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狂风暴雨前夕(1/1)
面对本地“郎王”,李东沐即便再有能力有魄力,也要充分尊重别人,或者说要考虑对方的zz影响。
“我们都是一个班子的战友,你又来到了我的家乡工作,那就是我们的亲人,以后要团结一心,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让上级看到我们这个班子是有凝聚力的。”
郎省长所说,对大多数人适用,但是对李东沐却不适用。
因为这正是上级三令五申禁止的“q子文化”和“山头z义”。
郎省长属于一边敲打,一边拉拢。
返程途中,李东沐认真思考着郎省长说过的话,越往深处想,越觉得岭西省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平静的表面暗藏着漩涡……”
“看来想干好纪委书记是真不容易啊!”
叹气间,李东沐瞥了一眼窗外的天,只见外面已经有部分的乌云开始聚集。
翻开手机,只见网上关于焦州市两人落马的新闻还在持续发酵和热议中。
评论中不少处都提到了自己的名字。
此刻的自己,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就像是天上的骄阳,能够将黑暗处照亮。
可是……太阳再亮,当乌云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依旧可以将太阳遮挡,甚至还能来一场狂风暴雨。
回到单位后,李东沐随即召开了班子会,对应对极端天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5月份的极端天气,并非是台风导致。不过此次预警显示,可能是近十年来威力最大的一次。
纪检系统全员出动,群内不停的蹦出检查工作的图片和信息,这些虽然有些形式主义,但是在关键时刻,却可以证明工作的痕迹。
即便是纪委,作为一个监督问责部门,也离不开这些。
傍晚,七点钟。
窗外已经完全被黑色笼罩,狂风像一群被激怒的野兽,裹挟着豆大的雨点,疯狂地扑向岭西省城。
雨水不是垂直落下,而是被风扯成一道道狂暴的、横掠天地的白练,凶狠地抽打着省纪委办案中心冰冷厚重的玻璃幕墙。
水痕在玻璃上纵横流淌,扭曲了外面的灯火,将整栋大楼包裹在一片混沌而压抑的水幕之中。
李东沐坐在办公室,大灯未开,只亮着办公桌上一盏孤灯,照亮桌面上堆积的卷宗,空气里弥漫着新家具的板材气味和浓重的湿气,混合成一种冰冷的气息。
站在窗前,李东沐的身影被窗外肆虐的风雨模糊、拉长,投在大理石地板上,像一道沉默的界碑。
此刻,李东沐的心情有些莫名的低落。而这种低落已经许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了。
听着雨点打击玻璃的声音,李东沐晃了晃脑袋,情绪低落的同时,脑海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尤其是回想着郎省长和自己的对话。
刚刚卸下万山省委常委、博州市委书记的重担,肩膀上的担子换成了岭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的千钧重责。履新刚刚半个月,空气中就开始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
他能清晰地嗅到那种味道,混杂在潮湿的空气里,那是一种山雨欲来的铁锈味。
“笃笃笃。”
敲门声短促有力,穿透风雨的咆哮。
“进。”
李东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稳定感,在空旷的房间里清晰传出。
门被推开,省纪委副书记赵明远快步走了进来。他五十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严肃。
赵明远如今是排名第四的纪委副书记,与汪涛的职责分工调整后,由分管案件管理,变成了分管信访举报。
只见赵明远手中拿着一个牛皮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仿佛那袋子有千钧之重。
“李书记,刚刚接到一封信访举报件,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我觉得还是要向您汇报。”
赵明远的声音低沉而紧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压出来的。
“什么字?”李东沐问道。
“事关岭西千万人安全,请李东沐书记亲启。”
看到这刚劲有力的字体,李东沐不禁皱了皱眉。
“从字体就能看出,这封举报信应该不是普通老百姓所写。”
“应该……至少是个公务人员。”
看到李东沐的表情,赵明远继续说道:“刚收到的加急件,直接送到我办公室的。感觉情况……有些严重。”
李东沐转过身。办公室惨白的顶灯灯光落在他脸上,清晰地勾勒出他那双此刻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了手,动作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赵明远将那个沉甸甸的牛皮纸文件袋郑重地放在李东沐伸出的手掌上,纸袋边缘带着外面雨水的湿气,触手冰凉。
李东沐回到办公桌后,在孤灯的光圈里坐下。他解开缠绕的白色棉线,动作不疾不徐,手指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
只见他从袋子里抽出一叠厚厚的材料——打印的举报信、模糊不清的照片复印件、夹杂着潦草手写标注的财务单据复印件。
最上面,是一封用最普通的A4纸打印出来的匿名举报信,标题像一道淬了毒的闪电,狠狠刺入眼帘:
“环海高速——一条用贪腐铺就的死亡之路!”
目光飞快地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字句:天价围标、偷工减料、工程款巨额流失、质量检测报告系统性造假……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冰冷的钉子,砸进李东沐的眼底。
举报信的最后,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是唯一的线索,墨水印得很重,力道也很大,仿佛带着举报人孤注一掷的绝望,要将纸给击穿。
李东沐的目光定格在几张翻拍的照片上,与正常的照片有些不同,看起来像是偷拍的,角度刁钻,画质粗糙,带着强烈的现场感和令人窒息的危险气息。
一张是巨大的水泥桥墩,根部混凝土严重开裂,钢筋如同枯骨般狰狞地暴露在空气中。
另一张是刚刚铺好的沥青路面,而雨后的路面竟已坑洼遍布,泥浆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