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表彰大会(2/1)

老张家院门外,正停放着张本初的自行车。

程乔出了门就直接站在了车边。

回头等张本初的时候,才发现这家伙今天的衣着很是特殊。

臃肿的棉衣上头居然套了件深蓝色的卡叽布中山装!

这可是件只有春秋两季才穿的外套啊。

还是平常舍不得穿的衣服,上头有深深的折痕。

上口袋竟然还别了一只钢笔。

虽然张本初出来的时候跨过门槛险些差点因太激动而摔倒,但这么一打扮,还是有几分领导干部的派头。

程乔强忍着笑意,忙催促他,“走吧,你骑稳点啊!”

她是真的很担心这个便宜侄儿太过紧张,半道上把她给驮摔了。

“婶儿放心,我骑车稳得狠!”

张本初嘴里保证着,蹬起车子跨上去的时候,还是用了两次。

“婶儿,你说咱们大队这次会得到什么奖励呢?如果公社让咱们自己提,那咱们应该要点啥?”

两人一车一路往公社骑去的路上,张本初充分的展开了自己的幻想。

“你觉得呢?”

程乔可没他这么乐观,但也拿不准此时的具体情况。

奖励这种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啊。

“交排购一向跟肥料指标挂钩的,想来咱们大队明年的肥料供应一定充足!”

“万一不能如你的意的?你还有没有别的想要的?”

程乔想了想,按照她对这个时期国家肥料的产量,她觉得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但她还是没忍心泼冷水,只是想让他适当的放低要求。

“要是不给肥料的话,明年能稍微让咱们大队少交几头猪也能松口气。”

显然张本初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他叹了口气又道。

“你这就是白日做梦了。咱们都被树立成全公社的养猪典型了,还能减免数量?”

程乔觉得增加数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她听了张本初的话还是比较欣慰的。

至少他这两个愿望虽然不靠谱,但心思全都为公,并没有私心替自己求点啥。

公社的这种表彰,是为表扬带头人的,养猪典型前进生产大队的带头人张本初书记,除了能拿到一纸代表荣誉的奖状,还可以要求一些搪瓷缸子、热水瓶之类的奖品。

“你说,如果咱们争取明年上交更多的生猪会怎样?”

程乔其实在接到养猪任务之后就已经考虑过了。

前进生产大队除了地理位置位于县城近郊,其外再无优势。

不靠山也不近水,而且人均面积还少。

如果纯靠种点粮食,想要过上好日子简直比登天还难。

今年要不是在她的掺和之下开设了砖瓦厂,生产队里的日子还得跟往年一样,日子过得一潭死水。

那为什么不朝精耕细作方向努力呢?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家统购统销,种什么并不能被个人的心情左右。

程乔努力想要让前进生产大队被树立为典型,可不是图一纸奖状!

只是在消息还没被确定的情况下,程乔也没有跟张本初认真商量过。

她这会儿也只是先给他透个气,让他到时候别太惊讶,以至于破坏了计划。

“也不是不行,就是,咱们能多养多少头?”

张本初跟程乔合伙的时间也不短了,慢慢也习惯了她的做事方式。

他知道程乔说出这话的底气,自然是三队新开办的豆腐作坊和饲料作坊。

要是明年早一点把整个生产大队的生猪都集中喂养,生猪的产量铁定翻倍!

到时候销路也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啊。

量少的话杀了肉卖到大集上,赚钱多还没人会管。

但要是出栏生猪数量多,这样就行不通了,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会被管制。

要是数量巨大,卖到供销社能议价……

张本初想到最后那个可能,内心一片火热。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

不可能的。

今年婶儿带着三队的人靠做豆腐换黄豆,再用豆渣喂猪,差不多已经将十里八乡所有生产队的黄豆存储都换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家都有另外的用途。

原材料这块儿就将是巨大的缺口。

哪能喂出那么多的合格生猪?

“这个就需要跟公社的干部好好商量了。”

张本初一点底都没有,却不想程乔仿佛成竹在胸。

两人一路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一路朝公社的方向急驰。

冷风扑在脸上,都不能让这两个人几乎要沸腾的血凉下来。

好在不一会儿的功夫,公社大院到了。

前进公社的办公大楼,是一栋两层的苏联式楼房。

已经不少年头了,裸露在外的红砖墙上到处是斑驳的岁月痕迹。

两人才靠近那栋楼,就有人扶着铁锈斑斑的楼梯扶手下来,一见到张本初就笑盈盈地迎了过来。

“张书记,快,表彰大会就设在后院,你们赶紧过去吧。”

“好,好!”

张本初带了程乔忙从楼中间钻过去,直接就到了后院。

公社的大院是灰扑扑的泥坯墙,被几条崭新的红纸标语覆盖着,最醒目的莫过于‘农业学大寨’几个字,墨迹犹新。

此时院子里已经人头攒动,各生产队的干部们穿着粗布衣裤,脚踩布鞋,抽着呛人的旱烟,彼此寒暄着。

有人相熟的人一见到张本初,就立马起身打招呼。

“老张,出息了啊!”

“说说,你们队到底是什么养猪秘诀,快快跟哥几个分享分享?”

张本初脸上挂的笑就没有消失过,频频冲人点头。

此时的他,仿佛来到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一路朝会场前排走过去,连背脊都是前所未有的挺直。

在他的正前方,大红红纸上‘生猪养殖表彰大会’几个泼墨的大字龙飞凤舞,与他此时的昂首阔步相得益彰。

“静一静,静一静!”

主席台上,公社书记的声音通过喇叭骤然放大,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压过了满场的喧闹。

他站在那张掉了漆的办公桌后,清了清嗓子,拿起一份材料,开始念。

但不知道是不是喇叭的质量出了问题,程乔听了全程,也只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熟悉词语。

“……英明领导下……张本初同志,怀着对党、国家……忠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狠抓……辉煌成就!”

紧接着现场响起一片噼里啪啦的鼓掌声。

明明是相当简陋的场景,说的也是公式般的套话,但程乔却莫名的有种无法亵渎的庄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