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7章 会议延迟,势头不妙(1/1)

翌日。

李东沐第一个来到工作组驻地,第一个接受谈话。

对于此次万山省各地市的受灾情况,工作组也是掌握的,因此在和李东沐谈话时,重点聊了聊博州的应对举措和执行落实情况。

“李书记,如果所有干部都能具备您这样的思维和敏感性,恐怕能够规避掉一半的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无法人为控制,但是只要积极应对,科学应对,灾难的影响肯定会大幅度下降。

“李书记,您认为省委省政府在此次极端天气应对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不足?”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的,无论如何说,都不可能让双方满意。

“我觉得还是对各级干部的应急能力素养提升上有欠缺,正如您所说,有些干部缺乏对灾害的敬畏,缺乏必要的应对知识储备,以至于在灾害来临前出现本领恐慌,我觉得这些是需要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的。”

“作为安委会的主任和指挥长,你觉得汪海明和梁晓玲的问题有哪些?”

这个问题更加直接尖锐,让李东沐也不禁咂了咂嘴。

“两位领导在处理事故中一定是竭尽全力的,可能都是刚刚履新的原因,对情况以及资源调配等方面还不够流畅,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这些应该都是可以完美解决的。”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是太长,但是我觉得两位领导的能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种时刻,李东沐尽管十分讨厌汪海明,但是大是大非还是能够分辨的清楚的,如果都像汪海明在迎接交通部调研时的态度,那李东沐一定会直接说出他的不足和问题。

可若是这么做了,自己岂不是就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

自始至终,李东沐都没有说汪海明一句不好。

离开工作组驻地后,李东沐有事需要与分管交通工作的副省长沟通,于是便回了省政府。

有时候,冤家确实会路窄。

刚刚下车走进省政府大楼,一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了。与上次碰见的地点几乎是一致的。

“李书记,好巧啊。”

看着韩万军脸上怪异的笑容,李东沐并没有给对方好脸色。

“李总如此开心,想必是有了好事啊。”

韩万军听后冷笑一声,然后晃了晃手中的文件袋。

“想当年在黄岩市的时候,您对我们是四处刁难,不仅限制投资兴业,而且在金融支持上更是直接关上了大门。不过,老天有眼,幸好在万山省遇到了好领导,决定将双星楼这个地标性的建筑项目交给我们,这不来找省长汇报一下情况。”

从话语中,韩万军应该并不知道李东沐知晓他与汪海明的关系。

“确实值得高兴,拿下这个大的项目,是进军万山省的扛鼎之作啊。”

“不过,汪省长应该没有在办公室吧?”

“你怎么知道?我看秘书也没有在办公室。”韩万军问道。

“猜的。”

李东沐也不想与韩万军这种人多聊什么,于是便礼节性的点头告别。

……

暴雪过后,万山省的气温开始稳步回升,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10度以上,这与几天前的暴雪寒冷天气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春暖花开,让人逐渐淡却了高新区企业安全事故的记忆,只是在这件事的影响下,原定于明天召开的省人大会议取消了。

至于何时召开,就要等到上级对此次事故的处理意见以后才能定夺了。

这对于汪海明和梁晓玲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过在结果出炉之前,还是保留着一些希望。

按照往年的管理,第一季度已经结束,肯定要召开冲刺二季度会议,确保年中各项工作任务双过半,可是工作组离开之后,省委省政府也迟迟没有作出部署,这让各地市的领导干部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问题。

在体制内,有些会议是为了传达上级精神,而有的会议则是为了总结分析,安排部署,每季度的这场会议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省级层面不召开,地市级层面就需要考虑一下是否要召开,毕竟一般都是不能超过省委省政府进行部署的。

若是提前开了,省级会议又有新的精神和指示,就要再次召开会议传达落实,会造成工作执行有偏差。

“李书记,我们要不要召开个小范围的会议,对第一季度的工作进行复盘总结一下,至于安排部署等省级会议召开后再进行,如何?”

柳利国作为市长,对工作始终盯得都很紧,因此有些等不下去了。

“老柳,要不通过召开政府常务扩大会议的形式,对第一季度的工作进行通报,我觉得上级不会一直拖着,应该是在等安全事故的最终处理结果。”

柳利国点点头道:“是啊,事情也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尤其是涉及到两位领导的转正,应该也很快就有结果了吧。”

“书记,您觉得会对汪省长和梁省长进行实质性的处理么?若是给个D纪政务处分,恐怕会影响到两人的zz前途吧。”

李东沐听后努了努嘴道:“如果让你做决定,你会怎么做?”

“这个……我只是个市长,哪有那么高的zz站位,说不好。”

“你还知道啊,你都说不出来,难道我就能说出来了?”

“嘿嘿,您不是省委常委嘛,看事情肯定比我看的远,想的深,不过您的思路也是对的,岂能如此轻易的揣摩上级的意图呢。”

柳利国尴尬一笑,然后挥手离开了。

关于如何处理,李东沐内心还是有过思考的。企业位于高新区,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是由常务副省长兼任,因此对梁晓玲的处理,一定是实质性的D纪政务处分。

对上级领导来说,常务副省长的调整显然没有省长那么重要。

而关于汪海明的处理意见,恐怕就需要一把手定调了,毕竟关于他的任命,也是经过一把手拍板的。

就看一把手对这件事的生气程度了。

若是十分生气,恐怕汪海明的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