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出发去广州(1/1)

“没问题,肯定能上高中,老舅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上周三就来了,本来想去村里见你呢,结果让建宏这小子给拦住了,他说我过去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呢。”

“那会呢,他没有考过试,不知道咋回事。”

王鹏说完,还不忘朝着建宏撇撇嘴,让建宏的腮帮子鼓起了老大。

员辰贵听得哈哈大笑,“你小子,还看不起人呢。”

“老舅,我都跟他们说了,将来不好好学习,肯定是不行的,连数都数不清能干啥?”

“谁连数都数不清?”建宏在旁边嘟囔道。

“你数得清,我问你十四乘十四等于多少?”

这下子把建宏给难住了,他赶紧拿来纸和笔在旁边算了起来,逗得屋子里的人又是哈哈大笑。

“老舅,人都招完了?”

“招完了,剩下最后一批正在培训者,这次我们将走西口一路的人也都撒了出去了。”

“你们撒到了哪儿?”

“右玉、呼和浩特、乌里雅苏太、科布多、乌兰巴托、恰克图都有。”

“那不是到外蒙去了吗?”

“这次去的都是中年人,他们说有亲戚在那边,原来就去过,我便想让他们过去试一试。”

“钱给他们带了吗?”

“带了。”

“你从哪儿来的钱?”

“商店都经营一年多了,还能不存点儿。”

“出去了多少人?”

“按照你的想法,我们这次将走西口沿路,广州沿路和省内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派人了,总共五百五十八个人。”

“那你们就发出了两百多万呢。”

“加上你给的六十万,总共发出去两百七十九万。”

“你哪来的那么多钱?”

“这是我和你老二舅、老姨夫三个商店这一年多来挣的,还行吧?”

“岂止是行,太行了,现在商店周转紧张了吧?”

“不紧张,汽车队拉回来的货,品种多、质量好、利润大,稀罕,卖得挺好的,我估计很快就能回血。”

“汽车队拉回来的东西多吗?”

“很多,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在下面很受欢迎的,还是有点儿供不应求的状态。”

“他们跑了几趟了?”

“春明带的那队现在是第三趟,小田带的那队第二趟,还没有回来。”

“他们没有说路上的情况吧?”

“说了,他们说路上虽然不太平,好在咱们人多,一般人不敢对咱们动歪脑筋。”

“他们出去带货吗?”

“带了,第一次带的是汾酒,小收音机、家具。第二次去带的是红枣和核桃,第三次带的是家具和小收音机,第四次带的是核桃和红枣。

这些东西在那边卖得挺好的,尤其是那个小收音机已经发出去二十万台了。

不过咱们的品种还是比较单一,我已经让各地往回收他们的特产,看还能往那边卖些什么东西。”

“老舅,不急,怎么慢慢来,不一定非得给广州带货,我们也可以给沿路各地带货,而且也可以带各地的货到广州,要不我们设立那么多销售网点有什么用?”

“小鹏,你说得对,我也是犯迷糊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个主意呢。”

“我们可以试着来,不着急,现将货源问题解决了就好,老舅各地的商店开得怎么样?”

“好多人刚去,还找不着北呢。

我给他们期限是年底,过春节的时候让他们回来述职,做得好的继续,做得不好的换人。”

“行,这样挺好的。”

王鹏和员辰贵聊了很久,员辰贵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也给王鹏做了汇报。王鹏是要做甩手掌柜的,只要他将账记清楚了,基本上不会干预他的事情,让他自由发挥就好,王鹏也是觉得老头儿也是恪尽职守,卖力着呢,没有说一个不字。

“老舅,宋大爷现在忙乎啥呢?”

“还有最后一批人没有放出去,他在那儿盯着呢,我也想再招一些人备用,让他继续踅摸着。”

“老舅你想得对,我准备再往广东派三四十个人,要能打的,你让宋大爷帮忙给踅摸着,说不定过几天就用得着了。”

“好的,我知道了,我给他说。”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鹏将问友叔和老舅,还有留在家里的人一起叫上,吃了一顿饭,然后才返回钟楼街。

第二天起来,王鹏他们开始练拳,这次建宏恢复过来了,虽然还有点儿勉强,毕竟没有掉队。

王鹏也不为己甚,没有再说啥,吃过早饭,算着点儿,他们便出发去车站了。

这次,王鹏他们每个人还是带了十公斤的黄金。

上车还是老套子,找到列车长出手就是两百元的小费,妥妥地将他们安排到了软卧车厢。

王鹏已经和这个车长十分的熟悉了,中间车长还到餐厅请他们喝了一次酒,王鹏哪能占人家便宜,将带着的汾酒又拿出了五瓶。

剩下的,就是一路教小龙他们学粤语了。

这几个家伙粤语还是有基础的,过年期间和麻三几个混了将近二十天,年轻人爱新鲜,学会了不少粤语的口头禅。

另外,听粤语歌也学会了不少,一个个进步很快的。

两天两夜的颠簸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广州,坐上公交车直奔杨巷路。

谁知到了以后,拼命地敲门半天,竟然没有人给他们来开门,让他们尴尬地等了老半天。

最后,没办法,王鹏找到了海哥的那座院子里,这才听海哥底下的一个马仔说,麻三在下九路又盘了一家店面,在那边办公呢。

他们也只能又步行到了下九路去找麻三。

下九路地处广州市西关,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全路段店铺林立,具有中西合璧的西关风情特色。

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下九路的设置、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当时,广州城的富商巨贾纷纷在西关择地兴建住宅,接着是各式苏杭杂货店、洋货店以及茶楼食肆的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