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归乡(1/1)

北俱芦洲的风雪卷着碎瓷光,将商船送至青铜巨柱脚下。却裳望着柱身新显的护牧咒,刀柄"牧"字碎瓷与柱身纹路共振,竟在雪地上映出陈平安当年教牧民刻瓷的幻影——少年蹲在篝火旁,用碎瓷片在兽骨上刻下"安"字,身后跟着叼着碎瓷片的苍狼。

"贵客可是从碎刀会来的?"裹着熊皮的少女从巨柱后走出,腰间挂着十二片碎瓷护符,每片都系着牦牛尾毛,"阿爷说,碎瓷片上有南婆娑洲的刀气。"她指向远处炊烟,"牧人们烤了雪豹肉,专等带碎瓷的归人。"

丹月的问心镜映出少女护符上的"牧"字,与老牧人给的碎瓷同源:"姑娘可知,这些碎瓷为何能引动蛮荒地脉?"

少女咧嘴一笑,露出碎瓷补过的门牙:"陈平安说,北俱芦洲的碎瓷是长在风雪里的。"她抬手轻挥,巨柱碎瓷片飞起,在半空拼出牧民迁徙的路线图,"三百年前妖潮,他教我们把传家瓷片埋在迁徙路上,说'碎瓷片在哪,牛羊就不会迷路'。"

商清影的琴弦轻颤,奏出碎瓷与风雪的和音,琴面显形的插画里,陈平安正用剑气长城的砖粉修补牧民的碎瓷护符:"《耕战录》显形了!这些护符用蛮族图腾与护心咒共炼,能抗妖域寒潮。"

却裳摸着柱身凹痕,发现每道痕都是片碎瓷的轮廓:"奶奶的,陈平安在这儿刻了整面护牧墙?"

"阿爷说,这墙是用三千牧民的念想砌的。"少女指向巨柱顶端,那里嵌着片巨大的"牧"字碎瓷,"每到月圆,碎瓷片就会映出陈平安在长城的剪影,他手里总攥着片碎瓷,像攥着人间的灯火。"

话音未落,雪原深处传来狼嚎,三匹背生骨翼的妖狼踏碎瓷而来,骨翼上的"吞"字碎瓷还沾着未干的妖血。少女的护符突然亮起,碎瓷片在狼爪下拼出铜墙铁壁:"是吞星部余孽!他们想抢我们的护牧碎瓷!"

却裳的寒铁刀率先出鞘,刀柄"斩"字碎瓷与巨柱护墙共鸣,刀罡化作万千碎瓷刃:"奶奶的!刚斩了狼首妖将,又来送人头?"刀风过处,妖狼骨翼上的碎瓷片纷纷剥落,露出底下牧民刻的"护"字。

丹月的问心镜照向妖狼眉心,镜中"清"字碎瓷与陈清流的剑意共振,显露出妖狼体内的吞星咒印:"商师弟,用老牧人的护心铃引动碎瓷阵!"

商清影的琴弦骤然轰鸣,老牧人赠予的护心铃碎瓷片飞起,与巨柱碎瓷阵形成共振。雪原突然亮起千万碎瓷光点,每片都映着牧民挤羊奶、补帐篷、刻护符的场景,妖狼在碎瓷光中发出哀鸣,骨翼化作齑粉。

"看!"少女指着妖狼消失的地方,那里浮现出牧民的祈福图腾,"陈平安说,碎瓷片不怕妖血,因为每片都浸过牧民的手汗。"她捡起片掉落的护符,瓷面"安"字被妖血染红却更显明亮,"阿爷说,当年陈平安为了刻这些护符,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

老牧人不知何时来到巨柱下,护心铃碎瓷片还沾着篝火的温热:"贵客们可知,为何北俱芦洲的碎瓷片棱角最利?"他指向远处迁徙的牧群,每只牛羊的角上都系着碎瓷片,"因为这里的碎瓷,是牧民们用牙齿咬出来的——妖潮来了,他们就用碎瓷片护着孩子的咽喉。"

却裳的刀疤脸突然柔和,想起在碎刀会见过的渔妇碎瓷刀:"奶奶的,陈平安总说人间的刀要护着软肋,敢情这碎瓷片,就是北俱芦洲的软肋?"

