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 异常的问题线索台账(1/1)
“凡举报,必有回应。这是规定。”
“这个举报件的办理情况呢?有没有向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
听到李东沐的呵斥,D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嘴角已经微微颤抖,上下牙开始不停的打架。
“有……”
“拿过来看看。”
主任转头看向副主任低声道:“把去年五一查办的案件卷宗调过来。”
听到卷宗两个字时,副主任也愣了一下。
卷宗?一般都是针对立案审查调查的案件才有的,像这种没有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又何来卷宗之说呢。
“案件办理情况,以及对方做出的检查。”D风室主任有些急躁的说道。
“哦……”
这样一说,副主任便明白了,于是匆忙跑到里面的档案柜中翻找出来。
李东沐干过市纪委书记,知道这种反映“八规”的普通问题线索,一般都是由D风室办理,除非牵扯到其他更深层次的线索,才会移交联系的审查调查室。
很快,副主任匆忙抱着一个档案盒跑来。
“材料都在里面。”
李东沐直接打开档案盒,看到里面有一个薄薄的文件夹,封面便是关于xx违规使用公车的处理情况。
两页材料,开头和司机的个人情况占据了半页,剩下的是具体调查情况。
只是接连看了两遍,李东沐都没有看到材料中有任何关于副局长和局长儿子操办婚宴的描述。
看过之后,李东沐心中已经基本断定是经过内部消化掉了。
“向举报人反馈的情况呢?对方对处理结果满意么?”李东沐问道。
“这个……问题线索办理完毕后,随即便向举报人反馈结果,只是一直没有联系上对方。所以……”
“没有联系上?还是没有联系?”李东沐当场呵斥道。
“任书记,这件事,你知情么?”
李东沐询问时,紧盯着对方的眼睛。
“这个……时间长了,我也记不清楚了。”
“李书记,对于工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您放心,我会亲自把关,将事情捋清楚,将程序弄规范的。”
“齐主任,由省纪委挂牌督办此案,一定要严肃彻查背后存在的失职失责问题,让违纪者得到应有的处理。”
“窥一斑可知全豹,作为监督部门,自身存在这么严重的作风问题,其他工作可想而知。”
说罢,李东沐径直走出了办公室,只留下一屋子人相视无言。
跟在李东沐身旁,任松志一时不知该如何打破尴尬的局面,毕竟李东沐也是刚刚履新,对他的性格脾气并不了解。
“李书记,这件事要向您认错,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我个人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今后一定认真检讨,坚决不再犯同类错误。”
李东沐没有再说教,而是指了指楼上道:“案件监督管理室在上面么?”
任松志愣了一下道:“对。”
“前面带路。”
案件监督管理室,简称案管室,主要负责办案安全,以及案件登记分流等工作,属于问题线索的调度中心。
案管室主任是一位女同志,大约四十五岁左右,这个年纪在地市级已经属于比较年轻的了。
市纪委和其他市直单位不同,属于法定的副厅级建制,而市纪委的部室主任,都是法定的副处级干部。
从室主任的衣着和装扮来看,对方的家境应该不错。不是领导的配偶,就是领导的子女。
因为去年的整体案件比较少,因此案管室的办案安全压力并不大,简单询问之后,便将重心放在了问题线索上面。
“看一下去年问题线索分办台账。”
室主任愣了一下,然后急忙示意工作人员去拿。
比党风室稍好一些的是,女同志普遍要整洁规矩一些,因此没有翻箱倒柜的寻找,很快便从档案柜中拿了过来。
对于这个效率,任松志很是满意。
“案管室是执纪工作的前端和保障,整体工作还是比较扎实的。”
李东沐并没有在意任松志的自夸,而是认真的翻阅起了台账。
第一眼,李东沐翻阅的很快,因为主要查看的是序号。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全年大约接受的问题线索大约在五百条左右。
对一个地市来说,五百条问题线索属于正常范围。
第二眼,李东沐看的便是细节。从接受问题线索的时间,到分办案件的时间,以及附有的相关分析研判情况,整体来说也十分规范。
“规范化程度还可以。可是……这么多线索,怎么可能只处理这么少的人呢?”
“难道这些问题线索都是恶意举报,均不属实?”
就在李东沐想法动摇之时,突然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xx局局长公然违反八规,借儿子婚宴之际,大肆敛财……”
当看到这个问题线索后,李东沐顿时来了精神。
“这些问题线索已经全都办结了吧?”李东沐问道。
“对,今年1月份接受的全都办结了。”
“你把编号0091的办理情况找出来。”
“0091”
听到这个编号后,任松志忍不住瞄了一眼台账。
不看不得了,一看吓一跳。
“怎么还是这个人!”
“书记……”
任松志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又说不出口。
案管室不保存案件的查办情况,但是对线索的查办结果,包括处分决定都是会保存的。因此很快便从电脑中查询到了办结情况。
“领导,这个案件是初核了结,没有进行立案调查。”
“没有立案调查?我对这个案件有印象,当初应该有延伸调查吧?”
听到任松志的提醒,室主任顿时醒悟过来。
“哦,我差点忘了。”
“在核查这个问题线索时,另外查到了一起其他线索,因为和不涉及本案件当事人,便没有合并处理,而是交给了派驻纪检组处理。”
“他们也将处理结果报了过来。喏,这就是处理结果。”
“xx局办公室人员,存在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违纪情况,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对其行政记过处分,责令退还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