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华耀怎么突然将视线转到自行车领域了(1/1)

华耀用别样的方式,挑起了技术战之后,后续便没什么动静了。

光是这一下,就已经让华耀的订单爆了。

这个时候,谁还想着继续搞营销啊!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产能跟上,以最快的速度将车辆,交付给用户。

与其他车企卖力的宣传相比,华耀此时低调起来,专门去搞产能了。

这一波操作,也让一众车企羡慕不已!

我们也想这样专心的搞产能,奈何现在的订单,他们的产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

所以他们心里是一点也平衡不了啊!

这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外界的纷纷扰扰,影响不了华耀。

其他车企也慢慢收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因为他们也深刻明白了,华耀这么激进,好像与之前全网黑,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在那其中可是有他们的一些身影。

最让人深思的是,现在这个福利政策,居然还是简化版的。

是顾思元对着陈卓劝了好些时候,才最终将现在的这波福利政策定了下来。

简化版!

听到这三个字!

一众友商们,顿时就有些破防!

就现在制造的这个动静,你告诉我居然是简化版的!

是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但此刻的他们,想笑却有点笑不出来。

华耀的一些消息,一般都不是空穴来风,既然有这样的消息传出,那这件事还真有点八九不离十。

突然他们还有些后怕!

要是按照陈卓之前的规划,他们还真有些不敢想象啊!

他们就是冲动了一会,华耀就准备直接掀桌子,确切的说是陈卓直接掀桌子。

现在的年轻人,还是太暴躁。

嘴上虽然这样说,但是还是对下面的嘱咐道,之后在华耀汽车的事情上,还是尽量保持一些中立、平和的态度。

不是说怕了陈卓,这都是为了华夏汽车的发展。

至于其他,他们是一概都不承认的。

而我们的事件的主角陈卓,此时正忙着买买买呢。

因为前段时间华耀弄的动静不小,所有还是有不少人一直持续关注着华耀的。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华耀最新的动向,从而拿到第一手的消息。

不过还真让他们等到了,在他们的持续关注中,他们突然发现华耀申请了一个名为“九尾狐”的品牌。

这一下就让他们精神起来了。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啊!

他们就知道华耀不可能一直这安静下去,这些年他们这些人已经对华耀有了一个很全面的了解。

当华耀没什么动静的时候,必定是在憋着什么大招的。

回顾华耀以往的操作,还真的就是像他们说的这样。

而这一次,他们的猜想再次被证实,让他们颇为兴奋。

随后他们对这个“九尾狐”的品牌,进行了深挖。

而挖掘动作刚开始,就被这个品牌经营范围,弄得一愣一愣的。

这个品牌的经营范围是,生产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运动器材、运动服装。

自行车?

这是什么鬼!

看到这里的人,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这个转折太突然,差点都要闪了他们的腰。

华耀怎么突然将视线转到自行车领域了!

他们有些不明白!

不光他们不明白,此时的华耀内部,也有点不明白!

因为这件事是陈卓一手操作的。

不过这个品牌旗下资金,主要来自于陈卓。

华耀集团的投资,只不过是陈卓为了不是个人独资,让他投资了一小部分的份额。

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问,陈卓就一句,“我自己先做着试试,如果成功了,就在商讨下一步的发展,失败了,我来承担后果!”

这波回应,直接让他们哑口无言,他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陈卓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个项目就是他的一个尝试,他会自负盈亏,成功了就可能划到集团旗下,不成功,陈卓来收尾。

老板都这样说了,你还劝什么。

现在哪家企业的老板,没个爱好。

像他们老板这样,突然自己新开一个品牌,进入一个全新的赛道去开拓集团的业务,他们应该庆幸才是。

这简直比那些吃喝玩乐的强太多,好吧!

不过他们也很疑惑,他们老板为什么会,突然进军自行车行业。

要知道这行业的竞争,有多么的激烈。

一众品牌已经各自占据了一定的市场,陈卓这个才刚起了个品牌名字的企业,该如何去应对。

不过他们内心又挺期待,陈卓再次创造一个奇迹。

因为这样的奇迹,在陈卓身上,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

不管是火星电动车,还是华耀汽车,都是在不看好的情况下,做到现在的成绩的。

虽然现在这个名为“九尾狐”的自行车品牌,才刚刚成立。

谁能说他不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黑马呢!

而此时刚回到的家的陈卓,首先看到的是老婆那一脸惊讶的表情,“你还真要去制造自行车啊!”

“既然说了,肯定就要去试试啊,一口唾沫一个钉,反正现在暂时也不能发布其他的!”陈卓一脸坦然的说道。

陈卓要制造自行车这件事,全都归功于目前各大自行车品牌的车型缺货。

在和许蓁蓁玩了一圈回来之后,陈卓大部分的时间,就留在京城了。

反正这边也有公司,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处理。

在京城他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堵车,而堵车也成为了京城的城市名片了。

许多人都亲切的称它为“首堵”!

你别说,这个名字还真有点名副其实的意思。

没有体验过京城的堵车,都算没来过京城,特别是早高峰时段,拥堵指数高达2.048,意味着出行时间几乎翻倍。

当然了,这种状况主要也是因为京城的路网密度低,支路和胡同的通行能力有限,导致主干道和环路上的车辆压力巨大。

陈卓和许蓁蓁此时也狠狠的体验了一把!

以前的时候,许蓁蓁住的离学校不远,直接步行过去就行。

现在搬到南锣鼓巷之后,虽然距离只有十几公里,但是在高峰期,是真的很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