,都能出院了。

她道,"我的老姐妹儿都走不动咯,前年还说羡慕我呢,能有能跑能跳的!我能找谁去旅游?"

"老姐妹没有,小姐妹跟你去!"凌纾拍拍胸脯,"我跟你去!阿婆,我早就想去张家界了,你带我去呗?"

阿婆嗔她一眼,"我看你是想出去玩!皮猴子,从小到大没一天安静的。"

"等阳阳放假,咱们去。"

今年孙初阳不知道哪根筋开窍了,刚上初一就跳级,跳到初三,过完暑假就要中考。

他俩本来也不差多少岁,这一下子就被追平了。

凌纾欣慰啊,照这个趋势,以后指定不能当混混。

阿婆说,"你们俩都是阿婆的骄傲。"

最骄傲的,当然是凌纾。

从小就会扛事儿,也不乱花钱,虽然皮,嘴巴没个把门儿,但说的都是实话啊。

学习成绩还好,跳级不说,还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身体素质好,能跑能跳,还愿意干活,放了学就去帮她分担店里活儿。

小脑袋瓜还能研究新品,让店里的收入更上一层楼。

老实说,孙氏炖品能有今天局面,她的这个外孙女有百分之八十的功劳。

除了脾气差点儿,没有哪里不好。

阿婆可稀罕这个宝贝了。

也不知道哪个臭小子能降得住她?

想着想着,阿婆想到了那个去了新西兰就没有消息的俞柏遥。

他俩一静一动,多合适啊。

可惜……

阿婆便问,"有没有柏遥的消息啊?"

凌纾根本不知道阿婆偷偷磕他俩的cp,摇摇头,"还是那样儿,没有消息。"

阿婆怕凌纾伤心,只能说,"他应该是有苦衷,以后有机会见到他,别怨他。"

——

时间飞逝,凌纾本科四年过得风平浪静,阿婆的身体依旧硬朗,孙初阳上了高中后,发奋图强,本来可以考清北,填志愿的时候,背着人填了军校。

凌纾纳闷,"你咋想的?"

孙初阳道:"男儿志在四方,习武之人,报效祖国不是正常的咩?"

"我是说你咋想的,不告诉我们,偷偷摸摸的干啥?谁不让你去了?"凌纾忍不住戳他脑门。

孙初阳呲牙咧嘴的躲,"我这不是怕阿婆不同意吗,我练武她总说我呢!"

难怪当初他成绩那么好,还要复读一年,合着就是为了卡年纪。

不到17,是不符合报考军校的标准的。

阿婆说他,也是出于心疼。

俩娃娃从小到大干什么,阿婆都不干涉,给予最大的支持。

凌纾都有点恍惚了。

上辈子是混混,这辈子治混混,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