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英国搅屎棍(1/1)
“看看吧,大明共和国还发来了另一份电文,大明共和国建国在即,他们现在急需大量的粮食物资和工厂设备,他还表示,只要美利坚国的商人把粮食物资装船,运到大明共和国港口码头,一切都以现钞结算,无论是英镑现钞还是美金纸钞结算,都可以。”
“而且,朱总统还说了,要是做成了此次交易,会拿出200万美金,作为辛苦费……”
参谋长乔治越说越小声,哪怕此时的会议室内只有史迪威将军和参谋长乔治两人,参谋长乔治也得小心翼翼起来。
“两……两百万……美……美金?”
史迪威将军也被朱建国的大手笔震惊到了,要知道,这可是1942年的200万美金,老值钱了,这可不是后世的200万美金。
所以,当史迪威将军听到,朱建国愿意给史迪威将军200美金作为好处费,史迪威将军也被这么大一笔钱所吸引。
“都是同盟国的一员,而且都是为了打击法西斯主义,作为伟大的美利坚军人,当然要支持盟友了。”
“而且,现在美利坚国国内物资充足,甚至是溢出的状态,出售也能拉动消费内需,我这也算是为美利坚国带来了一摊大生意。”
史迪威将军试图在找理由说服自己,毕竟这也算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毕竟大明共和国越强,他们得到的实惠就越大,不管是金钱方面,还是在反攻日军方面,都会给史迪威将军带来声誉和权力。
“当然,史迪威将军,这对打击法西斯主义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谋长乔治也是非常赞同的,毕竟史迪威将军肯定不会独吞这200万美金,多少都会分自己一点。
“咳咳,当然了,大明共和国建国后,要尽快对印度和东南亚境内的日军发动反攻,这是他们必须要做的。”
“当然,将军放心,那我就给朱总统回复电文了?”
“嗯,去吧,我等会也要联系一下国内的好朋友了。”
对于朱建国,史迪威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在缅甸的时候,还想着把第89旅收入囊中的,没想到曾经一个小小的旅级部队,现在都要建国了。
而且朱建国率领的部队还特别的能打,面对日军的强悍进攻,每次都是以大胜结束。
反观自己率领的英军部队,被日军士兵打的节节败退,其中的滋味真的是一言难尽。
很快,美利坚国的商人也收到了史迪威将军发给他们的电文,当得知远东地区,现在继续粮食物资,只要装船运抵,现场现钞结算,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印度洋海域已经被收复了,再也没有日本海军能影响到他们商船的航运路线。
用一句话来总结。
那就是——有钱赚,速来!
史迪威将军作为美利坚国驻同盟国华夏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人脉也是杠杠的。
……
国内以及美利坚国的报社期刊,开始大范围宣传大明共和国海军击溃了日本海军。
而且日本海军帅军的司令还是号称“东瀛战神”的山本五十六,最奇葩的是,山本五十六居然在开战前,偷偷乘坐潜艇逃走了。
报纸上的内容,把山本五十六描述成一个胆小鬼,是一个只懂得偷袭的小偷小摸,并不会海战,“东瀛战神”的称号,不过是日本海军那胆小的体现罢了。
华夏国内不少有学识的人才,见此情形,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往大明共和国移民。
之前可能会担心日本海军封锁海域,他们在大明共和国甚至会比国内更惨,生活会更为拮据。
现在大明共和国海军打赢了日本海军,那就不能混为一谈了。
当然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虽然并不是国内的部队打赢了日本海军,但是国内的高层和一众高官还是很兴奋的。
“太好了,高层,大明共和国海军打赢了日本海军,这就代表着整个印度洋都安全了,美利坚国的援助物资,可以通过大明共和国,运转到国内。”老何作为高层心腹,第一时间把这件事的益处说了出来。
“没错,高层,有大明共和国在,国内再也不用担心美利坚国的援助物资了。”土木老陈想到的也是美利坚国的援助物资。
“嗯,说的好啊,打赢了日本海军,这就代表着整个印度洋海域都安全了,美利坚国的援助物资可以通过大明共和国运转到国内来,等会我就联系美利坚国总统,好让他安排援助物资。”
对于大明共和国海军打赢了日本海军,高层虽然有点遗憾,打赢日军的部队,不属于他,但是好歹也是有了通道,一条美利坚国的援助物资可以运抵华夏国内的通道。
相比较于国内的兴奋和冲动,以及迫切希望美利坚国的援助物资可以尽快运抵大明共和国,然后转运到国内。
美利坚国的民众还是很兴奋的,毕竟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利坚国的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现在自己的盟友打赢了日本海军,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
就连罗斯福总统也兴奋的说了几句表扬大明共和国的好话,毕竟大明共和国的建立,也是自己默许的,这也是美利坚国分化英国殖民地的政策。
就当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时,英国记者诺克把拍摄的照片刊登上了报纸。
报纸内容很简单,强烈谴责美利坚国不率先把军舰援助给英国盟友,反而给了远东的一支华夏部队,而且这支部队还要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建立国家。
这不单单是损害了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国的友好关系,还损害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这份报纸在西方国家上层传递的非常快,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美利坚国,要求美利坚国给英国一个解释。
毕竟英国现如今是非常困难,国内不但被德国大轰炸,民众生活困难,物资缺乏。
而且英军在北非战场也很不好,现在己方凭借地中海的海军军舰编队和驻印度海军的援助,暂时把北非战场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