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 形势变了(1/1)

韩万军还沉浸在“大饼”之中,并未察觉到李东沐的眼神已经变了。

“李书记,您如此年轻,若是再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博州不会是您长期待的地方……”

李东沐听后发出一声冷哼。

“韩总不愧是生意人,而且和前些年相比,前瞻意识有很大精进呐。”

“人,总是在变的,就如同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

“您说呢,李书记?”

李东沐没有回答,并非是不知如何回答,而是不屑于回答。对他来说,从来都没有将韩万军放在眼里。他连衡泰集团这种行业龙头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一个刚刚得势的“小人”了。

“韩总,近几天见过汪省长么?”

距离十分钟的时间还剩下一分钟,李东沐岔开了话题。

“这几天不是忙着安全事故的事情,本来越好见面,但是却一直没有见成。”

“嗯。”

“韩总,我还有调研行程安排,今天就不留你了,有机会再聊。”

“对了,我觉得不要将赚钱的精力都放在汪省长身上,也要多关心一下他的困难和不容易。”

说罢,李东沐便站起身,而这也是下达的逐客令。

“李书记,我还是想听一听你的决定。”

韩万军不想空跑一趟,于是直接问了出来。

“你对我这个人应该十分了解,原则以外的事情绝对不会突破。若是真想达成你的目的,那就等到具备这个实力后,再来找我说吧。”

听着这句冷冰冰的回答,韩万军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李东沐,合着是在耍我呢。”

“我告诉你,一定会后悔的。”

“届时若是再求我,别怪我不给你好脸色!”

韩万军气冲冲的甩着脸子跨过李东沐,然后留下了恶狠狠的背影。

“有些人真的是认不清楚形势,哪怕是等处理意见下达之后再来呢。”

“这种人恐怕只会徒增麻烦。”

就在那一刹那,李东沐甚至有些同情可怜汪海明。当然,也只是不带理性的那么一刹那。

3月会议前,李东沐定下的每月下基层调研次数不少于4次的任务,可是3月会议后,各项事情频发,而这才仅仅是他4月份的第一次调研。

“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走到基层看到的都是办法。”

这是领导在答记者问时的一句经典话语,也道出了当下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拍板下决定的问题。

只有深入基层,领导才能看到政策的落实情况。

有些人会说,这些调研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并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可是领导怎会不知,若是看到的最好的一面都有问题,那就更加能断定这项工作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的根源。

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博州市整体工作作风确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是说领导干部完全清正廉洁,也并非说没有官僚主义,但是整体来说,“务实”是工作的主旋律。

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李东沐每到一处,都会和基层的干部热情攀谈,不知不觉中下午的行程也随着夜幕的降临而结束。

返程途中,李东沐与几个陪同的行业部门领导就此次调研交换了看法,并提出了发现的问题整改意见和具体要求。

说话间,李东沐接到了来自已经调离的组织部部长高云飞的电话。

“高省长,什么指示?”

如今的高云飞已经是西北某省份的常务副省长。若是此次没有调离,他就将是这次事故接受处理最重的省级领导了。

“东沐,说话方便吧?”

“方便,刚刚下县区调研,此时正在返程途中。”

“那行,我说着你听着吧。”

“这几天我在盛京出差工作,刚从zzb离开时,无意听到干部局的同志说了句关于万山省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意见。据说上级对这件事十分不满,可能要对一些领导有实质性的处理的。”

“尤其是常务副省长,这个直接分管的领导岗位,应该是要给D纪政务处分的。”

“那这怕是会对转正有影响吧?难道领导们没有考虑这一点?而且影响期至少一年,总不能一直以主持工作的方式干工作吧”

因为有其他同志在场,有些话不能说的太过于直接。

“干部局的同志说,她这个职务应该是不能保留了,而且为了便于省委工作,大概率是要调离万山省。”

嗬!

听到这个处理意见,李东沐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华国每年都会有一些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比这起严重的也不在少数,可是到常务副省长这一级,大多数也就给个严重警告,虽说有一年半的影响期,但是对现有职务并没有影响。可是梁晓玲这个偏偏卡在选举任命的时间点上,若是选举任命后再给处分,恐怕会让民众有意见,可若是给了处分,那就不能再继续被选举任命。

两者取其一,上级自然会选择影响最轻的。

对组织来说,这个岗位有很多人选,失去了一个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那他呢?”

高云飞知道李东沐说的是谁,于是直接说了起来。

“汪海明和梁晓玲的情况一样。只不过他的处理结果肯定要轻于梁晓玲,只是究竟是组织处理,还是D政纪处理,干部局的同志可能觉得涉密,所以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东沐,目前上级对万山省的关注度比较高,之所以和你打这个电话,就是提醒一下。”

“说实话,在万山省工作这些年,唯一让我发自内心认可的同事,也只有你一人。尽管不在一起工作了,但是关心的话还是要及时送到的。”

“多谢老兄关心,虽然相隔千里,但是情义已经收到了……”

李东沐的做人做事宗旨从未改变过,因此只要是内心有原则的领导,一般对他都会认同。

挂了电话后,李东沐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梁晓玲的结果已经明确,就看汪海明在上级心中的份量有多重了。

可即便只接受组织处理,恐怕至少也要诫勉谈话吧,而这也有6个月的影响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