老牧人点头,从怀中取出个鹿皮袋,里面装着十二片刻着不同图腾的碎瓷:"这是陈平安留下的'牧心图',每片对应一种迁徙的步法。"他将鹿皮袋递给丹月,"归乡门的最后一道锁,就在这风雪里——碎瓷片护着牧民的归途,也护着天下人的归心。"

暮色中的牧原,碎瓷片在篝火中闪烁,商清影的琴弦奏出悠远的牧歌,琴面显形的字迹写着:"碎瓷凝雪骨,牧心照归程。"却裳摸着新嵌的图腾碎瓷,忽然轻笑:"等开了归乡门,老子要带陈平安来这儿学刻护符,让他瞧瞧啥叫铁汉柔情。"

老牧人望向问心崖方向,护心铃碎瓷片与丹月的问心镜共鸣,在风雪中划出一道光痕:"替我们告诉那小子,"他顿了顿,指尖抚过碎瓷上的"安"字,"北俱芦洲的风雪,早就把碎瓷片磨成了最亮的引路灯。"

雾气漫过牧原,这次的雾里有雪的冷冽、瓷的温热,更有老牧人眼中的守望。丹月知道,当他们带着"牧心图"离开时,归乡门的最后一道锁已悄然解锁,而前方的问心崖,正等着他们用七地碎瓷与人间念想,推开那扇由千万碎瓷片拼成的大门。

——————

俱芦洲的风雪在船舷上结出碎瓷般的冰花时,丹月袖中罗盘突然竖直指向天穹,指针深深扎进"问心"二字纹路。商清影的七弦琴发出清越之音,琴弦上的"牧"字碎瓷竟在风雪中拼出陈平安的背影——他背着竹篓踏雪而行,篓里碎瓷片映着千万灯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奶奶的,这罗盘比老龙城的青铜鼎还倔。"却裳摩挲着刀柄新嵌的图腾碎瓷,忽然望见前方绝壁上浮动的碎瓷光,"那崖壁...全是碎瓷片砌的?"

丹月的问心镜映出百丈悬崖上的万千碎瓷,每片都刻着不同的"归"字,笔锋或粗犷或娟秀,分明是天下各洲的凡人所刻:"是问心崖的碎瓷门!《耕战录》说,陈平安用三十年走遍四海,收集凡人碎瓷砌成此门。"

话音未落,崖底传来苍凉歌声,碎瓷片应声亮起,显露出雪地里跪坐的灰衣人。他腰间悬着十二串碎瓷铃,每串都系着不同洲域的护心符:"青冥修士,可带了七地碎瓷?"

商清影的琴弦轻颤,琴面显形的插画里,陈平安正与灰衣人对饮,用碎瓷片在雪地上画归乡门结构:"是守关人老程!当年在长城替陈平安挡过十二道妖域寒潮。"

老程抬头,眼中映着丹月等人腰间的碎瓷佩:"三百年了,终于等到带碎瓷归的人。"他抬手轻挥,碎瓷门显露出内层的"心"字阵眼,"陈平安说,问心崖的碎瓷门,要七地念想与人间灯火共启。"

却裳摸着崖壁上的凹痕,发现每道痕都是片碎瓷的轮廓:"奶奶的,这些碎瓷片...有老龙城的护城砖、玉圭宗的灵稻纹?"

"每片都是陈平安亲手嵌的。"老程指向阵眼中央的空白处,"就等你们带来的北俱芦洲牧心图。"他望向丹月手中的鹿皮袋,"牧民的碎瓷片,该回家了。"

丹月取出"牧心图"碎瓷,刚接触阵眼,崖壁碎瓷片突然发出嗡鸣,显露出各地凡人的剪影:有流霞洲渔民在碎瓷灯下列队祈愿,有南婆娑洲刀客在碎刀会上打磨护刀瓷,更有北俱芦洲牧民在风雪中刻下"安"字。

"看!"商清影的琴弦奏出万念归一的和音,琴面显形的字迹写着:"碎瓷聚心,万念成门。"他望着碎瓷门逐渐浮现的纹路,"每片碎瓷都是钥匙,每声念想都是叩门声。"

老程忽然取出片刻着"问"字的碎瓷,瓷面裂痕与丹月剑穗完美契合:"这是陈平安当年在崖顶刻的第一片瓷,说'问心不问天,问瓷不问仙'。"他指向碎瓷门顶端,那里嵌着片巨大的"归"字碎瓷,正是用剑气长城的断砖所炼。

却裳的刀疤脸映着碎瓷光,想起老牧人说的"软肋":"老程前辈,陈平安在长城总说,归乡门的锁要用人的念想开,敢情就是这些碎瓷片?"

老程大笑,碎瓷铃发出清越鸣响:"那小子在这儿跪了三天三夜,把自己的竹篓碎片都嵌进了门里。"他指向碎瓷门底部的细小花纹,"看,这是他刻的小暑小镇糖葫芦碎瓷,还有骊珠洞天的瓦当纹。"

丹月的问心镜突然照见碎瓷门后,有光影在流动——那是千万凡人的念想汇聚成河,托着归乡门缓缓开启。她将"牧心图"碎瓷嵌入阵眼,北俱芦洲的风雪突然化作暖流,碎瓷片上的牧民图腾与各地碎瓷产生共振。

"门开了!"商清影的琴弦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清亮,琴面显形的插画里,陈平安站在归乡门后微笑,手中捧着的碎瓷碗里盛着各地念想,"《耕战录》显形了!归乡门的真正钥匙,是千万人藏在碎瓷片里的归心。"

老程望向门后渐明的光,碎瓷铃碎瓷片飞起,在半空拼出"平安归"三字:"替我告诉那小子,"他顿了顿,声音忽然低沉,"北俱芦洲的风雪,早就把他的竹篓磨得比剑还亮。"

暮色中的问心崖,碎瓷门映着漫天星斗,每片碎瓷都在诉说着不同的归乡故事。却裳摸着刀柄的"归"字碎瓷,忽然轻笑:"奶奶的,等陈平安回来,老子要把这些碎瓷片的故事都挖出来,下酒肯定够劲!"

雾气漫过碎瓷门,这次的雾里有风雪的余韵、碎瓷的微光,更有老程眼中的欣慰。丹月知道,当他们跨过这扇由千万碎瓷片拼成的大门时,归乡之路已全然畅通,而门后的人间,正等着用这些饱含念想的碎瓷。

山风掠过问心崖,吹起陈平安当年刻在碎瓷门上的"归"字,碎瓷片随之轻颤,仿佛在应和东海的潮音、流霞洲的剑歌、南婆娑洲的渔号。商清影忽然轻笑,琴弦上的"心"字碎瓷与老程的碎瓷铃遥相呼应,在暮色中划出一道璀璨的光痕——那是人间念想终于归家的印记,更是陈平安用三十年时光,为天下人砌就的碎瓷归途。

碎瓷门开启的刹那,风雪骤然止息,漫天碎瓷片如流萤般涌入门内,在丹月等人脚下铺就一条泛着微光的瓷片路。却裳的靴底刚触地,刀柄"归"字碎瓷便与地面纹路共鸣,显露出陈平安当年刻的小暑小镇地图,每处街巷都嵌着糖葫芦碎瓷的酸甜气息。

"奶奶的,这路比老龙城的青铜鼎还讲究。"却裳踢了踢路边凸起的碎瓷片,发现是片刻着"平安"二字的碗沿,"陈平安那小子,把归乡路都拼成糖葫芦了?"

老程望着门内渐明的世界,碎瓷铃在风中轻颤:"三百年前他说,归乡的路,要让凡人踩着自家的碎瓷片走。"他指向远处浮动的光影,"看,那是玉圭宗的灵稻光,老龙城的护城焰,还有你们在流霞洲收的碎瓷酒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丹月的问心镜映出前方云墙,墙面上嵌着千万片碎瓷,每片都映着凡人的归乡梦:有梳水国的老妇人对着碎瓷灯抹泪,有南婆娑洲的刀客在碎刀会上刻下"等归",更有北俱芦洲的牧民将碎瓷片系在 newborn羔羊的角上。"原来,"她轻声道,"归乡门后的世界,是千万碎瓷片拼的人间。"

商清影的琴弦忽然奏出细碎的和音,琴面显形的插画里,陈平安正蹲在云墙下嵌最后一片瓷,竹篓里散落着各地收集的碎瓷片,每片都贴着小楷标签:"老龙城护心砖?甲戌年"、"流霞洲织霞片?丙子春"。"《耕战录》显形了!"他指着云墙顶端的缺口,"那片空白,该是我们带来的北俱芦洲牧心图。"

老程从腰间取下十二串碎瓷铃,递向三人:"陈平安留话,说归乡门的每片碎瓷,都要由带它回家的人亲手嵌合。"他望向却裳,"小友的刀,可愿替牧民把'牧心图'嵌进云墙?"

却裳握着鹿皮袋的手突然轻颤,想起老牧人在风雪中递来碎瓷时的温度。他抽出寒铁刀,刀柄图腾碎瓷与云墙纹路共振,刀罡化作万千细瓷刃,将十二片"牧心图"稳稳嵌入缺口。云墙应声亮起,显露出北俱芦洲牧民在风雪中迁徙的长卷,每只牛羊的角上,都系着他们亲手刻的碎瓷护符。

"妙哉!"商清影的琴弦爆发出雀跃之音,琴面显形的字迹写着:"碎瓷归位,万念成乡。"他望着云墙下浮现的青铜碑,碑身刻着陈平安的字迹:"人间归处,不在青冥云海,在每片碎瓷片里的灯火。"

丹月忽然发现云墙角落嵌着片残缺的碎瓷,瓷面刻着半朵木槿花,边缘留着修补痕迹:"老程前辈,这是...?"

"是陈平安在剑气长城的断剑瓷。"老程的指尖抚过瓷面,"当年他被妖将击碎的瓷片,被长城守军一片片捡回来,说'陈平安的碎瓷,该护着回家的路'。"他望向云墙深处,"看,那是刘羡阳的铸剑炉碎瓷,刻着'等你喝酒';那是李宝瓶的胭脂瓷,画着小暑小镇的雪。"